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国灭亡后,秦国是如何安置六国亡国之君的,他们最终是什么结局?

六国灭亡后,秦国是如何安置六国亡国之君的,他们最终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4/1/15 1:59:25

秦始皇攻灭六国后,六国君主都成为俘虏,最后不是流放等死,就是先软禁后处死。韩国作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最后一任国君韩王安沦为俘虏,被秦国软禁于陈县,后被处死。

[var1]

赵国邯郸被秦军攻破后,赵王迁成为俘虏后被流放到房龄深山“颐养天年”;魏都大梁城被黄河水灌掩泡塌后,魏王假投降;之后秦军又攻破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紧接着秦军攻灭了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燕王喜被俘;最后仅剩的齐国选择了投降,齐王建最终被活活饿死。

虽然史料并没有记载魏王假、燕王喜和楚王负刍被俘后的结局,但根据韩王安、赵王迁和齐王建的结局来看,另外三国君主的结局也无法善终。毕竟秦国已经消灭了六国,留着这些国君也没有什么用处,反而还会让各国旧地的贵族和百姓产生复国的念头,魏王假、燕王喜和楚王负刍最好的结局就是发配到偏远地区等死,更为直接的方式就是被秘密处死,或者在国都被攻破后就已经死于乱军之中。

[var1]

除了六国君主之外,六国之中也有一些贵族在国君被俘后选择自立为王,比如赵国都城邯郸被攻破后,赵悼襄王长子公子嘉和一些贵族逃到北部代地,在贵族拥立下,自立为代王,史称“代王嘉”;楚王负刍被俘后,昌平君(本为楚国公子,被嬴政任命为秦相)被楚国大将项燕拥立为楚王。

不过公子嘉和昌平君最后也没能善终,一个被俘流放到陇西天水(公子嘉是天水赵氏的始祖),一个落得兵败被杀的结局。

嬴政诛嫪毐、罢相邦,亲政掌权,拉开秦灭六国之战

  • 秦王嬴政亲政掌权
  • 公元前239年(秦王嬴政继位八年),年已二十一岁的嬴政即将亲政,但秦国朝堂却在此时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相邦文信侯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各自都拥有强大的政治势力,嬴政只有消灭这两股势力,或是化为己用才能彻底掌握朝政大权,成为真正的秦王。

    [var1]

    恰好在公元前238年,嬴政前往秦国旧都雍城蕲年宫举行加冠礼(行加冠礼表示成年,一般在二十岁加冠,即“弱冠之年”,不过秦国与六国有所不同,一般在二十二岁加冠,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和秦始皇都是二十二岁行加冠礼)之际,长信侯嫪毐担心自己和太后赵姬之事东窗事发,会被秦王诛杀,于是盗取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动县卒和宫卫士卒宫骑发动了政变,史称“蕲年宫之变”。

    不过嬴政早有准备,事先在蕲年宫布置了三千精兵,另外在咸阳宫也有军队,最终嫪毐大败,连同其一众党羽均获刑。主谋嫪毐被处以车裂之刑,曝尸示众,并被诛灭三族,他与秦王嬴政母亲赵姬生下的两个孩子也被装进麻袋里活活摔死,嬴政还将自己的母亲赵姬迁到秦国旧都雍城的萯阳宫居住。

    《史记》记载:“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由于事情也牵连到相邦吕不韦(嫪毐是吕不韦所献),好在他侍奉先王功劳极大,加上又有许多宾客为他求情,因此秦王嬴政没有将吕不韦绳之以法,只是于次年十月罢免了吕不韦的相邦职务,并遣回封地洛阳颐养天年。

    [var1]

    至此秦王嬴政彻底铲除了相邦吕不韦和长信侯两大政治势力,开始亲政掌权,之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开始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 秦王嬴政开启统一六国之战
  • 秦灭六国的战略为两个内容三个步骤:一是先用财物贿赂各国权臣、贵族,从其内部分化瓦解六国,从而以乱其谋,防止六国组成合纵;二是继承先代远交近攻的策略,即先弱后强,先近后远,具体战略步骤又细分为三步,笼络距秦较远的燕齐,再稳住楚魏,先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最终统一天下,成就帝业。

    《史记·赵世家》记载:“悼襄王九年,赵攻燕,取貍阳城。兵未罢,秦攻邺,拔之。悼襄王卒,子幽缪王迁立。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

