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大名士,孔子的后裔,“建安七子”之一,因屡次羞辱曹操被杀

汉末大名士,孔子的后裔,“建安七子”之一,因屡次羞辱曹操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65 更新时间:2024/1/16 9:47:00

曹操对待名士的态度大体上还算客气,能用则用(如荀彧),不能用尽量不去招惹(如杨彪),唯有屡次三番为难、羞辱自己,不得不予以铲除者,才会痛下杀手,比如边让、孔融,其中后者的名望更大。作为孔子之后、汉末大名士和“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究竟因何事得罪曹操,从而为自己招致杀身大祸呢?

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第二十世孙,年少聪颖、禀赋异人,深受大名士李膺等人赞许,长大后博学善辩、擅长辞赋,与边让、陶丘洪齐名,是汉末年闻名海内的大名士。孔融能诗善文,与陈琳王粲等人并称“建安七子”,在文坛享有盛名。

[var1]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汉末大名士

家学渊源甚深的孔融,凭借着各种光环在政坛上也是“一帆风顺”,曾先后担任北军中候、虎贲中郎将、北海相、青州刺史、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务,地位、名望极高。

孔融身为大名士,好标新立异,喜欢发表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汉朝以“孝道”治国,主张孝养父母,可孔融却说:“父对子有何恩情可言?论其本义,不过是情欲发泄后的副产品罢了;母对子有何慈爱可言?好比器物被暂时寄存在瓦罐里,时间一到便倒出来而已。”

(孔融)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见《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var1]

孔融与狂士祢衡相善,常有惊世骇俗言论

汉末有一个叫管秋阳的人,和弟弟及一位同伴出行,半路上由于缺粮,便与弟弟杀死那个同伴,吃掉他的肉后才得以活命。事后朝议此事是否合理,孔融再发惊世骇俗之语,称:“管秋阳爱先人遗体,吃同伴不算错,反正这人又不是什么至交好友,只不过是会说话的鸟兽罢了,就好比狗吃掉狐狸,狐狸吃掉鹦鹉,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吗?”

汉末有管秋阳者,与弟及伴一人,避乱俱行。天雨雪,粮绝,谓其弟曰:“今不食伴,则三人俱死。”乃与弟共杀之,得粮达舍...孔文举曰:“管秋阳爱先人遗体,食伴无嫌也”...文举曰:“此伴非会友也...向所杀者,犹鸟兽而能言耳。今有犬啮一狸,狸啮一鹦武,何足怪也?”见《傅子》

[var1]

曹操本想重要孔融,却遭后者屡次羞辱

如果孔融只是一个喜欢发表奇谈怪论的名士,不涉及到政治纠纷倒也罢了,可偏偏他不安分,非要挑战、挖苦、贬损曹操,这就属于找死行为。曹操因喜爱孔融之才,将其延揽进朝廷为官,意图收其为己用,然而却碰到一连串的“软钉子”。

孔融自认为出身名门,世为大汉忠臣,不仅看不起曹操的出身,对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径更是大为不满,经常抨击时政,讥讽曹操,一而再、再而三的跟曹操过不去,即使后者脾气再好,也难免会大起杀心。

曹操攻破邺城后,将袁绍家的女眷全部掳掠,其中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便被曹操之子曹丕收纳为妾。为此,孔融专门写信给曹操,称:“武王伐纣,把妲己献给周公”。曹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事后便向孔融询问这个典故的出处,孔融却说:“这件事并无出处,只是按照现在事情揣量一下当时,不过是想当然罢了。”曹操听后,心中气得火冒三丈。

[var1]

孔融对曹丕纳甄宓为妾一事大加讽刺

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见《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曹操征伐乌桓时,孔融再次站出来对他冷嘲热讽,对曹操讲:“大将军远征乌桓,使得海外凋敝,当年肃慎不向国家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当时,天下战乱不息,饥荒连年,曹操上表请求禁酒,孔融却致信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由此使得曹操对孔融更加愤恨。

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引文同上。

[var1]

曹操指使亲信诬告孔融,随后将其处决

南征荆州之前,曹操担心孔融会再发怪论,散播流言,为稳定大后方的人心,授意亲信路粹诬告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将其处死,并诛杀其全家,时在建安九年(208年)。孔融死后,门生故旧慑于曹操的淫威,都不敢对孔融有所陈情、吊唁,只有好友脂习冒死为他收尸。一代名士,竟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真是令人唏嘘。

更多文章

  • 番吾之战,李牧助赵国完成最后的胜利,秦王:那就灭了赵国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国的李牧简介,赵国李牧最后一战,李牧不死的话赵国会灭亡吗

