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巫蛊之祸后,汉武帝为太子报仇了吗?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为太子报仇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44 更新时间:2024/1/26 2:19:18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为太子报仇了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汉武帝征和二年,大汉王朝的统治中心长安,发生了一起重大政治变故“巫蛊之祸”。

这场政治事件,对汉朝的影响极为深远,甚至影响了汉武帝以后,西汉王朝的兴盛与衰落。

古语云:龙性淫!汉武帝这条老色龙,虽然宠幸美女无数,但是子嗣却并不繁茂,只有六个儿子。

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因巫蛊之祸自杀。次子齐王刘闳,元封元年夭折。三子燕王刘旦,汉昭帝时期,作乱被杀。

四子广陵王刘胥,汉宣帝时自杀。五子昌邑王刘髆,汉武帝去世前后死去。六子昭帝刘弗陵,在位十三年,二十一岁驾崩。

巫蛊之祸开端,卫氏政治势力被清理

元封五年,卫青病逝,朝中仅剩下能力一般的公孙贺,在支撑这卫氏外戚集团的影响力,卫氏家族走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作为太子刘据背后依靠的外戚势力,卫氏家族的衰落,也就预示着刘据地位的不稳。

太初二年,卫氏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刘据的大姨夫公孙贺,走到职场的尽头,走上丞相之位。在整个汉武帝时代,丞相看似位高权重,但绝对是一个高危职业,汉武帝出了名的爱杀丞相,公孙贺的前任们,除了石庆病逝在任上,有五位丞相被汉武帝杀死。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那是有道理的,第一代创业,第二代能守业就不错了。但是这对于辛辛苦苦,靠着军功创业起家的卫氏家族,明显是不适用的。

一个比一个坑,卫伉从小就因为卫青的军功,被封为宜春侯,之后因为自己“矫诏不害”,而失去爵位。卫青去世后,承袭了卫青的长平侯,结果又因为自己“无符籍妄入宫”,再次丢掉侯爵之位,坑爹没个够啊!

不久被人举发,因罪被捕下狱,公孙贺心急如焚,想方设法营救公孙敬声。正好这时,汉武帝下令搜捕的豪强朱安世一直无法归案,汉武帝很生气,公孙贺就请命抓捕朱安世,请求以此宽赦公孙敬声的罪过,汉武帝同意了。

没过多久,朱安世果真被公孙贺抓捕归案,但是朱安世却在狱中向汉武帝上书,诬陷公孙贺父子,告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且以巫蛊之术诅咒皇帝。

汉武帝晚年,猜疑之心很重,看了朱安世的奏疏,正巧觉得最近不太对劲,浑身不舒服,觉得自己被人诅咒了。

当即下令将公孙贺下狱,并命令廷尉严加审问,卫氏家族的显赫早就招致了众人的嫉恨,墙倒众人推,不久廷尉就坐实公孙贺父子的罪名,并附上了多条罪状。

公孙贺父子双双死于狱中,此案同时牵连卫青长子卫伉、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全部被杀害,卫氏的政治势力基本被清除出朝堂。

小人作祟,巫蛊之祸大起,父子相残,刘据、卫子夫自杀

随着汉武帝年事已高,身体越来越差,就怀疑有人诅咒他,汉武帝的心思被身边的奸佞小人得知。

以江充为首的奸臣,就向皇帝进谗言,说肯定是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天子,汉武帝任命江充为使者,负责查办巫蛊案件。

于是江充胆气更壮了,将黑手伸向了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经过一番搜查后,扬言在太子宫中搜出的巫蛊木人最多,大逆不道。

刘据非常恐惧江充的陷害,太傅石德劝说刘据派兵抓捕江充等奸佞,查明他们阴谋,提醒刘据不要忘了扶苏的旧事。刘据起初不愿采纳,想亲自前往甘泉宫,面见汉武帝。

但是江充不给他机会,想带人抓捕他,刘据没有办法只能采用石德的建议,派出人手假冒皇帝使者,逮捕诛杀江充、韩说等人。

杀死江充等人后,刘据的处理手法极为拙略,开始不断地假传圣旨,打开武库,武装宫廷戍卒。打算调动北军,但是护北军使者任安不听从调动,刘据只得强行武装长安市民进行战斗。

