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唐朝繁荣昌盛,但是却没有非常具体的例证。今天我们就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诠释。很多人都说,安史之乱是唐朝走向衰落的标志,这之后的唐朝不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唐。
从社会发展来说,也的确是这样的。安史之乱不仅破坏了北方的经济,还影响了整个唐朝的中央格局。
在这场动乱之前唐朝的统治,可以说是非常稳定的,连女人都可以称帝,并且还没有被弄倒台。但是在这个事件之后很多叛国的将领投降,唐朝为了安抚他们,没有夺取他们的权利,反而还封了很多节度使。从此,藩镇割据就开始严重的内耗唐王朝。其次,对生产有着正面的积极影响的均田制被废止了。废除了成就了唐太宗统治的两个重要的制度,也就导致唐朝的经济和军事就再也无法恢复了。
而且从这个事件开始,唐王朝就开始从以前不断对外扩张的样子,变成开始收缩,从此边患不断。但是就算是这样,大唐依然还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强大。在公元755年的时候,动乱就爆发了。军队被调回内地平叛。而河西也大部分都调回了。吐蕃就趁这个时候占下了河西走廊。到了763年的时候,吐蕃已经占领了非常多的州县。从此以后,西域的守军和内地的联系彻底断绝了,但是在这片土地的守军,仍然把唐朝当作是自己的正统,坚守着大唐的习惯。也正是这一群人给后来的我们带来了堪称奇迹的历史故事。
当那个时候吐蕃军最后去攻打沙洲时,虽然沙洲已经联系不到唐都城的消息,但是城中的居民却顽强抵抗。中间也有人想过投降,因为城中粮草早就不够支撑。但是民众们却不肯。他们坚持继续反抗,甚至还把提出投降的官员斩杀。但是没有办法,公元808年,沙洲还是沦陷了。在吐蕃人占领了大唐的河西之后,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要维护统治。所以不断地蹂躏和欺负大唐的人民,统治可以说是非常的残暴。强壮的人都沦落为奴婢,去种田放牧。老人还有赢弱的人就都被杀害了。这些沦陷的人民每天都在思念着家园,想象可以回归唐朝的日子。
在公元836多年的时候,唐朝的使者奔赴到西域。途中见到这些人,竟然依然还穿着大唐风格的衣服,和多年之前并没有任何的变化。而后来,吐蕃闹了饥荒,他们之中的权贵为了争权夺利,所以相互厮杀。一时之间变得非常的衰弱,唐皇朝就趁机收复了吐蕃的许多州县。也正是这个事件,让当时的河西人民都看到了可以反抗吐蕃的机会。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英雄人物,他就是张议潮。在《补唐书张义潮传》就提到过下来了他的丰功伟绩:
他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暗中结交豪杰,密谋着一定要归顺大唐。到公元848年的时候,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就发动了起义。在那个时候,他很快就驱逐了吐蕃的守将,光复了沙洲,同时他还派遣使者到唐朝的京都去传递消息。当时呢,还有其他的州县仍然掌控在吐蕃的手中。所以消息传播就受到了阻碍,传信的使者不得不绕路走了很远,过了两年才能够到达了大唐的首都。紧接着张议潮又继续努力,先后收复了河西的十几个州县。
其中如此遥远和艰险的送信距离,让所有人都会觉得心里有些不安。所以他为了确保消息能够及时到达长安,派出了整整十队的使者,带了十份完全相同的文书。在经过不同方向的沙漠,绕过吐蕃人控制的很多城市,向长安的进发。这些送信的队伍被扮成不同的角色,但是其中僧侣占了很大的比率。因为在那个时候,河西的僧侣大多心里是认可大唐的,而且吐蕃人自从文成进入西藏之后,佛教就传播得非常广泛,由他们送信就特别隐蔽。
这十支队伍悄悄向着不同的方向出发,越过了大漠。有九支都遭到了吐蕃人的追击而献身,或者是在大漠里面迷失了方向,永远的失去了踪迹。只有悟真他们这一对,绕过了大漠,历经了千辛 万苦,终于到达了今天的内蒙。在那个时候内蒙防御使的帮助下,在公元850年的时候抵达了长安。而这个时候离张起义成功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本来张议潮决定的是要和唐朝两面夹击,一起打败吐蕃。
