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就在清帝国与日本激战方酣之际,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病逝,其子尼古拉二世继位。清政府派遣了湖北布政使王之春为特使出使沙俄。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于1896年5月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准备仍命王之春出使观礼,但是这一次俄国驻华公使认为王之春品级太低,希望改派位尊权重的大臣前往。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思来想去,惟有德尊望重、73岁高龄的李鸿章可担此重任。为此,光绪加恩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述赏带三品衔随行照顾。李鸿章推辞不过,只得领旨。2月28日,农历正月十六,慈禧专门接见了李鸿章,面授与俄结盟机宜。
因为还有中东铁路等事务需要与俄国人商讨,李鸿章必须要赶在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之前到达。3月28日,李鸿章一行数十人赶往上海,登上法国邮轮“爱纳斯脱西蒙号”出发,穿越红海、苏伊士运河,在埃及换乘俄船,再由地中海进入黑海……跋山涉水辗转前往俄国,4月30日终于抵达圣彼得堡。 对李鸿章的到访,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敢轻慢,特命财政大臣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伯爵全权负责陪同接待事务。
维特伯爵虽然从来没有接待过如此高级别的中国使节,但他知道大清官员喜铺张好虚荣。只有让李鸿章满意,和他搞好关系,接下来的双边谈判才可以顺利进行。于是,先派出宫廷事务部官员前往苏伊士运河迎接李鸿章一行,为安全计又专门又派出一队士兵随行护卫。当李鸿章抵达圣彼得堡时,又专门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欢迎仪。就连接下来的吃茶点都安排了乐队,组织了歌舞,甚至还有专门的礼宾司仪。 维特本以为自己刻意的安排会令李鸿章满意,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彻底让他丧失了自信。
维特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用过茶点,维特客气地问李鸿章是否要吸烟? 李鸿章不置可否的轻咳一声,立时就有两个侍从快步上前,一人拿着一根精美异常的水烟袋,一人托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火种和烟草。 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吸烟仪式开始了。 李鸿章刚刚将烟袋叼在嘴里,一个侍者迅速为他点燃,另一人半跪着双臂平直在下面托着,李鸿章每吸完一口,就不失时机地把烟袋从他嘴里取出,待他恣情美意吞云吐雾一番过后,再如木匠接榫子一般恭恭敬敬迅速而准确地将烟嘴投送到他嘴里去。 如此天衣无缝,一看就是训练有素。
从始至终,李鸿章始终眯着眼睛,除了嘴巴一张一合胸脯起伏之外,象一尊菩萨岿然不动,眼皮都懒得抬一抬。 维特绝不是什么官场菜鸟,见过的各国政要多了,却从来不曾见过如此排场的吸烟场面。静静地看着面前这个老头儿吞云吐雾(装13),虽然心下感慨不已,面上却是一副泰然自若、云淡风轻的样子。他终于明白,庞然大物的清王朝为什么会败给蕞尔小国日本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