而能与皇太极结为姻亲,自然是出身名门的,布木布泰乃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的次女;后来,布木布泰的姐姐也入宫嫁给了皇太极,这关系似乎有点混乱;但这里要说的并不是说皇太极的后宫关系有多乱,而是要说说这布木布泰的随嫁侍女苏麻喇姑。这苏麻喇姑生在科尔沁一个贫苦牧民之家,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
后布木布泰在13岁时被嫁给34岁的皇太极,苏麻喇姑作为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也随主人陪嫁到了盛京。在皇太极驾崩时,当时孝庄太后(布木布泰)年仅三十一岁,其子福临刚刚六岁。原本福临是没有任何机会当皇帝的,但奈何这孝庄太后和多尔衮有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多尔衮见称帝无望,于是就转而支持福临,这才有了顺治皇帝。
虽然福临当上了皇帝,但由于太过年幼,故而朝中大权被摄政王多尔衮牢牢掌握在手中。年幼的顺治皇帝,时时需要孝庄太后的扶持和指点。但按当时的规矩,他们母子二人每月只能有一次见面机会,这样,孝庄太后与顺治皇帝之间的秘密联络便全由苏麻喇姑来担任。在顺治皇帝的儿子玄烨降生后,孝庄太后选她为玄烨“手教国书”。康熙皇帝自己都说,“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在康熙皇帝一两岁时,清宫流行天花,皇帝和诸皇子凡没出过天花的人全都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烨住在宫城西华门外今北长街路东一所宅第。这期间,苏麻喇姑每天骑着马往来于慈宁宫和玄烨避痘所之间,按照孝庄太后的要求对玄烨施教。康熙皇帝晚年回忆道:“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也就是说,直到顺治皇帝去世(或隐退)前不久,玄烨才出痘痊愈,重返皇宫。数十年后,孝庄太后病逝,苏麻喇姑备受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无聊之中,这此时的苏麻喇姑已经是70多岁,长此以往对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为此,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
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皇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而且在苏麻喇姑逝世后,康熙皇帝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她安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东南方向新城,其陵寝规格依照嫔的等级建造。也正因如此,故而后世很多好事之徒,认为康熙皇帝和这个苏麻喇姑有什么特殊感情,其实不然,苏麻喇姑和康熙皇帝年龄相差四十余岁,两人之间,更多的是“母子”之情吧,因为天花的缘故,康熙皇帝幼年时都是苏麻喇姑照顾的。
但这苏麻喇姑却有两项异事,让后世的人瞠目结舌,那就是这苏麻喇姑一生都不洗澡,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而另一项异事就是这苏麻喇姑终生不吃药,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药物。她的这两个特殊的生活习惯就连位尊九五的皇帝都很清楚。
不过这苏麻喇姑虽然一生都不洗澡、不吃药,但却活到了90多岁;而且作为一位侍女,苏麻喇姑死后享受的待遇可不仅仅是照嫔的等级墓葬,而是皇子守灵,由苏麻喇姑带大的十二皇子向康熙皇帝提出请求,要给苏麻喇姑守灵,康熙皇帝甚是欣慰,批准了十二皇子的请求,其他皇子则每天一人轮流着给十二皇子胤祹做伴。
并且,苏麻喇姑去世的时候,康熙皇帝正在外地做事,但他下令各皇子: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为何?就是为了赶回来再亲眼看看苏麻喇姑,向其遗体告别。可见康熙皇帝对苏麻喇姑的感情之深,当然,这种感情并不是男女之间的感情,而是亲人之间的感情,苏麻喇姑虽不是康熙皇帝的亲生母亲,但在康熙皇帝心中,苏麻喇姑比亲生母亲还要亲。不得不说,清王朝在“孝”之一道上,的确算得上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