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圣祖尊崇儒家,开博学鸿儒还拜谒孔子,并使朱熹学说在清初盛行

清圣祖尊崇儒家,开博学鸿儒还拜谒孔子,并使朱熹学说在清初盛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4 更新时间:2024/1/17 6:30:35

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崩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享年69岁,在位61年,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

自从儒学产生以来,特别是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制定政策时,都不能也没有对儒学视而不见,重视文教,一直是历代王朝相沿不变的传统。清朝的统治者也是如此。

在入关以前,他们已经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和濡染。

据说,后金政权的建立者努尔哈赤便熟悉汉文,受汉文化影响颇深。皇太极继立以后,也对汉人进行优礼,用他们制定国家制度。清朝建立之初,虽然战事频仍,戎马倥偬,但顺治皇帝亲政不久,便开始重视文化建设,顺治十年,颁谕礼部,把“崇儒重道”作为其文化政策,以图振兴文教。然而,这一国策尚未来得及付诸实施,顺治皇帝便驾崩西去。

康熙帝少年即位,由满洲四大臣辅政,他们反对接受汉族的文化传统,在文化政策上倒行逆施。

[var1]

瓜尔佳·鳌拜

康熙六年(1667年),玄烨亲政,又过了两年,清除了以鳌拜为首的顽固守旧势力,使文化建设重新走向了正轨。

这一年,康熙皇帝亲临太学祭祀孔子。康熙九年(1670年)八月,恢复了被鳌拜等人撤销的翰林院;十月,康熙皇帝提出了以“文教是先”的十六条治国的纲领;十一月起,相继举行“日讲”和“经筵”大典,这些典礼具有封建帝王“崇儒重道”的象征意义。

以后,在一些汉族文士的辅助下,年轻的康熙帝由朱熹的《四书集注》入手,继而学习《尚书》《周易》《诗经》《资治通鉴纲目》等。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一月,玄烨颁谕吏部:“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著作之选。朕万几时暇游心文翰,思得博洽之士,用资典学。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材,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可以追踪前哲者?”于是,诏举“博学鸿儒”,以备顾问著作之选,罗致天下名士学者143人参加,经过次年春天的考试,录取一等20人,二等30人,俱入翰林院供职。

诏举“博学鸿儒”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康熙帝已经将“崇儒重道”的国策具体地付诸实施,奠定了奖掖儒学的基本格局。

[var1]

博学鸿词

康熙时期的诏举“博学鸿儒”被认为是一种“旷世盛典”,在思想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笼络了一批士人。

如徐乾学及其弟徐元文等就是以经学致显的,他们被视为亲近之臣,侍于左右,备受礼遇。又如汤斌、李光地也都是著名的理学大臣,汤斌以道学受宠,特授江宁巡抚,历官礼部尚书。李光地更是倍受康熙皇帝宠幸,康熙帝甚至说:“知光地者莫如朕,知朕者亦莫光地若也。”另外,以理学而受到康熙重用者还有不少。

康熙皇帝还十分注重购求、编纂以及诠释儒学典籍。

他认为“书籍关系文教”,曾说:“唯以经学史乘,实有关系修齐治平,助成德化者,方为有用。”因此,他在自己初政的20余年中,不仅广泛搜求秘籍,还多次组织儒臣编辑图书,在经学方面,编成的著作有《日讲四书解义》《易经解义》《书经解义》《孝经衍义》等。

李光地则秉承康熙皇帝的御旨,编纂《性理精义》以阐明性理;撰《理学真伪论》以试词林;又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等,广为流传。

此外,康熙时期编辑撰写而成的其他方面的著作还有很多,这些著作涉及史学、诗文、音韵、天文、历法、数学、地理以及名物汇编等。其中的一些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var1]

爱新觉罗·玄烨

在尊崇孔子与儒学方面,康熙皇帝落实在了具体的行动上。他亲政之初在太学释奠孔子,应该说是仅仅做出了一种尊崇儒学的姿态。

以后,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冬天,他南巡返京途中,专程到曲阜的孔子故里拜谒孔庙。

这次,他不仅在大成殿为孔子行三跪九叩大礼,亲手书写“万世师表”四字赞誉孔子,而且还与衍圣公孔毓圻及孔子后裔孔尚任等讲论儒学。

据《康熙起居注》记载,为了准备这次讲学,康熙帝特意先专门派人前往曲阜,与孔氏后人撰拟讲章。稿成之后,康熙帝还亲自审阅,并责成大学士王熙、学士孙在丰精心改订。讲论完毕,康熙皇帝说道:“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咸所师法,逮公卿士庶罔不率由。”他宣布:“历代帝王致祀阙里,或留金银器皿。朕今亲诣行礼,务极尊崇至圣,异于前代。所有曲柄黄盖,留之庙中,以示朕尊圣之意。”

在清朝初年,理学的发展已经支派各异,营垒分化,尤其是程朱与陆王的学术界分,令清初的统治者在提倡儒学时必须做出抉择。

康熙帝要表彰儒学,同样也要回答是尊朱还是尊王的问题。

[var1]

《朱子全书》

随着他儒学素养的提高,在比较、鉴别之后,他表现了崇奖朱子之学的倾向,康熙四十年(1701年)之后,他下令以“御纂”的名义,令理学名臣汇编《朱子全书》。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正月,康熙帝还明确地说:“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今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弘巨。”

