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是吴太伯后裔,为什么虞国是公爵,而吴国只是子爵?

都是吴太伯后裔,为什么虞国是公爵,而吴国只是子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15 更新时间:2023/12/29 22:27:24

在人们的印象中,公爵要比子爵高贵,因此身份地位必然悬殊。

让人奇怪的是,周章作为吴国第五代君主,吴太伯之后,只封为“子”爵;而周章的弟弟仲,虞国的开创者,却被封为“公”爵。

两人都是吴太伯之后,为什么身份地位相差如此之大呢?

[var1]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要看周朝的爵位制。

大多数人认为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其实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

西周时期,按严格来说,只有公、候、伯、男四种爵位。公是一种荣誉性质的称呼,先代室的后裔都可以称“公”,因此西周出现了八大公爵。

侯是一种武官的尊称,后来演化成诸侯的称呼;伯是家族领袖或地方首领用的称呼。西周时期,侯、伯有时可以混用,没有谁比谁高贵。

[var1]

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地方诸侯崛起,《史记》记载,“政由方伯”。

这里的“伯”是老大的意思,这段时期的“伯”比“公、侯”都要吃香。

大多数认为的“公爵”比“伯爵”要强,是出自于战国之后的献记载。男爵属于小首领的称号,古籍中有子男为一等之说。

至于子爵,对象一般指的是蛮夷,西周时期周天子强大,不需要分封子爵,可是到了春秋,周王室衰弱,诸侯国为了与蛮夷沟通,便有了“子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朝时的子爵,是一种贬义词,它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象征。

[var1]

如此一来,虞国被封为“公”容易理解,因为国君虞仲是吴太伯的后人,没有他的退让,就没有周文王。

按同样的理论分析,吴国君主周章是虞仲的哥哥,也是吴太伯的后人,为什么只是封为“子”爵?答应很简单,吴国是蛮夷。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春秋跨度约320年。

吴国第一次出现在《左传》的记载是鲁宣公八年,也就是公元前601年,这时候春秋已经走过了一半。

[var1]

可是随后吴国再次沉寂下去,直到十八年后,公元前584年,吴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因为这一年吴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原霸主晋国派了一个使者来到吴国,这人便是巫臣。

当时晋楚两国争霸一百多年,双方已经精疲力尽,在正面战场上拿不出力量去斗。

可是为了继续给楚国施加压力,晋国决定开辟敌后战场,于是就有巫臣的吴国之旅。

《史记》有记载,“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奔晋,自晋使吴。”

[var1]

巫臣来到吴国的时候,还带来了30辆兵车,临走时给吴国留下一半。

同时还送给吴国弓箭手、御者,教吴国人怎么驾车、怎么射箭,还教给吴国人战斗阵列。

《左传》有记载,“巫臣请使于吴,……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

这个记载说明了什么?在巫臣来之前,吴国还不会射箭、不会驾车、不会战阵,换言之,吴国还处于蒙昧状态,没有开化。

[var1]

其实,小编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史记》记载的“吴太伯奔吴”是虚假的。

一是周吴相隔三千里,当时一个人从宝鸡走到苏州,几乎不可能;

二是“吴”与“虞”相近,常常互相借用;

三是《左传》中宫之奇劝谏虞公的话,确认了太伯、虞仲是虞国祖先。

(参考文献:《史记》《左传》)

更多文章

  • 秦国因商鞅变法成为强国,为何商鞅最后还会被处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惨死为什么无人替商鞅复仇,商鞅与商鞅,商鞅死后秦国是否还参与变法

    [var1]处死商鞅的嬴驷就是秦国第一位王——秦惠文王,他在位期间依旧支持新法,可见嬴驷并不反对商鞅变法的内容,那么他处死商鞅就仅仅只是针对商鞅个人了。当初秦国刚变法一年时,时为太子的嬴驷就触犯了新法,加上当时新法推行并不顺利,商鞅就想以嬴驷正典型。可嬴驷毕竟是秦国储君,不好用刑,只能由太子傅公子虔

  • 此人与苏秦师出鬼谷子,几句话让六国自相残杀,秦统一的最大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鬼谷子苏秦简介,鬼谷子和苏秦谁最厉害,鬼谷子弟子苏秦有何成就

    [var1][var1][var1]如果说苏秦是屌丝逆袭的代表,那么张仪就是典型的贵族中的天才。张仪是魏国人,但当他来到秦朝的时候,因为其贵族的身份,却受到了秦王的格外优待。而当年穷小子苏秦来的时候,秦王将他像垃圾一样踢了出去,两相对比之下,可见也的确是活该秦国有此一劫。说回张仪吧,张仪这个人虽是贵

