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四大谋臣之死,谁对格局影响最大?不是周瑜也不是郭嘉和法正

三国四大谋臣之死,谁对格局影响最大?不是周瑜也不是郭嘉和法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94 更新时间:2024/1/27 11:54:04

先说郭嘉。关于郭嘉有四句话流传最广,一句是"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一句是曹操在得到郭嘉之时喜不自胜的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另外两句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后一是痛哭郭嘉:"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这是《傅子》中记载,《三国志》中貌似没提到),二是大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四句话基本都是在夸郭嘉,特别是第三第四句话相当于坐实了如果郭嘉不是早逝的话,赤壁之战曹操不会有此大败,很可能曹操一战而击溃孙刘联军,如此一来南北统一也就不会再有三国的历史,问题是果真如此吗?

首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本来就是个伪命题,郭嘉和诸葛亮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只是被牵强附会的联系在一起;其次曹操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也不能说明多大问题,曹操类似的话说过不少比如他说荀彧"吾之子房也"把荀彧和张良相提并论,其实这更多的是曹操求贤若渴的一种态度;最后来看看郭嘉如果不死的话赤壁之战时他是否能成功阻止曹操犯错?自从曹操平定北方后自任丞相以来,说实话曹孟德有点膨胀了,一个飘飘然自以为是的主公想要他听从别人的意见是很难的,只有一场大败才会使他醒悟,赤壁之战曹操是这样,日后夷陵之战刘备也是这样。

当时随军的谋士还有程昱和荀攸,论信任程度两人不在郭嘉之下,程昱和荀攸不是没有看出不妥之处但是曹操没听,试想一下程昱和荀攸的话曹操听不见去,郭嘉的话曹操一定就能听得进去?恐怕未必!曹操一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实在是有点推卸责任的意思在里面。这么分析不是说要否定郭嘉的能力,事实上光从参赞军略来说三国胜过郭嘉的还真没几个,尤其是算定孙策之死更是无愧于鬼才之称。郭嘉能力虽强但是影响力有点被夸大,曹魏立国后先后有五批26位功臣配享曹操太庙,而郭嘉是最后一个最后一批入选也许能说明点问题。所以说郭嘉不死曹操会统一天下有点言过其实。

再说周瑜。周瑜是一个强硬派,这个强硬指的是不止对曹操强硬,他对刘备一样强硬,强硬到甚至建议孙权软禁刘备,所以周瑜若在首先孙权是一定不会把南郡借给刘备的(刘备是周瑜死后在鲁肃的建议下才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其次周瑜临死之前已经在谋划进攻益州,所以周瑜不死的话日子最难过的是刘备,刘备虽然拿下荆南四郡,但是在北有南郡周瑜,西有益州刘璋,东有江东孙权的情形下很难有大的作为,没有南郡在手刘备迟早敌不过孙权,周瑜不死基本上没刘备啥事,但是据此就能说孙权有更大的作为其实也未必。

先不说周瑜能否顺利进军益州击败刘璋,这个难度其实不是一般的大,刘备之所以能攻取西川拿下益州,那是因为最开始是刘璋主动邀请刘备入川的后面才反目成仇兵戎相见,换成周瑜明摆着是来打自己的,刘璋岂能那么容易就范?这是其一,其二孙权之所以把南郡借给刘备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因为孙权在合肥方向面临着曹操很大的军事压力,南郡之北就是曹操控制下的襄阳和樊城,如果周瑜在进攻益州之际,曹操同时从合肥,襄樊,江夏(江夏一部分在曹操之手,由文聘驻守)三个方向同时对孙权用兵,孙权顾此失彼很有可能会招致大败,所以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其实就是要刘备分担一部分来自曹操的压力。周瑜不死孙刘联盟名存实亡,孙权需要在多个方向同时面对曹操的军事压力,生存空间反而不如周瑜死后孙刘结盟的态势,孙权很难有更大的作为;说周瑜不死孙权有争霸天下的希望,那也仅仅是希望而已,虽然可能没刘备什么事,但是没有刘备的帮忙孙权全面和曹操对抗输的一定是孙权。