汉武帝起初听到刘据起兵的消息后,认识非常准确,判断是太子害怕江充的谋害,因而采取的手段,于是派出使者前去召刘据,当面对质。但是架不住使者绕着长安转了一圈,回来告诉汉武帝,太子刘据造反了。

汉武帝这时真正相信太子造反了,于是从甘泉宫,返回到长安附近的建章宫。这时,因为刘据的脑残行为,原本的一场有限范围内的阴谋,变成了父子之间的战乱。

汉武帝刘彻命令丞相刘屈氂率领军队,平定刘据的叛军,双方在长安交战五天,死亡数万人,长安城血流成河。刘据本身力量就弱,而且又名不正言不顺,很快就被击败。

刘据兵败后,皇后卫子夫自杀,刘据逃出长安,在湖县因地方官的围捕而自杀。此地叛乱,汉武帝将刘据定为谋反之人,与刘据有牵连的全部被杀,受其胁迫参战的,也被发配敦煌。

御史大夫暴胜之、司直田仁,因与刘据逃出长安有关而被杀,任安因坐观成败,对朝廷有二心,与田仁一起被腰斩。

汉武帝幡然醒悟,参与巫蛊之祸,以及加害太子的人,全部被处死

事变发生后不久,壶关三老和田千秋先后上书,为太子刘据辩解,认为巫蛊之祸被害的人,大都是被诬陷的无辜之人。

汉武帝此时豁然悔悟,于是下令将江充满门抄斩,将苏文烧死。在搜太子过程中,对刘据兵刃相加的也被全部处死。

参与镇压刘据起兵的马通及其家人,担心被汉武帝报复,想刺杀汉武帝,被发现后,全部被处死。

从征和二年到汉武帝去世前的后元元年,巫蛊之祸整个事件牵连甚广,前后被杀害、被发配的人员达到了数十万人,是西汉影响最大一次政治事件。

巫蛊之祸,刘据、公孙贺等人,基本都是被冤枉的

从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到刘据在湖里自杀,事件的起因都是巫蛊之术的小小木偶,那么以刘据为首的卫氏集团,是否是被冤死的呢?应该说被冤枉的可能性很大。

一是当时的人事后普遍认为他们的被陷害冤死,《汉书·田千秋传》记载了汉武帝和田千秋的对话;

说明在当时廷尉的审讯中,是没有获得卫氏集团诅咒汉武帝早死的证据的。

其次,刘据有诅咒汉武帝的必要吗?应该说是没有的。从历史来看,巫蛊之后,三年左右汉武帝就去世,征和二年,汉武帝已经67岁高龄了。

对刘据来说,他已经当了31年的太子了,也不差这几年了,他是最不希望出现幺蛾子的了,那么他身后的那些人,又怎么会作妖呢。

巫蛊之祸,是一场布局完整的储位之争

严格来说,巫蛊之祸是一场经过长久谋划的“倒卫行动”,这场布局应该来说,是很多阴谋家参与其中的,甚至不排除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也有参与。

而江充在整个布局中,不过是一个死棋,作用就是以他的死,将刘据逼上绝路。所以当刘据杀掉江充后,阴谋者所有的动作都以迷惑汉武帝和刘据的判断为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汉武帝派出的使者,根本不愿意见刘据的原因。

最后两人都做出了最错误的判断,汉武帝认为刘据已经彻底造反,刘据以为老爹要杀他,因此要拼死抗争。

刘据就是一个被呵护坏了的政治低能儿

说句实话,刘据整个事件中处理,是极为缺乏政治能力的,他作为天下的储君,他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强力,破开整个迷局。