  • 齐桓公最后饿死了,为什么他的专职厨师,却被后世奉为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齐桓公饿死的真相,齐桓公是饿死还是病死,齐桓公为什么被饿死

    [var1]易牙没有管仲治国的本事,但齐桓公也离不开他,为什么呢?原来易牙有烹饪的本事。在春秋时期,饮食都非常简陋,无非是把一些肉菜等倒入鼎中,像煮火锅一样煮熟便是食物了。但易牙懂得创新,他不管从调味还是烹饪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他总能创新菜谱,做出别人想都想不到的菜。说句实话,齐桓公觉得身边有这

  • 秦国统一六国是顺应当时的大势所趋,积累数百年终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能统一六国的原因,秦国凭借什么统一六国,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电视剧

    所以,秦国当时是携着滚滚大势而来,绝非人力所能抗拒!秦国当时到底是携着怎样的雄雄大势呢?秦国发迹西周时期,秦国开国之君秦非子因为养马养得好而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于是获封秦地(甘肃天水一带),成为秦国的开国之君,号称秦嬴。这时秦国只是一个疆域不足五十里的附庸小地,秦非子也算不上是卿大夫,更称不上诸侯。

  • 生产力的发展使嫡长子继承制失去根基,故春秋战国多有违背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欧洲嫡长子继承制,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缺点

    春秋战国时期,公子们通常要经过激烈的斗争之后才能继位,最终继位者往往不再是嫡长子,而是能力最出众者,庶子取代嫡长子继位诸侯王成为了当时普遍的现象,齐桓公、秦昭襄王、赵惠文王、楚武王等就是以庶代嫡的代表诸侯。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生与发展①商中期以前的混合继承制在夏朝,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标志着家天下的开

  • 清圣祖尊崇儒家,开博学鸿儒还拜谒孔子,并使朱熹学说在清初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和朱熹资料,宋代朱熹对孔子的评价,孔子的资料和朱熹的资料

    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崩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享年69岁,在位61年,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自从儒学产生以来,特别是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制定政策时,都不能也没有对儒学视而不见,重视文教,一直是历代王朝相沿不变的传统。清朝的统治

  • 宋仁宗时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随后其家族地位逐步上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后裔何时封为衍圣公,孔子后代从什么时候被封为衍圣公,孔子在宋朝的地位

    随着孔子和儒学地位的提高,孔子的后裔也备受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眷顾”和“优渥”,从某种意义上讲,统治者对孔子后裔的优礼乃是尊崇孔子的具体化。这样,孔子的嫡系后裔便成为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世家,以致于有“天下第一家”的称誉。孔子去世后,鲁哀公便命以孔子生前故居辟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岁时祭祀”。汉

  • 他师出儒学,却和孔子思想死磕,成草根阶层代言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子儒学,国学大师评价孔子,孔子与儒学传统全集

    [var1]不料,在弟子的弟子中,出了一位叛逆的学生墨翟,他认为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太浪费,且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并不能对社会有实际意义。故墨翟脱离儒学,走有墨翟特色的道路,创立墨家学派。墨翟不仅另立新说,还在各地聚众讲学,(和儒家抢生源),同时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尤其和祖师爷孔子隔

  • 秦国和赵国800年前是一个祖先吗?为什么两国打得你死我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接下来,津城沐雨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一家人的历史渊源。[var1] 其一,拥有共同祖先的秦赵两国国君。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的祖先,上溯到商纣王时期,就是商纣王的著名大臣恶来;而赵国国君的先祖,上溯到商纣王时期,就是季胜。恶来是飞廉的长子,季胜是飞廉的次子。所以,秦国国君和赵国国君都是飞廉的后人,他们在几

  • 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历史中被父亲赐死的养子在三国杀竟然称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被父亲赐死的养子,公孙度之死,孟子之言

    [var1]我们都知道三国杀中蜀国武将能力,并且有梗说蜀黑,再刘封出现之前,蜀国武将可以说技能弱,并且其他势力一旦出现强将比如荀彧太强了,我们削弱刘备吧!这种神奇设定,再了解历史后,小智发现刘备被黑不是真的被黑。从刘封在历史上的结局就可以看出来。刘封(未知—220年),东汉末年长沙(治今湖南湘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