他随即颁谕,将朱熹在孔庙中的祭祀之位升格,由东庑的先贤之列,提升至大成殿的十哲之次。此后,朱熹学说在清初受到了较高的尊崇。

更多文章

  • 宋仁宗时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随后其家族地位逐步上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后裔何时封为衍圣公,孔子后代从什么时候被封为衍圣公,孔子在宋朝的地位

    随着孔子和儒学地位的提高,孔子的后裔也备受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眷顾”和“优渥”,从某种意义上讲,统治者对孔子后裔的优礼乃是尊崇孔子的具体化。这样,孔子的嫡系后裔便成为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世家,以致于有“天下第一家”的称誉。孔子去世后,鲁哀公便命以孔子生前故居辟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岁时祭祀”。汉

  • 他师出儒学,却和孔子思想死磕,成草根阶层代言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子儒学,国学大师评价孔子,孔子与儒学传统全集

    [var1]不料,在弟子的弟子中,出了一位叛逆的学生墨翟,他认为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太浪费,且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并不能对社会有实际意义。故墨翟脱离儒学,走有墨翟特色的道路,创立墨家学派。墨翟不仅另立新说,还在各地聚众讲学,(和儒家抢生源),同时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尤其和祖师爷孔子隔

  • 秦国和赵国800年前是一个祖先吗?为什么两国打得你死我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接下来,津城沐雨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一家人的历史渊源。[var1] 其一,拥有共同祖先的秦赵两国国君。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的祖先,上溯到商纣王时期,就是商纣王的著名大臣恶来;而赵国国君的先祖,上溯到商纣王时期,就是季胜。恶来是飞廉的长子,季胜是飞廉的次子。所以,秦国国君和赵国国君都是飞廉的后人,他们在几

  • 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历史中被父亲赐死的养子在三国杀竟然称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被父亲赐死的养子,公孙度之死,孟子之言

    [var1]我们都知道三国杀中蜀国武将能力,并且有梗说蜀黑,再刘封出现之前,蜀国武将可以说技能弱,并且其他势力一旦出现强将比如荀彧太强了,我们削弱刘备吧!这种神奇设定,再了解历史后,小智发现刘备被黑不是真的被黑。从刘封在历史上的结局就可以看出来。刘封(未知—220年),东汉末年长沙(治今湖南湘阴)人

  • 甘肃天水隆重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3周年祭祀典礼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纪念孔子诞辰视频,天水孔子祭祀活动,祭孔仪式纪念孔子诞辰

    天水隆重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3周祭祀典礼高山景仰,鸾凤和鸣;万世师表,千秋共荣 。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千百年来受到中华儿女的尊崇和敬仰。9月28日,农历壬寅年九月初三日,龙城天水,晴空万里,秋高气爽,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千年文庙彩旗猎猎,古乐声声,全场庄严肃立,2022(壬

  • 白起为秦国征战一生却落得个自刎的下场,只因他犯了一个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白起实力排名,白起死后秦国无大将,大秦十大名将白起

    中华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名将并不少,但是白起这种将军所指挥的战役却是能够让在在看完之后感觉到一种艺术的气息这是少有人能够与之相比的,而白起一生战功无数最后却不得善终被赐死也恰恰是因为他的作战能力太完美。[var1][var1][var1][var1]战神白起,杀神白起!军事指挥在当时无人能敌

  • 项羽比刘邦后入关中,原来是楚怀王设计的结果?这3点是佐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揭秘项羽与刘邦,项羽和刘邦争霸过程,项羽被刘邦击败的原因

    [var1]第一件事:迁都。楚怀王把国都从盱眙迁到了地理位置优越、城防坚固如铁的老革命根据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理由是为了防止章邯来攻。第二件事:封赏。楚怀王封刘邦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封老将吕臣为司徒。对刘邦来说,原本势单力孤的他此时算鲤鱼跳龙门,不但成了侯,而且拥有了带兵的实权,真可

  • 历史上我们名字中的辈分是怎么来的?必须要感谢孔子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辈分一览表,孔子后代最大辈分差,孔子后代辈分最高的和辈分最小的

    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咋一听会感觉清明节的时候天气会不好,其实这多少是有些吹毛求疵了。清明大家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祭祖上坟,今天爆炸君也去了坟头。面对祖上的墓碑,爆炸君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这些先人们的名字中间的那个字几乎都一模一样,显得很是整齐划一。想想多少有些不解,当然了,不懂就要问,同行

  • 关羽在《西游记》里几次现身的奇闻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游记里有描写关羽吗,西游记关羽真实实力,关羽在西游记地位怎么样

    关羽,在华语圈里早已不仅仅是一员简单的武将,而是封神成圣,备受崇拜。 求升职晋级,拜他。求生意兴隆,拜他。求出行平安,拜他。求保家护院,拜他。求消灾祛业,拜他......关二爷,早就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大神,不仅中国人拜,东南亚各国的也都在拜。也因为关二爷成为了神,就有了联动其他人物,出入其他作品的可能

  • 汉武帝临终前下了最后一道圣旨,众人皆惊,汉朝却得以延续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死后汉朝还强大吗,汉朝封王圣旨怎么写,汉武帝对汉朝的影响

    古代中国诸多封建主义王朝当中,多为男性皇帝为主,能够登基称帝建号者,不过武则天一人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女性在那时社会的地位低下以及大多数女性不曾拥有从政需要的理性思维;另外一方面,既然有武则天的出现,那么,还是有一部分能力出众的女性有当上皇帝的权力和机会的,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是汉武帝刘彻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