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做对了什么,让匈奴服服帖帖?西晋做错了什么,被匈奴灭国?

曹操做对了什么,让匈奴服服帖帖?西晋做错了什么,被匈奴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18 更新时间:2024/1/18 18:29:02

于夫罗

东汉末年前期,匈奴并不寂寞

于夫罗这个名字,在东汉末年出现的并不少。他是南匈奴的单于,187年(184年黄巾起义后)应东汉朝廷邀请,带兵进入中原,帮助讨伐张纯、鲜卑叛乱。没想到第二年匈奴发生内乱,于夫罗回不去了,就留在了太原、河内一带。

《资治通鉴》记载,于夫罗曾经派右贤王去卑,和白波帅李乐、韩暹、胡才一起,击败李傕,救援汉献帝东归。

于夫罗后来的历史比较混乱,没有特别明确的政治追求。于夫罗依附过张杨、袁绍,又一度反叛,被袁绍大将麹义打败。于夫罗也协助过袁术,被曹操打败。

195年,于夫罗死后,他的弟弟呼厨泉继位单于(匈奴内乱的首领也死了)。202年,南匈奴曾经和袁尚手下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一起,进攻平阳。钟繇说服马超等西凉诸将帮助自己反击袁尚,郭援被杀,高干、呼厨泉投降。

曹操

留置匈奴单于,作为人质

216年,曹操晋封魏王,呼厨泉来邺城拜贺。曹操为了削弱匈奴势力,将呼厨泉留在了邺城,用“上宾之礼”对待他,让他的右贤王去卑回去管理南匈奴各部。

由于首脑被留置于曹魏,南匈奴的举动受到很大的约束。

将匈奴分为五部,削弱其实力

不仅如此,曹操还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选匈奴人为帅,又令汉人为司马,监督各部。

据正史记载,南匈奴左部居太原故兹氏县(今山西省汾阳东南)、右部居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东南)、南部居蒲子县(今山西省隰县)、北部居新兴县(今山西省忻县)、中部居大陵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东北)。

这样匈奴部落组织虽然名义上还继续保存着,但权力已全部落入曹魏政权手中。所以三国争斗再乱,匈奴也无力进攻中原了。

邓艾

邓艾献了一条错计

既然匈奴被曹魏管的服服帖帖的,后来又怎么灭了西晋呢?

邓艾所处的曹魏晚期,匈奴经过休养生息,又有做大的趋势(曹魏统治下,匈奴人不用交税)。为了制约匈奴,邓艾向司马师献了两条计。一条是加封去卑的后代,让他们“居守雁门”,把右贤王刘豹(于夫罗之子)的势力一分为二。这条计策当然没问题。

但另一条计策就有点问题了。邓艾建议,羌胡与汉民同居一处的,应当渐渐将他们分离,使居编民之外。本来南匈奴长期和汉族共同居住,已经有逐渐同化的趋势,邓艾的这个建议,使匈奴又进一步趋于独立。

刘渊

晋武帝设北部都尉,五部匈奴重归一统

刘渊(刘豹的儿子、于夫罗的孙子)长期生活在洛阳,和司马昭王浑等关系良好。王浑将刘渊推荐给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很看重刘渊,甚至曾经想让刘渊领兵去平定鲜卑人秃发树机能的叛乱(最后被大臣劝阻)。

289年,晋武帝任命刘渊为北部都尉(之前刘渊继承父亲刘豹担任左部帅,只是五部之一),刘渊逐渐成为全体匈奴人的首领。290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外戚杨骏辅佐朝政,杨骏进一步任命刘渊为五部大都督,正式承认刘渊是单一的匈奴首领。

刘渊、刘聪创建的前赵(汉赵)

雄才大略的刘渊利用西晋“八王之乱”的机会,举起了自己的大旗。很有意思的是,刘渊虽然是匈奴人,却自称汉朝皇帝的外甥,追尊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国号为汉(史称汉赵、前赵)。刘渊的儿子刘聪最终攻破洛阳、长安,灭亡西晋。

欢迎购买本人专栏《改变三国历史的非主流人物》,换一个视角看三国。

更多文章

  • 曹冲天赋异禀却离奇早逝,真的是天妒英才?司马懿:他是真的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司马懿有没有给曹冲守灵,司马懿谈曹冲,曹冲和司马懿的关系

    儿女个个聪慧,儿子也都颇有才名,其中最知名的两个就是曹丕与曹植了,他们兼具政治才能和文人妙笔,与其父共同开创了为后人盛赞的建安风骨。这两个儿子最有名,但曹操最聪明的儿子其实另有其人。他就是曹冲,年纪尚小就十分聪颖,深得曹操喜爱,最后却离奇地未成年便夭折。对此,司马懿却说曹冲是真的愚蠢。聪明的曹冲曹冲

  • 三国令人费解的两大疑团:一个和曹操有关,一个和孙权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与曹操,刘备孙权曹操真实历史,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孙权