    [var1]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秦军又大举进攻赵国。这是第三次攻赵。其兵力部署是:南路军推进邺邑平阳,从南面威胁赵国首都邯郸,北路军推进太原,经太行山进攻番吾之战吾要地。秦王嬴政再次派军兵分两路攻赵,一路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今属河北)进迫;一路由太原取狼孟(今

  • 战国四君子,你都知道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四大君子谁最厉害,战国除了四君子外还有哪些君子,战国四大君子是哪四个

    一.春申君春申君黄歇,为楚国人,他曾求学天下,遍访名师,因此学识渊博,又能言善辩,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楚考烈王时期封为春申君,一时权倾朝野。春申君为人极有胆识,曾以一人之力游说秦国放弃攻打楚国,又曾在秦国攻打赵国之际精兵支援,与魏国信陵君一同击溃秦国,解除了邯郸之围。春申君门下之人居战国四公子首位,

  • 此人是鬼谷子的弟子,一人身兼六国相印,临死前主动要求将其车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故事鬼谷子,六国相印经典语录,盘点鬼谷子最负盛名的四大弟子

    在战国纵横家中,又以苏、张、公孙三人为典范,这三人中又数苏秦的官衔最高。[var1]苏秦家里以务农为生,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与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穷困潦倒,狼狈而回。家人都私下讥笑他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苏秦甚感惭愧,于是闭门不出,遍观所藏之书,感叹道:“

  • 孔子后人做了啥惹得忽必烈怒斥道:回去再多读几遍《论语》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和论语的资料,孔子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影响,孔子晚年对后人的影响

    在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那么作为孔子直系后人而世袭罔替的衍圣公们,有没有几个是“离经叛道”的呢?还别说,孔子的后人中还真有几个不争气的。靖康之变中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弃宗庙南逃[var1]宋代衍圣公像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袭封“衍圣

  • 庞涓死后,为什么头颅留在了在齐国?孙膑为其另立了碑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膑庞涓36集,大秦帝国孙膑庞涓,为何庞涓死后孙膑哭了

    [var1]怎么才能百战百胜?如果让孙膑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变幻多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切诡谋都是围绕着声东击西服务的。公元前353年,魏赵之战已进行到白热化,此时,齐威王决定站在赵国这边。齐威王打算让孙膑会会魏军,便想将其任命为主将。谁知,孙膑非常有自知之明地说道:“大王

  • 战国十大顶级名将,有此二人在,兵家亚圣只能屈居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十大名将排名,怎么评价战国十大名将,战国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将

    10.田忌[var1]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派兵相助。齐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田忌采纳孙膑建议,以“围魏救赵”的兵法大胜,史称“桂陵之战”。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中,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兵相助,仍由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孙膑仍进军魏都大梁,用“减灶之计”,让魏

  • 秦桧是一个奸臣,他不但使宋国投降,还让岳飞这个大将损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桧身边的两个奸臣,秦桧是怎么变成奸臣的,以秦桧为主的四大奸臣

    秦桧是一个奸臣,他不但使宋国投降,还让岳飞这个大将损失签了一张纸,就让宋朝和金朝又和好了,但是经常是还是不甘心想要再次进犯就得把岳飞给杀掉,这是金朝士兵最大的敌人,于是就给秦桧送密信让他去把岳飞给除掉,因为上头布置下来的任务,秦桧不敢不办,然后他本来对岳飞也不怎么待见,就开始密谋如何去谋杀岳飞?把岳

  • 中国历史上能“上天入海”的人物是谁?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简介孔子家谱,历史名人评价孔子,中国历史上孔子的故事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估计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可以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形容。不过大多数人会把这个桂冠交给孔子。毋庸置疑,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孔子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不过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还有两个人要比孔子厉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瞧瞧比孔子还厉害的人物。老子老子,

  • 越王勾践有多卑鄙?把西施献给夫差,后又将西施纳入越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越王夫差和勾践的故事,勾践夫差和西施有什么关系,夫差和西施勾践

    [var1]西施本名施夷光,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因着苎萝有东西二村,而夷光住在西村,因此得名西施,后人又称她为西子。西施家境贫寒,父亲砍柴,母亲浣纱,而西施也常在溪边浣纱,因此这条溪被称为浣纱溪。终日粗鄙的劳动并没有掩盖住她倾城的容颜,甚至当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底的鱼儿见了她,也都忘了游动,遂沉入水

  • 战国四大名将,杀神白起与灭三国的王翦,李牧和廉颇为赵国双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名将白起和王翦,白起王翦,战国时期著名名将白起

    [var1]1、王翦,为什么把他排在第一位呢,虽然他没有白起杀的敌军多,但是他先后灭掉了楚国、赵国以及燕国,是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但是他却有个缺点,虽然秦始皇尊他为师,但是他却不能很好的辅佐,而是苟且迎合,取悦始皇,直至死去!后来,他的孙子王离被西楚霸王项羽俘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命运![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