接下来说法正。夷陵之战后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止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未必完全正确:首先刘备伐吴是势在必行,如果不是遇上曹丕称帝和孟达投降导致东三郡丢失,以及刘备大军刚刚结束汉中之战需要休整,也许刘备伐吴都等不到一年之后;对刘备来说荆州不容有失一定要抢回来,而且在刘备的心目中东吴此时吕蒙甘宁等人已死伐吴胜算很大,法正若在也无法阻止刘备伐吴。至于夷陵之战法正是否能阻止刘备的错误有一定可能性,但是从曹操兵败赤壁来看,踌躇满志的刘备也未必会听从法正的话,和曹操同样的道理刘备没听马良的,也未必就一定听从法正的劝阻,说法正可以阻止夷陵大败有点一厢情愿。

真正对三国格局影响最大的人是庞统。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随行的是庞统和黄忠魏延等人,而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镇守荆州,本来刘备的部署是如果拿下益州那么庞统和诸葛亮两人之中有一人会协同关羽镇守荆州,而这个人很可能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可是庞统的意外身亡却彻底打乱了刘备的计划,使得刘备不得不抽调诸葛亮率同张飞赵云前往西川,荆州只剩下关羽一人镇守,缺乏一个地位和关羽相当的得力之人在一旁襄助是关羽襄樊之战败北荆州被孙权袭取的重要原因。

可以设想的是如果庞统不死有诸葛亮在荆州和关羽一同镇守,即便关羽提兵北上有诸葛亮留守荆州,孙权想要成功偷袭荆州绝非易事,荆州不失关羽不死刘备也不会大举伐吴导致夷陵兵败,蜀汉国力也不会那么快衰退,那时刘备坐拥益州和荆州部分以及东三郡则大有可为。郭嘉周瑜和法正三人之死对格局的影响力是可能存在的,而庞统不死诸葛亮镇守荆州几乎是一定的,有诸葛亮和关羽在荆州可保安然无恙。所以综合来看,要问郭嘉之死,周瑜之死,法正和庞统之死,哪个对大局影响最为深远?不是郭嘉也不是周瑜和法正而是庞统无疑。

更多文章

  • 事先明明有机会与董卓争锋,为何皇甫嵩反而应召入京甘当受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甫嵩寿命,三国人物皇甫嵩,汉末皇甫嵩简介

    洛阳城及嵩拜车下,卓曰: "可以服未?"嵩曰:"安知明公乃至于是?"卓曰:"鸿鹄固有远志,但燕雀自不知耳。"嵩曰:"昔与明公俱为鸿鹄,但明公今日变为凤皇耳。" 《献帝春秋》为何曾经名满天下的昔日英雄,沦落到如此地步,甘当受辱?难道军事上抵不过董卓而抛弃抗争,应召入京?还是另有隐情?那么先看一下当时

  • 貂蝉是怎么死的?民间流传着5种说法,3种都是和关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貂蝉之死真相大揭秘,历史上貂蝉什么时候死的,三国时候的貂蝉是怎样死的

    一:关羽为保她名节杀之在吕布成为曹操的刀下亡魂之后,貂蝉就被刘备一行人收入''囊中'',经过辗转到达了关羽的手里,这样一位美人也不为关羽所动,但是像她这样的女子,能在吕布与董卓两人周旋一定是水性杨花的,但是关羽又不想看着她就这样被别人玷污,为了保住她的名节,不得已才挥剑将这位美人杀了。二:欲勾引关羽

  • 姜维死前写给刘禅的密信,多年后被打开,未曾辜负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维真的给刘禅写了密信吗,刘禅投降姜维在干嘛,姜维 刘禅

    姜维本来是属于魏国天水郡人,在诸葛亮北伐了天水后,也就看中了姜维的本人,所以就将他收为自己的弟子,一直带在身边细心的培养,不幸诸葛亮最终还是离世了,然而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弟子,只能挑起了蜀国的大梁,不断的继续北伐,希望能够完成诸葛亮的愿望完成统一,他先后进行了11次的北伐,可惜却没有一次成功过。最后因