    公元前236年(嬴政即位十一年)嬴政罢免吕不韦的次年十一月,秦国用埋插在赵国和燕国的间谍进行挑拨活动,为此挑起两国战争,秦国以援燕抗赵为借口,对赵国发起了进攻,拉开了长达十六年的统一战争。此战秦国攻取赵国邺城等九座城邑,同年赵悼襄王去世,其次子公子迁即位,史称“赵幽缪王”。

    [var1]

    由于赵国有名将李牧坐镇,先后在“肥之战”(也称宜安之战,此战全歼秦军,李牧也因功获封武安君)和“番吾之战”中击退秦军,为赵国赢得喘息时间,获得了短暂的稳定。这也让秦国大吃一惊,没能想到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的赵国竟然还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为此嬴政召文武近臣于咸阳宫,再次商议攻赵对策。

    《史记》记载:“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因攻赵多年损失巨大,进攻受阻,秦国便将主攻方向改为韩国,在公元前231年(秦王政十六年),秦国派兵接受韩国南阳地区,以该地作为进攻韩国的前进基地,于次年公元前230年,嬴政派内史腾攻打韩国,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韩地被设置为颍川郡,秦国在统一战争中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var1]

    《史记·赵世家》记载:“幽缪王六年,大饥。七年,秦人攻赵。李牧诛,司马尚免,赵怱及齐将颜聚代之。赵怱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十月,邯郸为秦。”

    秦国攻灭韩国同年,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因缺粮导致人心浮动,秦国借此良机,立即转用兵力于次年大举进攻赵国。同时用重金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使用反间计,导致名将李牧被赵王迁设伏杀害,副将司马尚也被免职,此举为秦灭赵国铺平了道路,数月后,秦军攻破赵都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亡(公元前228年)。

    不过在邯郸城破之时,赵王迁的兄长公子嘉带领宗室贵族数百人逃出了邯郸城,之后逃到赵国北部代地,自立为王,因此赵国还未彻底灭亡。

    《史记》记载:“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而使王翦、辛胜攻燕。二十一年,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

    [var1]

    在秦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兵锋直指燕国南部边界,燕王喜眼见秦军就要杀来惶惶不可终日,太子丹也非常恐惧,最终决定孤注一掷,派荆轲入秦刺杀秦王,为此发生了历史有名的“荆轲刺秦王”。但是刺杀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秦王因此大怒,于是派王翦和辛胜攻打燕国。

    秦军在易水岸边大败燕、代(赵代王嘉)联军,于次年公元前226年攻破燕都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带着宗室和卫军逃往辽东,不过李信率军在追击过程中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此时燕国和赵国一样名存实亡只剩下燕王喜在辽东的残余势力,而且燕王喜为了保住燕国不亡,还杀了儿子太子丹向秦国求和。

    秦国鉴于燕国和赵国只剩残余势力,已成为囊中之物,便集中兵力南下对付魏国和楚国。在公元前225年,王翦之子王贲攻打魏国,引黄河之水冲毁魏大梁城墙,魏王假投降沦为秦国俘虏,魏国亡。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率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攻灭楚国。

    [var1]

    最终仅剩的齐国因为没有和秦国接壤,一直没有被秦国进攻,直到秦国攻灭韩、赵、燕、魏、楚五国后,齐国成为秦国的最后对手。然而齐国长期处于和平,因此一直没有加强战备,加上齐相早已被秦国收买,一直规劝齐王建不要参与各国合纵。在公元前221年,秦国进攻齐国时,齐相还劝齐王建不要反抗,最终齐王建投降秦国,齐国灭亡。

    至此,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进入帝国时代。

    秦灭六国后,六国君主的下场

  • 韩国君主韩王安最终被处死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一年,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

    秦国攻灭韩国后,被俘的韩王安被软禁于陈县,之后因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发动反秦叛乱,秦国为了根除祸患,于公元前226年将韩王安处死,昌平君也因为这次叛乱被贬到楚国旧都陈郢,之后反叛秦国可能也是因为失去了秦王的信任。

    [var1]

    韩国灭亡后,秦国最初没有选择处死韩王安,反而让到居住到陈县,原因是当时秦国才攻灭六国的一国,优待各国王室本身就是减少各国反抗的一种方式,如果直接处死韩王安,可能会激起其余五国强烈抵抗,给秦国造成更大的伤亡,而优待韩王安可以给各国做个榜样。