但是这个计划两年之后才到达长安,显然是不行了。不过幸好他也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唐朝政府上面,而是把自己打下的沙洲作为基础发展经济和军事。很快,沙洲的军队就壮大了起来,而且他还以沙洲为根据地,趁着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一直不停的进攻其他被吐蕃控制的城市。因为吐蕃之前的恶劣的行为引起民众们的怨愤,所以他的行动也非常的顺利。等到送信的队伍回来的时候,张早就收复了其他很多个州县,包括宿州、乾州、伊犁等地。
除了凉州之外,被掌控在吐蕃人手里已经有100多年的河西,就这样重新回到了唐朝的怀抱。但是那个时候的唐朝政治比较腐败,国力也不是很强盛了,所以除了张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有经营河西的能力,所以他身兼数职,继续掌管着河西的各方面大权。这段时间里,他推行了耕战的政策,加强这个地区的守备,保卫自己的胜利成果。他也领导着河西的居民,很多次都击退了吐蕃的进攻。那个时候居住在河西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
他们都曾经归顺过吐蕃。后来经常纠结在一起,常常到河西地区抢劫、夺掠,但是都遭到了张的沉重打击。有一次一个探子就得知土谷浑王要来劫掠沙洲,他就马上汇报给张。张知道之后,马上调兵,主动出击,等他率军进到了西同附近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些人,这些少数军队不敢和张打,马上就逃跑了。结果张议潮竟然带着军队追击了1000多里,一直追到他们组内的境地,活捉宰相三人,当众就斩首了。而这一场大胜,俘虏了300多个人,虏获了骆驼、牛羊2000多匹,可见那个时候他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大,武力多么强悍啊。
同时他也认识到传播大唐文化的重要性,所以非常大力度的传播汉族的先进文化,统一他们的语言、教导他们改变风俗,让河西的地区的风貌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经过了多年的精心治理,他非常有力的团结了在河西走廊的各族人民,终于他准备攻下凉州了。他的军队里面包括了汉人,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同胞。在与吐蕃军队作战的时候,人人都不把生死放在眼里。最后,吐蕃军终于支撑不住了,开始撤退。汉人的军队乘胜追击,不过50里就杀了很多人,虽然吐蕃军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毕竟他们非常的强悍,而且汉军的人也很少,没有办法全部把他们消灭,这场战争足足打了三年。
在三年后,也就是公元861年,张终于打下了凉州。在后面的几年时间里,他以非常强势的手段,整理了凉州地区,巩固了统治。在866年的时候,吐蕃的一名将拓拔怀光,他进入凉州,结果遭到了张下属的击杀,并且被斩杀之后头颅被传送回了京城。他其余的手下都逃奔到了秦州,在途中又遭到了尚延心的袭击。从此以后,吐蕃就开始衰落了。
公元867年,张留在长安的人质,兄长去世了,所以69岁高龄的他前往长安。这是他们兄弟两个人共同的决定,只是为了表示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同样,唐朝也授予了他很高的官职,给了他非常高的礼遇。唐王朝在河西地区的统治再也没有了忧愁。中华历史上最璀璨的丝绸之路,也重新打开。
而这段故事发生的时间,离唐朝灭亡只有四十多年了!可见那个时候的唐朝多么的强盛,虽然破落也是格外的凶狠。只是多少还是有些影响,只可惜在那个时候的唐朝已经有一些混乱,文化已经不在像从前一样飞速发展,这样值得称赞的英雄成就竟然也没有人记载和传唱,实在是太令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