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在李忠出生之前,李世民已经有好几个孙子。按照宗法制,李世民的嫡长孙应该是李承乾的儿子。由于李承乾是戴罪之身,他的儿子也不受李世民待见。李世民现在只承认嫡传之子李治的儿子是他的嫡孙,所以才会有“朕始有孙”的说法。
李世民,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和群臣一起饮酒庆祝嫡孙的出生,他实在太高兴了,喝到高兴的时候,李世民翩翩起舞。太子和满座高朋见到皇帝跳舞,也跟着跳起舞来。李世民越跳越高兴,给了所有在座宾客赏赐。(酒酣,帝起舞,以属群臣,在位皆舞,赉赐有差。) 贞观二十年,年仅3岁的李忠被皇爷爷李世民册封为陈王。李世民驾崩之后,李治登基称帝,6岁的李忠作为陈王被封为梁州都督。这个时候的李忠,懵懵懂懂的年纪,他啥也不懂,却卷入了一场权力斗争之中。
李忠,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权力斗争的双方,一方是王皇后和关陇贵族代表人物长孙无忌等人,一方是唐高宗李治。事情的起因是李忠的嫡母兼养母王皇后撺掇一众老臣联名上表,要李治立长子李忠为太子。此事典出《新唐书》语:“王皇后无子,后舅柳奭说后,以忠母微,立之必亲己,后然之,请于帝;又奭与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于志宁等继请。”
王皇后,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忠是庶出,李治他本来想等等,等到有嫡子再考虑立太子的事情。而且当时的李治才二十几岁,正是春秋正盛的年纪,他根本就不急着立太子。李治虽然不情愿立太子,但是要求立太子的老臣个个位高权重,年轻的李治也不得不听老臣们的话,把李忠扶上了东宫之主的位置。 李忠当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他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成了大唐太子了。再后来,王皇后和长孙无忌先后倒台,李治终于可以大权独揽了。这个时候的李忠,开始懂事了,他知道自己的太子宝座不是父皇心甘情愿给的,所以一再申请让出太子之位。(此事典出《新唐书》语:“忠固自让”)
长孙无忌,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忠的辞让,正好合了李治的意愿。李治顺水推舟,降李忠为亲王,让他出去就藩。李治夺了李忠的太子之位,还是不放心,又找了一个借口把李忠赐死。(诬忠及上官仪与伏胜谋反,赐死)
武媚娘、李治,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忠当上太子,不是自己争取的。他后来又非常识趣让出了太子之位,可以说李忠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完全没有过错。李忠之死,只能怪他出生在帝王之家。这就叫“天家骨肉最无情,皇亲国戚不好当啊!” 参考书目:《新唐书.三宗诸子》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