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曹丕娶庶母臭名昭著,而王昭君嫁给儿子却能留名青史

为何曹丕娶庶母臭名昭著,而王昭君嫁给儿子却能留名青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90 更新时间:2024/2/8 19:08:28

第一,双方动机不同。曹操活着的时候,像集邮一样收养了很多的人妻。然而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好色方面并不亚于自己,为此在临终之际,就特意交待,希望儿子能够放过曾服侍过自己的那些小妾,让她们另行改嫁为好。然而曹丕却故意曲解了父亲的意思,他把父亲那些小妾全部笑纳了。

这件事在昭君身上则完全不同了。在她的丈夫去世后,作为一个远在塞外边疆的中原人,她就变得孤苦无依。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对于她嫁给新任单于持同情的态度。因为这完全就是按照匈奴的规矩在办事。从这一点上来看,双方的动机完全不同。曹丕完全是为了床第之欢,而昭君是被动承受。

第二,双方背景不同。虽然古代妇女被贞节捆绑,是宋明时代的事情。但即使是在三国时期,也依然有中原传统朝的礼仪传统。无论他拿出任冠冕堂皇的借口,对于当时的习俗都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和侮辱,为此受到人们的口诛笔伐就不在意料之外了。

我们再来看看昭君,当初她能够选择出塞,并非为了个人的幸福,而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这种牺牲让人特别仰慕。等到单于离世后,她如果不屈从新任单于的话,所导致的后果,不仅是个人的身家性命,甚至有可能连累到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导致战火重起、灾祸连连。这些之所以没有发生,也多亏她的又一次忍耐与牺牲。

第三,双方影响不同。这在当时人身上是感受最为深刻的。先来看看曹丕,他在得到父亲身边的那些女人后,终日里就是纵情声色。此举让他的生母卞太后很是恼怒,毕竟这些女人此前与她的身份相同,曹丕见了都应该叫一声母妃的,然而现在居然成为了他胯下玩物,为此怎能让她不出离愤怒,当即就骂的曹丕狗血喷头。母亲都不护着儿子,就更不要指望天下悠悠之口了。

昭君就完全不同了,她当初也是做过抗争的,也想回到大汉。但对于她的此番自救,汉朝采取了无动于衷的态度。尽管她不能改变事情的发生,但她的态度让人钦佩,这也使得她的美名得以远播。

更多文章

  • 原创以三千兵力入洛阳的董卓,为何迅速控制都城?难道禁军兵力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卓火烧洛阳,洛阳汉魏后世都城规划,三国志11 董卓火烧洛阳条件

    刘辩和刘协都城宿卫兵力通常守卫都城洛阳的禁军大臣,有"掌宿卫宫殿门户"的光禄勋;"掌宫门卫士,宫中徼循事。"的卫尉;"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的执金吾;"掌洛阳城门十二所"的城门校尉(实际为十一所);"掌监五营"的北军中侯,其所属兵力如下表。宿卫都城主要兵力由此可知,所属兵

  •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真的预言了董卓之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卓之死在哪一年,董卓之死大结局,董卓死前预言

    有意思的是,“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并不是罗贯中的原创。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英雄记》的记载:内容为“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的童谣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的童谣在董卓活着的时候就在社会上流传了,董卓本人甚至都可能听过。那么“千里草,何青青

  • 三国的武将,谁敢单挑吕布,这8员猛将都不惧怕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最强武将吕布,三国中能硬刚吕布的十大猛将,三国中能抗衡吕布的人物

    吕布的武功能配得上三国第一名将的称号,正因为如此,三国很多武将都不敢和他交手,因为和别的武将交手,是为了斩将杀敌,建功立业,和吕布交手,很可能是上前送人头,所以爱惜自己项上人头的武将,都不会轻易和吕布交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武将都怕吕布,这8员悍将就不惧吕布!一、张飞不惧吕布的大将,张飞应该放在第一位

  • 三国武将的冲阵能力前十排行,张苞进入榜单,第一不是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苞简介资料,张克芃张苞,三国张苞之死