    后来又将韩王安处死是因为韩国旧地发生反叛,加上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刚发生不久,此举让本就性格多疑的嬴政放弃了优待各国王室的政策。比如赵王迁和代王嘉被俘后先是被迁到咸阳居住,后来赵王迁被发配到房陵深山,代王嘉也被流放到偏远的甘肃天水,为此有了“涿郡赵氏”和“天水赵氏”;齐国灭亡后,齐王建最终也被活活饿死。

    而且处死韩王建时,秦国已经彻底攻灭了韩国,赵国和燕国也是名存实亡,山东六国只剩下魏国、楚国和齐国,基本上已经无法影响到秦国的统一进程。秦国选择处死韩王安可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既无法影响到战略大局,也能断了韩国贵族和故地百姓的念头,避免再次出现叛乱情况。

    [var1]

  • 赵国君主赵王迁被流放房陵深山
  • 《淮南子》记载:“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讴,闻者莫不殒涕。”

    秦军攻破赵都邯郸后,俘虏了赵王迁,最后被秦王嬴政流放到房龄深山之中。赵王迁在深山之中因思念故乡,还创作一首诗歌《山水》,听闻之人无不落泪流涕。

    《史记》记载:“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

    [var1]

    赵王迁的兄长公子嘉在代地称王六年后被俘,全族先是被迁到咸阳居住,之后被流放到西北边陲天水。当时秦国已经攻灭楚国,俘虏了楚王负刍,后拥立的楚王昌平君芈启也兵败身亡,只剩下最后一个齐国,嬴政便派王贲率兵剿灭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擒获了燕王喜,返程途中又歼灭了赵国北部代地的残余势力,俘虏了代王嘉和其全族,燕国和赵国彻底灭亡(公元前222年)。

  • 齐国君主齐王建被活活饿死
  • 《史记》记载:“王建遂降,迁於共。松耶柏耶?”

    秦国进攻齐国时,曾派使者劝说齐王建投降,只要不反抗,秦王会赐数百里封地,加上齐相的劝说,齐王建带着军队投降了秦国。之后秦王也确实对他做出了安置,不过只是拿出一块偏远且长满松树、柏树的共地给齐王建居住,这种地方本就很难长出粮食,秦王还下令不给提供食物,最终齐王建被活活饿死于松柏之间。

    [var1]

  • 魏王假、燕王喜和楚王负刍的结局
  • 史料只记载这三位君主被秦国俘虏,关于他们的最后结局并没有记载。不过根据韩王安、赵王迁和齐王建的结局来看,魏王假、燕王喜和楚王负刍最终结局也不可能善终。无非也就以下几种结局:第一情况是兵败后当即被杀,或是死于乱军之中;第二情况是成为俘虏被软禁,之后被流放偏远地区等死,或者下令处死。

    总之,六国的末代君主都没能善终,国家都灭亡了,作为国君的他们又怎么会有好日子过呢!中国历史上也很少有亡国之君能得以善终。

    [var1]

    结语:

    从秦王嬴政亲政掌权后,于公元前236年率先攻打赵国开始,到公元前221年齐国投降结束,秦国最后阶段的统一战争共计十六年时间。从公元前230年首先攻灭韩国算起则是十年。不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战争并没有停止,接着就开始南征百越、北击匈奴。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燕国与哪几国进攻齐国?齐国是怎么反击的?杨璇是怎么对付盗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燕国怎么灭齐国的,燕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燕国为何打不过齐国

      [var1] 齐兵乘着天黑,悄悄打开城门,点燃牛尾的布条,牛受灼热,疼痛难忍,向前狂奔,齐兵紧随其后,城中妇女老幼都上城击鼓鸣金,呐喊助威。燕兵原以为齐军就要投降,放松警惕,突然遭到进攻,惊慌失措。 火牛带着尖刀直冲燕兵大营、触及者非死即伤、燕兵见齐兵阵势以为鬼神降临,吓得四处乱逃。田单带兵猛攻,燕

    • 三国演义中,如果诸葛亮效力吴国的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国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吴国所有武将排名,诸葛亮是吴国的吗

      [var1]三国中最聪明的应该算是诸葛亮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时候,他的哥哥诸葛瑾曾经拉着他要他为吴国效力,被诸葛亮拒绝,今天,我们来奇思妙想一下,如果诸葛亮真的投靠吴国的话,那会怎么样呢?[var1]诸葛亮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而是蜀国是在实力太小,诸葛亮用尽一生的心思也只能让

    • 曹操字孟德崇拜孟子,韩愈字退之中庸之道 ,古人字承载历史传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字孟德原因,曹操字孟德是怎么来的,曹操事迹全文