    和曹操有关的是208年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最钟爱的儿子13岁的曹冲夭折了,曹操痛心不已,《三国志》说是曹操“哀甚”,没过多久,曹操杀了周不疑,令人疑惑的是这一次曹操没有找什么借口也没有正大光明的去杀,而是派刺客将周不疑刺杀!如此以常规手段对待一位17岁的少年,令人困惑不已。周不疑是曹冲的玩伴,两人同样

  • 三国生不逢时的两大名将:一人可比五子良将,一人不输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十大名将巅峰之战,三国正史中的三大名将,三国中最深藏不露的武将

    徐荣虽然出场不多,但是从有限的记载中却不难发现徐荣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他最为出色的战绩就是先败孙坚再败曹操两位猛人,《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一场遭遇战最能体现双方主帅的综合能力,徐荣一战击败孙坚,《资治通鉴》记载:“孙坚移屯梁东,为卓将徐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

  • 单比军事指挥能力,关羽其实还不如张飞,为什么关羽更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张飞谁厉害,关羽和张飞打仗真的很厉害吗,张飞和关羽哪个最厉害

    关羽关羽并没有打过特别像样的胜仗关羽从刘备起事之后,就是该势力的二号人物,诸葛亮在关羽生前也没有超过关羽。但是在正史中,关羽并没有打过特别像样的胜仗。屈指数数,只有“一次半”。一次是,在官渡之战时,当时寄身曹营的关羽,成功斩杀袁绍名将颜良。(文丑不是关羽所杀,是中了曹操的诱敌之计,死于乱军之中。)半

  • 刘邦对此人恨之入骨,一统天下后却重赏他,20多年后此人拯救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统一天下历史评价,刘邦历史功过及评价,刘邦统一天下后的下场

    刘邦争夺皇权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与项羽争斗的过程中一度处于劣势,尤其是楚汉争霸的初期,刘邦与项羽的实力相差悬殊,项羽手下的大将都能将刘邦打得落花流水。后来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进而一统天下。为了使自己的位置坐得安稳,刘邦自然要将项羽残余的势力清除干净,就满天下的搜捕残党。在项羽的

  • 东吴名将大多以悲剧收尾,唯独吕蒙家族地位显赫,这要感谢模仿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相形之下,吕蒙可谓受宠备至。吕蒙病重期间,孙权悬赏千金以求名医。孙权想多看望他几次,又怕影响他休息,就在墙上挖个小洞,从洞里偷偷观察,看到他稍有好转,便笑逐颜开。吕蒙病逝,孙权悲痛欲绝,多年之后还夸赞吕蒙既“果敢有胆”又“策略奇至”。孙权异常抬爱吕蒙,细究其因,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吕蒙功勋卓越。吕

  • 秦始皇下令制作一真一假两传国玉玺,亲手丢弃掉真的,传下了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玉玺的真正下落,秦始皇当年的两个玉玺,秦始皇的玉玺玩具

    《后汉书•徐璆传》引卫宏注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令良工用蓝田山美玉制成玉玺,据称玺钮雕如龙鱼凤鸟,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称为“传国玺”。“传国玺”诞生,从此便成为了“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无数野心家将之视如一统天下的象征。公元前206年的10月,刘邦率兵先入咸阳

  • 吕布趁夜夺徐州之后,为什么不敢任凭醉酒的张飞逃亡?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布张飞第二次大战,吕布怕张飞,吕布拿下徐州后张飞去了哪

    提起三国第一猛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吕布,毕竟在《三国演义》中,他单挑无敌,又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不过,如今很多人都在反驳这一说法,认为在小说中,张飞才是三国第一猛将,之所以有人提出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张飞数度与吕布单挑,要么不分胜负,要么以吕布主动退走告终。就算他酩酊大醉,几乎失去了

  • 诸葛亮说庞统之才胜他十倍,果真如此吗?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和庞统哪个厉害,庞统和诸葛亮才智对比,诸葛亮为什么要害死庞统

    第一,高屋建瓴的大局把握上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提出《隆中对》,这几乎成为刘备和日后蜀汉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刘备拿下荆州和西川以及夺取汉中甚至日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都有《隆中对》的影子在里面,在大局的把握上诸葛亮应该胜过庞统一筹。第二,内政方面。蜀汉立国前后刘备之所以能心无旁骛,内政方面主要就是依靠诸葛亮,诸

  • 此人在刘备麾下不得志,关羽更视他为垃圾,但转投孙权后大放异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正史关羽是投降孙权吗,孙权关羽赵云谁厉害,新三国孙权关羽

    我想大家应该都不会对他感到陌生吧,他自身具有极为出众的才能与谋略,为了确保自身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经过种种部署与准备工作后将汉王朝的统治者所挟持,以此号令汉王朝的各位官员为己所用。而且他还极为擅长筛选并合理运用人才,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后期获得霸主之位。随着战役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