  • 三国最佳十二人:一个主公,两大帅才,四位谋臣,五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正史最厉害的武将,三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十大武将,三国时期最厉害的几个武将

    一个主公:曹操许劭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实在精辟,难怪曹操会“大悦而去”;曹操的人格魅力无人可比:鲍信一眼就看出“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朱灵本来是袁绍派来帮忙的,结果”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不走了。再看看张辽徐晃张郃等降将,无一不是在投

  • 三国最惨的背锅侠,奉命弑君后成为弃子,葬送了全家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最惨的背锅侠,三国死得最惨的五个人,三国时期最惨的角色

    在我国封建社会,下层的小人物,想要出人头地,仅凭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大机遇,例如,曹魏名将邓艾,自幼好读书,而且能够结合实际,经常对着名山大川研究,哪里可以屯粮,哪里可以布置伏兵等,却也白白蹉跎了二十余年,直到有机会面见司马懿,才有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不过,很多机遇看似可遇不可求,却有很多风

  • 三国时期命运凄惨的六大美人,有人年轻守寡,有人被掳到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死得最惨的美人,三国绝色美人,匈奴美人

    第六位:糜夫人糜夫人是刘备的一位夫人,是糜竺的妹妹,糜夫人年轻貌美,生的楚楚动人。当年袁术攻打刘备,刘备随即应战,结果吕布趁机攻取了下邳城,得到了刘备的妻子子女,刘备部腹背受敌,只能率部攻取广陵,一时间刘备军死的死,伤的伤,粮草断绝,陷入了绝境。糜竺得知刘备有难,于是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并送刘备

  • 此人是曹操五大谋士之一,为何能成为配享曹魏太庙文臣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十大谋士排行,曹操五大谋士个人简介,历史上曹操的第一谋士

    第一,曹魏功臣从魏明帝曹睿开始先后有五次配享太庙,第一次是公元233年,这一次只有三人入选,“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敦、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於太祖庙庭。”,程昱是以车骑将军配享太庙的:程昱生前在曹丕220年登基后官封卫尉,不过同年就死了,享年八十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卫尉是九卿之一,车骑将

  • 刘邦曾被大嫂羞辱,称帝后给侄子一个封号,让其永世为人耻笑,至今被当做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的正史资料,刘邦的封号叫什么,刘邦大嫂的结局

    他既是豁达大度的无赖江湖子弟,也是知人善用,爱护将士的领导人才。有人甚至说他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的虚伪狡诈,假仁假意。点击此处,看不为人知的精彩,你懂的自古君王便不是个可以用普通人思维去定义的人,权力就是他的话语权。刘邦是个重感情的人,他称帝后没有忘记自己的兄弟和家人。以前那些默默无闻、贫困潦倒的亲戚在

  • 历史上的三大飞将:其中一人称雄三国,一人是隋唐第十八条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唐十八将排名,隋唐十八好汉全集,历史上真实的隋唐十八好汉

    李广提到飞将军,第一个想到之人一定是李广。李广历经汉文帝,景帝和武帝三朝,军旅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边疆驻守,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李广是将门之后,他的祖上就是豪言20万秦军灭楚却被项燕击败的大秦名将李信(其实李信也就败了这么一回,他在灭燕和灭齐之战中立有大功),将门出身所以李广骑术和箭术冠绝一时,

  • 官渡之战曹操的阵容如何?主力尽出,麾下名将几乎无一缺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官渡之战前曹操如何稳定军心,官渡曹操势力阵容,刘备和曹操官渡大战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原因很多,当然也和其麾下众将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那么官渡之战曹操的阵容如何?主力尽出,麾下名将几乎无一缺席,我们来看一下。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曹操为了他和袁绍的决战能顺利进行,于是在周边部署了不少部队,正是周边这些部队有力的策应了曹操,这才使得官渡之战能够得以顺利进行,否则此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