    张苞在夷陵之战前期冲阵东吴大军,杀死夏恂、谭雄,如入无人之境。第九,太史慈太史慈北海救孔融时,单骑冲阵数十万黄巾军,也是如入无人之境,并且还靠弓箭射杀了数百人,杀到敌人不敢近前为止。第八,张辽逍遥津之战,张辽率领800名壮士冲阵孙权十万大军并且取得了成功,差点斩杀孙权。在这之前,白狼山之战,张辽也是

  • 三国最神秘的奇才, 连曹丕都无法驾驭, 却被曹操狠心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教育曹丕视频,曹操杀曹丕死不承认,醉酒后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操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曹操都是一个典型的小人形象,但是他的雄才大略,却没有人可以反驳。只不过,纵使他有能力、有魄力、有胆识,不但戎马一生,经常亲临前线,还曾只身刺杀当权宦官,可依旧有人能够让他忌惮不已,例如潼关之战时,马超一条未来得及实施的谋略,让他后怕不已,感慨道“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襄樊之战的

  • 三国后期武将的武功,为什么比不了前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前期武将排名,三国后期必备十大武将,三国时代谁的武功最强

    以蜀汉最后一名五虎将赵云去世为标志,进入后三国时代,魏蜀吴三方各个战将的武力值就降了个档次。魏军有个老将张郃,居然靠着熬劲儿,把所以武力值排在他前面的那些猛将都熬死了,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人,还在蜀军面前耀武扬威,冲锋陷阵,令诸葛亮甚为忌惮。如果放到前头,那是根本不允许他如此疯狂的。以张郃那两下子,关

  • 曹丕实施“九品中正制”,为何却成了魏晋士族和庶族的一道鸿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曹丕九品中正制埋下祸根,曹丕建立九品制度

    曹丕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六年,虽然他没有实现灭蜀吞吴的大业,但他却搞了一个政治制度,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他为了拉拢世家大族、大门阀的支持,采纳了尚书陈群的建议,选拔官员采用了“九品中正制”,这到底是个什么内容呢?简单来说,“九品中正制”就是朝廷任命一些大臣兼职为“中正”的官员,负责在各自

  • 曹丕看到两牛打架,刁难曹植以此作诗,不准出现牛字,结果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丕拿曹植问罪,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曹丕曹植曹彰曹冲是一个母亲吗

    在曹操死后,曹丕虽然掌控了大权,但是他还是非常忌惮曹植的存在,他一直都认为曹植是个潜在的威胁,所以曹丕在很多方面都处处为难曹植。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七步诗事件",书中记载的是曹丕因妒忌曹植的才学,下令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的话将会被处死。而且对于诗的要求颇高,此诗所讲的必须是兄弟情谊,但

  • 原创演义中,如果夏侯惇和夏侯渊联手,打得过关羽吗?答案有点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侯惇打得过关羽吗,夏侯惇为什么单挑关羽,关羽大战夏侯惇完整版

    咱们来对三位猛将的武力值分别进行一下分析和界定。一、夏侯惇在曹操最初兴兵起事的时候,缺兵少将,手底下能拉出来打硬仗的猛将不多,夏侯惇就是曹操麾下的第一猛将,担负着首当其冲的“亮剑”责任。荥阳之战时候的夏侯惇还要硬着头皮“挺枪跃马,直取吕布”,和天下第一勇士吕布硬磕。当然,差距还是蛮大的,“战不数合”

  • 曹丕手下都说不必事事请示,谋士急劝别听他们瞎扯,曹操得知大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临死试探曹丕,醉酒后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操,曹丕为啥出城迎曹操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211年,曹丕只是一个五官中郎将,还没有打败弟弟曹植成为曹魏世子。当时,苏伯等人在河间地区作乱,曹丕奉命前去平乱。打败敌军后,曹丕带着手下士兵俘虏了上千人。朝中大臣都认为,应该按照以前的惯例,诛杀所有投降的士兵,震慑其他野心家。谋士程昱却认为,没有必要直接诛杀这些降将。之前一直诛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