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终于扫平东方六国,一统天下。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军是战无不胜的存在。相信大家在张艺谋拍摄的电影《英雄》中可以看出秦军的强大,虽然有所夸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当时的秦军就是虎贲之师。
秦军之所以如此强悍,除了当时秦国军功激励制度先进之外,他们还拥有一项其他六国没有的武器。研究发现,除了秦国其他国家的士兵使用的兵器尺寸差距很大,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损坏的兵器不能拆卸组装,而反观秦军兵器紧密无比。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件从秦陵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发现的一件兵器,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件兵器的存在,让秦军无往不胜,扫灭六国。
[var1]
这件杀人利器就是三棱弓弩箭头。考古人员在兵马俑一号坑发现一号俑坑出土三棱弓弩箭头约40000余件,除了2件铁镞、4件铁铤铜镞外,其余均为三棱箭头。这些箭头是配合远射程兵器弓弩使用的,首呈三棱形,刃首的断面呈三角形,底有九边关。秦军的三棱箭头彻底取消了翼面,使射击更加精准。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敌人的铠甲。
[var1]
专家对这些箭头进行检测结果得出一个惊人结果: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这种箭头的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能最有效的减低了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这种可怕的箭头在高速飞行中和如今的子弹一样,加上当时秦军使用的强弩,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举个例子,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动了对付匈奴骑兵的战争,结果仅仅一年时间30万匈奴骑兵就被秦军击溃,这里面三棱箭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存在。
[var1]
那么秦国为何有着如此先进的三棱箭头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秦国当时的兵工厂使用标准化生产,而这个最高负责人是丞相吕不韦。在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器上都“物勒工名”(即制造这件兵器的人要把名字刻上去),出现次数最多是吕不韦。
兵器上这些看似很普通的名字,却能透露出当时秦国武器制造有着严格的管理机构,吕不韦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在他的下面是工师,类似如今的厂长;而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再下面就是亲手制作武器的人。因此可以推断:当时秦国的武器装备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而且误差不超过毫米。
[var1]
正是秦国有着如此先进兵器生产制度,创造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兵器制造业,从而保证了秦始皇一统六国时需要的先进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