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原来是曹操老朋友鲍信的部将,鲍信死后就投效了曹操,算得上是曹操的元从旧将。官渡之战后,于禁由之前的职位不是很高慢慢的一步步确立了他在曹操军中的领先地位,206年曹操基本消灭了袁氏势力平定了北方之后,对手下立下战功的大将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封赏:于禁由偏将军升为虎威将军,乐进由游击将军升为折冲将军,张辽由行中坚将军升为荡寇将军。
于禁乐进张辽三人是由同一份诏书升迁的比较正式,除此之外于禁是食邑1000户的益寿亭侯,乐进是食邑700户的广昌亭侯,张辽稍低是都亭侯;爵位和职位大体上来说应该是相对应的,所以于禁这个虎威将军至少不会低于乐进的折冲和张辽的荡寇将军,有可能还略高一点。此后216年乐进升左将军,假节钺,襄樊之战投降关羽就不多说了。
东吴四大都督中的吕蒙是继鲁肃之后的第三任都督,十几岁就跟随姐夫邓当投效孙策,孙权执掌江东之后,吕蒙逐渐受到重用,208年赤壁之战前就官居横野中郎将了,当时整个江东官封中郎将的不多,比如鲁肃只是赞军校尉,周瑜和程普两个正副都督也只是中郎将。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第二次濡须口之战中吕蒙立下大功,战后孙权任命他为左护军、虎威将军,算是对他的一个褒奖,不久后鲁肃病死吕蒙接任大都督。
作为江东十二虎臣中年龄最小,活得最久,职位最高(最后官居大将军和右大司马)的丁奉一生担任过不少职务:孙权时期因为丁奉是小字辈,军中他的资历最低所以孙权去世之前他才是个偏将军;252年孙亮登基后丁奉升为冠军将军,同年的东兴之战丁奉“雪中奋短兵”立下大功再次升为灭寇将军;255年,魏将文钦来降,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冠军将军,灭寇将军,虎威将军都是杂号将军,可见虎威将军的等级应该是很高的)跟随大将军孙峻到寿春接应文钦,在高亭之战斩首数百魏军立下大功。其后丁奉在军中稳步上升,一步步升到了大将军。
赵云
赵云其实并没有担任过虎威将军,无论是刘备还是刘禅都没有封过他虎威将军这个职位(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和称帝之时对关张马黄都有升官,唯独赵云一直是翊军将军,直到刘备去世之前才升为征南将军,刘禅登基后进一步升赵云为镇东将军);但他却是名至实归和当之无愧的虎威将军,因为虎威将军一般是封给在战斗中作战勇猛的武将,论勇猛,无论是于禁还是吕蒙丁奉都无法和他相比。
说赵云是虎威将军其实是有根据的,裴松之《云别传》中提到汉中之战中赵云在汉水不仅勇救黄忠,而且在兵力空虚的情况下还以空城计吓退曹军之后,“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也就是说这个虎威将军不是刘备封的,而是军中上下对赵云发自内心和心悦诚服下给予他的一个光荣称号,这样看来说赵云是虎威将军也说得过去,只不过一个是正式册封的,一个是军中上下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