处理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诛杀江充后,提着江充的人头,以储君或者皇后的车架,直接大张旗鼓,冲入甘泉宫,负荆求罪与汉武帝,化解误会,这时最好以及最简单的处理举措。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贪官朱大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要捐出全部身家抗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崇祯,历史解密

    明朝从万历年间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崇祯年间,“堤坝”完全堵不住,所以尽管有崇祯这样即便纵览整个明朝,看上去还不错的皇帝坐镇,也回天乏术,最后落了个煤山上吊的下场,而明朝至此也关门大吉。客观来讲,明朝的消亡固然有后人所说的“气数已尽”等原因,但本身的因素也不能忽视,比如说吏治败坏、官吏贪污成风等

  • 汉废帝刘贺是怎么死的?死了之后葬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汉废帝刘贺是怎么死的?死了之后葬在何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贺是历史上有名的汉废帝,他登基二十七天就被霍光废黜,回到封地昌邑国继续任昌邑王。虽然刘贺被废返回封地,可刘贺还是让新任皇帝刘询非常忌惮,刘询多次派人调查刘贺,又在之后削去刘贺三千

  • 蓝玉到底干了什么惹怒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蓝玉到底干了什么惹怒朱元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 蓝玉的成名史明朝建立之前,年轻的蓝玉战功不是太突出,被很多优秀的大臣掩盖了其光芒。随着后期征伐北元、平定西南等战役的接连胜利,让蓝玉在朱元璋面前声名显赫,逐渐成为明朝最耀眼的大将。时值盛年的蓝玉打仗时非常的英勇,领军作战的能力也十分

  •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惊人巧合,真的是命中注定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解密

    一、汉朝的巧合刘邦在芒砀山“拔剑斩蛇”,起义诛暴秦,后尊怀王之约,西略地入关,兵伐咸阳。子婴投降后,众将都建议杀之以谢天下,刘邦却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遂宽宥了子婴。刘邦建立了大汉朝,200年之后出了一个投机钻营的“安汉公”王莽,他是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汉平帝驾崩

  • 朱元璋用“明”作为国号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用“明”作为国号是什么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看过金庸《倚天屠龙记》的朋友都知道,张无忌作为明教教主,本来可以当皇帝的,但他却跟赵敏归隐了,后来让朱元璋当了皇帝,朱元璋作为明教成员,所以才把国号定为“明”,算是对张无忌致敬。不过这毕竟是小说,历史上根本没张无忌这个人,不过朱元璋

  • 伪军和皇协军有什么区别 两者之间都是一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抗日战争,汉奸,历史解密

    在许多抗战影视剧中日军、特务、汉奸叛徒、伪军这四种是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反派角色,但是很多观众往往会把伪军和皇协军混为一谈,认为皇协军就是伪军,在这里笔者要告诉大家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下面我们具体来解读两者。大家所说的伪军,主要是指侵略国家将被侵略国家或地区的民众或敌方投降士兵组织而成的武装部队,因此伪

  • 崇祯皇帝为何会把大臣逼上绝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为何会把大臣逼上绝路?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是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认为他志向远大、宵衣旰食,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也有人认为他严苛多疑、无治国之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那么崇祯皇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一个“怪癖”。1629年十月,后金

  • 曹操对汉献帝是大忠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对汉献帝是大忠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各路英雄纷至沓来搅弄风云,风雨飘摇的东汉末年汉朝,宦官把持朝政,为此皇帝为了出尽宦官的势力让何进邀请董卓进入朝堂来改变局面,但是由于当时宦官势力庞大,为此在董卓进京之前,何进就被灭掉了,之后进京的董卓顺便也就接手了何进的权利,登上了权利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什么区别?两者有什么分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唯物主义,马克思,历史解密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

  • 古代强盛的王朝容易出现宦官干政 宋朝为何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宦官干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强盛朝代宦官干政盛行,为什么宋代却没出现?我国强盛的朝代之中很容易出现宦官干政的现象,直到明代时期这个问题也没能完全避免,但是宋代却没有发生宦官干政现象,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宋代有制度来约束宦官。根据史料记载,宋代宦官有完整的职位,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