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糜芳留守荆州应为刘备亲自决定,但最终却在压力下投敌

糜芳留守荆州应为刘备亲自决定,但最终却在压力下投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04 更新时间:2024/2/3 13:01:16

糜芳和傅士仁的情况不一样。傅士仁是关羽的部将,他驻屯公安,大概率是关羽的安排。糜芳不是关羽部将,他担任的南郡太守也不是一般的职务,必须要由刘备亲自安排。

为啥说南郡太守必须要由刘备亲自安排呢?因为南郡是刘备在荆州的大本营。南郡太守的重要性,相当于益州的蜀郡太守。

刘备占据益州后,蜀郡太守是法正。糜芳之前的南郡太守是张飞。

从张飞出任南郡太守就能看出,这个位置很重要。必须要由刘备亲自决定人选。

至于关羽,他虽然是荆州的最高领导,享有先斩后奏的节钺之权。但他的节钺权,只在战时有效。而糜芳出任南郡太守时,荆州当时并没有打仗。

所以说,糜芳的职务任命,肯定是刘备亲自拍板的决定。关羽顶多就是有点建议权。

刘备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把如此重要的南郡太守交给糜芳呢?以及为何关羽要把公安这个战略要地交给傅士仁呢?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资历够。

关于傅士仁,《三国志》是这么介绍的:“士仁字君义,广阳人也,为将军,住公安,统属关羽。”

以籍贯论,傅士仁是幽州人士。刘备早年在幽州混过一段时间,傅士仁很可能是在那段时间里就加入了刘备阵营。

如果按照刘备离开幽州的时间算,也就是兴平元年(194年)。傅士仁从跟着刘备,到投降东吴。他追随刘备的时间长达25年。

傅士仁

估计正是因为资历深的缘故,别看傅士仁没啥名气,也不知道有啥战功。可他在刘备集团内的职务很高,一直都是将军,与魏延的镇远将军,赵云的翊军将军一样。属于高级将领,而非是校尉级的中层军官。

所以,关羽安排傅士仁驻屯于公安,没什么毛病。他的资历够。而资历够,即相当于忠诚度高。

忠诚高,对于守城者而言,已经足矣。

比之傅士仁,糜芳追随刘备的时间稍晚。他是在刘备入主徐州后,才跟着刘备的。

但是,糜芳是糜竺的弟弟,同时也是刘备的小舅子。他与刘备的关系,不是傅士仁之流可比的。

而且,糜芳还是徐州大族出身。其先辈世代经商,家中仆役上万,财产极为丰厚。这种出身背景,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刘备被吕布击败,投靠曹操期间,曹操为了剪除刘备羽翼,曾表奏陈登为广陵太守,糜芳为彭城相(与太守同级),试图以利益诱惑,让这些徐州的地头蛇不要再跟着刘备混。

糜芳

后来,大部分徐州实力派都欣然接受了曹操的任命。不再追随刘备了。但糜芳并不为所动。他辞去官职,心甘情愿背井离乡,跟着刘备度过了整整十年的颠沛流离生活。

即使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刘备也应该重用糜芳,就算觉得这人的能力不行,不想对他委以重任。做做样子也是必须的吧?否则别人会怎么议论他?会不会在私下说他刻薄寡恩?如果形象毁了,导致别人都觉得没前途,自己还怎么带队伍呢?

所以,诸葛亮、张飞入川后,刘备让关羽接替诸葛亮,让糜芳接替张飞,也没什么毛病可挑。这都是很符合逻辑的人事安排。

不能因为糜芳、傅士仁后来投降了,就说刘备、关羽的人事任命不对。毕竟,谁也想不到,一个跟着老大东奔西走了二十多年的老员工,一个曾经跟着老大共患难的小舅子,竟然也会临阵投敌。

估计糜芳、傅士仁投降前,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叛变。

当然,糜芳、傅士仁的投敌,也不能说刘备和关羽一点责任也没有。

关羽

刘备的责任在于,他对荆州军政官员的政治思想统一性的管理存在不足。高估了关羽与部下的相处的能力,同时也高估了老员工傅士仁和小舅子糜芳的忠诚度。

如果刘备平时能多关注荆州高层之间的内部矛盾,对荆州上层的团结做出改正。未雨绸缪地把内部瓦解的概率降到最低。就像孙权攻合肥前,专门调解夏口守将孙皎和邾县守将甘宁的矛盾。曹操攻汉中时,专门派赵俨做合肥守将张辽、李典等人的思想工作。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时,想必也不会那么顺利。

至于关羽的责任,在于他事先没有与刘备有充分沟通,同时也高估了自己同僚和下属的临时动员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关羽

关羽北伐襄阳,其实本来只是想蹭热闹。原计划是趁着曹魏内部不稳,打一仗就走。一开始并没有很大规模的进攻计划。他是在灭了于禁后,胃口变大,才逐渐有了顺势拿下襄、樊,威胁许都的想法。

也正是因此,关羽在围襄、樊期间,才会不断从后方调兵、调粮,不断催促糜芳和傅士仁募兵、筹粮。并威胁糜、傅,如果办事不利,就回去收拾他们。

如果关羽事先有统筹安排,一开始就准备大举进攻。先与刘备有充分沟通,同时与糜、傅等荆州守将有充分沟通。那么,荆州的配置肯定会有所不同。肯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关羽抽空了荆州后方的人力、物力,突然让糜芳、傅士仁向前线支援军资。突然让刘封孟达派人支援襄阳。搞得所有人都很被动。