      我们先来讨论古人对“名字”的考究,其实在古代社会,“名字”代表“名”和“字”,“名”就是这个人的本名字,这个人生下来取的名字就叫他的本名,比如刘备生下来父母就给他取名刘备。[var1]“字”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那么“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字”一般而言都是男子成年后,为了给自己取个名号而相处的二字名号,这

    • 同是战国四君子,信陵君比其他人强在哪里?可被称为唯一的真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四公子信陵君视频,战国信陵君威震天下,战国四公子信陵君的辉煌一生

      信陵君画像在春秋战国时期,曾出现过闻名于天下的四大君子,他们是位于中原地区的有北部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以及处于赵国南部的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更偏南的楚国春申君黄歇,以及山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其中,只有一人被称为是真君子,那便是被司马迁欣赏的信陵君,而其他三位德行有亏。影视剧中的春申君形象春申君能力欠佳,

    • 诗经不录楚风,孔子不入秦楚,究竟是何原因?秦国楚国如何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为什么去楚国,孔子在楚国待几年,孔子与楚国的关系

      春秋时战国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纷乱复杂同时又丰富多彩的时代,它为中国古代的历史增添了很多的色彩,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留下了很多令人惊叹的经典思想,战国时代的群雄逐鹿、诸侯并起也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个时代非常的混乱,发生的战争也是不计其数,使得中原人口数量急剧减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价值,恐

    • 城濮之战,晋文公承诺退避三舍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军事谋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晋军退避三舍的故事,退避三舍和城濮之战有关系吗

      这场战役不容有失,对晋国而言,如果失利,则楚国将会称霸。若晋国能顺利击溃楚国,其国君晋文公重耳便能继齐桓公之后,成为另一位春秋霸主。最终,晋国避其锋芒,楚国大将子玉率军冒进,城濮之战以楚军大败收场。在这场战役中,晋文公兑现当年投奔楚国时许下的“退避三舍”的承诺。当他面对楚成王的军队时,居然真的命令全

    • 合纵扶危翼倾连横乘势以摇,齐国却成搅局者,推倒战国多骨诺米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与齐国是连横吗,连横合纵齐国楚国,齐国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

      [var1]真正能够体现战国时代邦交斡旋的重要性,其实是战国中后期,在这段时间内,中原地区的格局变化是非常快的,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关系也是反复变化的,在此之中,齐国就是一个比较鲜明的例子。齐国是中原地区的诸侯强国,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作为西周的开国诸侯,在整个周王朝有着很高的地位,同时,齐国又是位

    • 山海经:女丑和女魃的故事,暴露了原始先民野蛮的活人祭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山海经女丑之尸,山海经中的小故事关于女丑尸,山海经中的女魃厉害吗

      女魃是为天女,她是黄帝的女儿。当年蚩尤凭借着一身呼风唤雨的好本事,敢去和黄帝一决雌雄。黄帝和应龙正不知所措,黄帝的女儿魃前来助阵。这位民间神话之中的天女旱神,果然在这场战役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一出现就止住了水灾,让黄帝一举拿下蚩尤。女魃因为神力耗尽没有办法重归昆仑,只得居住在人间。然而女魃并

    • 上到宗室贵族,下到升斗小民,商鞅第一次变法改革五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鞅变法全部内容表格,商鞅变法知识列表,商鞅变法主要政策

      [var1]这个变法令涵盖的层面,扩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原本享有特权利益的宗室贵族,到社会最底层的升斗小民,无不一体适用。而其内容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兹分述如下:[var1](一)重编户籍,落实家户组织商鞅深知做好户口管理,是一切改革的基础唯有确实掌握人的动态,才能做好诸如授田、征税、劝战等后续的改

    • 鬼谷子徒弟,孙膑与庞涓交锋,两人恩怨情仇却把魏国拉下霸主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鬼谷子给庞涓孙膑两个数字,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授课,鬼谷子孙膑庞涓的关系

      [var1]鬼谷子认为既然是上天安排的两人的恩怨,就由他们二人解决,庞涓和孙膑读书时,两人却十分要好,孙膑天生聪慧,对兵法有独到的了解,经常受到鬼谷子的夸奖,庞涓虽然也懂兵法,不过相比较孙膑而言,庞涓的兵法还是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两人虽然明面上要好,其实庞涓背地里极为痛恨孙膑。师兄弟相残,孙膑悲惨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