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原是太宗皇帝在痛失长孙皇后后为其所建,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病死在翠微宫含风殿。同年八月,葬于昭陵。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上,九峻山山势挺拔,峰峦突兀,山水环绕,沟壑纵横,海拔1888米,与终南山、太白山遥相呼应。 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由当时著名的画家阎立本兄弟设计,陵园的面积比当时的长安城还要大上一倍,因为大唐的开国功臣几乎全部陪葬在这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直言敢谏的魏徵和瓦岗寨众英雄 。如今的昭陵已经成为初唐书法精品的荟萃之地。熟知历史的人一定知道天下昭陵可不止一处。沈阳的昭陵为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陵寝。北京十三陵中第九陵也叫昭陵,是明朝第十二帝朱载垕的陵墓。
文治武功的李世民以武得天下,以文治天下,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是首屈一指的明君。李世民十六岁时随父亲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统率大军征战四方,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封秦王,而后为争夺皇位发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诛杀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登上皇位,年号贞观,在位期间西败突厥,东征高丽,对人民广施仁政,天下太平,史称“贞观之治”。 关于唐太宗的雄才大略、治国之道只要是对中国历史稍稍知晓的人,应该都有所耳闻,也无需笔者再多加赘言。可是关于太宗的诗文水平您又了解多少呢?其实太宗的文学造诣也颇为不凡,他不少的诗文都被收入了《全唐诗》和《全唐文》。此外,太宗的书法功力也相当值得一提,著有《笔法论》、《指法论》等。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在默默支持他。”唐太宗就是这句经典语录的最好佐证之一。他的妻子长孙皇后贤惠聪明,劝谏太宗从谏如流,勤俭节约,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之一。唐太宗在位的后十几年中,因为长期服用丹药,体内已经淤积了大量毒素,终于在贞观二十三年毒性复发,不治身亡。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没有哪一个朝代能比唐太宗一手缔造的大唐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更高更强。可惜唐太宗并不是个长寿皇帝,他驾崩之时享年只有五十岁。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