更多文章

  • 秦朝时儒家思想依然影响国政,焚书坑儒是对儒家的一种限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朝焚书坑儒的资料,秦朝儒家思想四个阶段,秦朝焚书坑儒真正原因

    于是,这很容易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在秦朝没有活动的市场,其地位极端低下。其实,情况并非如此。秦朝时期,儒家思想一如战国时期那样地影响着社会。秦朝以前,儒家学说由于自身的特点无力应付剧烈变化的复杂社会局面,而法家在数百年的大变乱、大动荡中倒显示了积极进取的思想活力,但是,作为儒家代表

  • 孙权偷袭荆州有其西扩欲图霸占西川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刘备平分荆州图,孙权夺荆州影响,荆州西川指的是哪

    孙权的雄心远志适逢乱世,作为一方霸主的孙权没有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心是不可能的。那么孙权是怎样谋划他的伟业的呢?关于这个问题,从当年鲁肃所提出的“榻上策”中便可以看到一个基本雏形:“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

  • 三国中死的最为憋屈将领,死后诸葛亮吐血晕倒倒地,不是关羽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张飞关羽最强战法搭配,张飞气走了诸葛亮,三国十大名将诸葛亮

    可能有人会说是张飞,这点可以理解,张飞是在睡梦中被部下割掉了脑袋。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刘备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六月,刘备出兵伐吴,让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出发前,刘备对着张飞一番教导,“你脾气火爆,又经常鞭打士兵,但是鞭打后又让他们侍奉你左右,这是自寻死路之

  • 孙权女婿的悲惨结局:一位早逝,一位被赐死,一位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周循周循是周瑜的长子,很有周瑜的遗风。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后,周循获得了孙权的厚待,乃至于迎娶了孙权的长女孙鲁班。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周循英年早逝,大约在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前就去世了。在他去世后,孙权以其弟周胤为都乡侯,这自然是为了回报周瑜的巨大贡献。二、全琮周循英年早逝后,孙鲁班又嫁给

  • 曹操十分器重的谋士,功比荀彧郭嘉,却被人们所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第一谋士郭嘉简介,曹操的谋士郭嘉水平,曹操身边谋士郭嘉荀彧

    一首先,枣祗,生卒年不详,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枣祗先祖本姓棘,为了避难改枣氏。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控制都城洛阳后,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面对董卓的篡逆行为,曹操不能忍受,于是他来到陈留(今河南省祥符区)组织了一支五千人的兵马,讨伐董卓。枣祗得知这一消息后,投奔到曹操麾下,与

  • 真得不偿失?朱棣放弃应天去北平定都,五大好处一个坏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为啥迁都北平,朱棣为什么把京都从应天迁往北平,朱棣为何要驻守北平

    然而,作为当时的学者他们的观点有着一定狭隘。后面的学者和当今的一些朋友,过多的受到北宋 以后内敛思维 的儒家思想影响。 像朱棣这种具备世界胸怀的大帝, 他们永远是 看不懂的。因为看不懂朱棣,他们 只好本着自己的心思去揣度 明成祖 。例如派郑和南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再如迁都北 平 是 因为 怕被刺

  • 真实的朱元璋长啥样?真的很丑吗?看看朱氏后人保存600年的画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真实的朱元璋照片,明太祖朱元璋真实画像,历史中的朱元璋到底长啥样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朱元璋可是一位不凡的皇帝,他出身是平民,后经过努力打拼才得以成为九五之尊,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朝代——明朝。后世在了解完朱元璋的事迹后,难免也会想要知道他的真实相貌,于是有不少的人纷纷对他的相貌进行了猜测,根据现有的信息中,许多人对朱元璋相貌的形容是十分难看,说他鞋拔子脸,满脸麻子

  • 真实存在的四大武功高手,明朝一位道士排第一,霍元甲排名靠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元甲真实武功排名,明朝第一道士,霍元甲武功揭秘

    第四位,王飞鸿。黄飞鸿六岁习武,尽得家传武功,之后又从林福成处习得铁线拳、飞砣绝技,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渐精进,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他匡服正义,弘扬国粹,成为一代武学宗师。 第三位,霍元甲,霍元甲是清末武术家,他出身镖师家庭,继承了家传的迷踪拳绝技,他的武术才能极高,将迷宗拳发展成为迷

  • 真实历史中的岳飞,和国家博物馆里的画像,到底长得一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岳飞画像为何穿官服,岳飞最威风的画像,流传下来的岳飞画像

    在岳飞的满江红之中我们能够看到岳飞的意气风发,有着收复失地的豪言壮志。在小说和影评之中我们还能够看到人们将岳飞塑造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神人形象。在当代人们的心中大英雄都是眉分八彩,目如朗星,但是在历史上的岳飞却并非如此,那么岳飞的相貌又是如何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 在当今博物馆内收藏的《中兴四将

  • 看完明朝的世界地图,才发现,清朝皇帝已经愚昧到了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和清朝皇帝对比,清朝为什么不挖明朝墓,清朝和明朝的所有历史

    当时的清朝皇帝道光,下定决心禁绝鸦片,结果引来的却是失去利益,完全陷入疯狂的英国帝国主义者的军队。在英国人的突然进攻下,道光皇帝甚至乱了阵脚,因为他连英国这国家在哪里都还搞不清楚!他召集群臣提问:“英吉利国到底在哪儿?和俄国接壤吗?从新疆能走陆路到英国吗?”到了别人打上了门,还不知道对手在哪儿,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