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第一功臣,被刘邦贬低为狗,400年后,其后代愤然篡夺了汉朝

汉朝第一功臣,被刘邦贬低为狗,400年后,其后代愤然篡夺了汉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8 更新时间:2024/3/5 13:38:08

无论是谁,想要干一番事业,除了需要自己努力外,其他人的帮助也非常重要。因为社会充满复杂性,事情的成功充满曲折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能够自己随随便便就到达成功地顶峰。如果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那绝对不是大事情,因为大的事情牵连甚广。

尤其是古代的帝王,不说如朱元璋那样一无所有,但即便是有点条件,也还是需要他人的帮助,更何况这还是谋天下,是你死我活的事情,稍微松懈,就可能尸骨无存。因此他们的身边势必有文臣和武将追随。但成功之后,如何进行奖赏的分配也是一个难题,处理不好,就可能留下祸患。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称帝,但是却将第一功臣贬为狗。后来其后代在400年直接篡夺了汉朝作为报应。

“痞子”的逆袭

历朝历代的帝王中,基本上没有几个是平民出身,就朱元璋的出身与后来打江山的过程,被现代的很多人当成了励志楷模。诚然,朱元璋跟很多其他皇帝比起来,确实过于寒酸了。但是,一直以来,人们说草根皇帝的时候,也会加上另外两个人,他们分别是西汉与东汉的创始人——刘邦和刘秀

尤其是刘邦,在秦朝末年天下纷争的时候,人们看到的要么是呼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泽乡农民军,要么是本身就出自六国贵族的项氏一族项羽。谁都没有想到一个沛县里无所事事的浪荡子,一时心血来潮,居然成为了这个天下最后的赢家。

当然,刘备的才能的确不可忽视,正史里关于他的记载,多是阐明他如何慧眼如炬,如何像伯乐那样“相马”,无一不称赞他的识人能力。当然,必须要承认的事实是,一个人是拿不下这天下的,刘邦也的确是经过他人的帮助才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但是他是否真的慧眼如炬却有待商榷,在对待功臣方面也需要斟酌。因为他赏识萧何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但是他一开始可是看不上“兵仙”韩信的。后来对待他们,韩信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更是十分出名。而萧何自己本身也没有逃脱刘邦的“制裁”。

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人物,其实在西汉初立的时候,还有比萧何、韩信名气更大的人物。那时候,刘邦开始大肆奖赏分封有功之臣,当时排名第一的是一个叫曹参的人,所有的臣子都认为他应当是第一。

因为曹参是刘邦还在沛县的时候就跟着他了,算是西汉创立路上的元老之一。再说,刘邦在起事的过程中,曹岑可是出了不少力气,比如攻打秦朝监军、与亢父等人对战,以及后来的营救东阿,都有曹参的身影。

就是因为他一直身先士卒,并且只要是他率领的战争,基本上都是胜利为结果,所以那时候在士兵的眼里,他就是第一的存在,而一些不经常上战场的大臣也知道他的功劳,毕竟身上七十多处创伤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论功行赏的时候,人人都说当属曹公第一。

但是刘邦在分封行赏的时候,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惊讶的事情,那就是他认为萧何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是出力最多的,所以当属萧何第一。萧何的功劳自然不能忽视,而且他来还买一送一,送来了韩信。

但是很多人心中,萧何做出的大事就是不如曹参,所以很多人就开始在朝堂上辩驳。事实的结果就是,刘邦气急了之后,说了一番十分诛心的话。

飞鸟尽,良弓藏

刘邦当时对着众朝臣说:“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功人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像曹参这样的武将,只是像猎狗一样的存在,而萧何这样筹谋大事的,是有智慧的猎人。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一惊,但更多的是心凉。天下大乱的时候,需要武将,于是让武将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当天下大定的时候,武将就如狗一样可有可无,而文臣就变成了最重要的存在。武将豁出命,结果连身前身后名都没有,最重要的是,这话还是从自己一直追随的人嘴里说出来的。

很多人不服气,但不服气也只能憋着,毕竟刘邦是君,他们是臣。所以这次的论功行赏,萧何当得了第一,而曹参则被封为了“彻侯”。刘邦这么论功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曹参一直冲锋陷阵,在士兵中拥有极高的威望,若是再给他一些更高的职位,将来恐怕自己的帝位不保,谁知道他会不会是第二个刘邦呢?

所以尽管非惹得朝臣非议,但刘邦还是这么做了,不过他没有想后果。那就是四百年后,刘家的人连东汉江山都守不住了,汉献帝直接被诸侯挟持,而这个人恰好就姓曹,即曹操当然,有人说曹操出身宦官,或者说他家族的人原本姓夏侯,但是无论怎样说,他都应该和曹家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他是曹家人的可能性很大。

当时的曹操因为多方面的考虑,所以没有称帝,到了他后面这一代,曹丕直接登基为帝,东汉事实上的灭亡。可以说,这是另一种的“篡夺”了。刘邦也算是为汉朝的灭亡埋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

结语

武将有兵,而兵力是最直接的夺权工具,所以历朝历代的帝王非常忌讳,基本上都是一旦登基为帝,就开始重文轻武。这种观念自然是不好的,因为没有处理好君臣关系,会埋下祸患,刘邦就是如此。除了曹参,后来的萧何、韩信等人都得到了清算,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兔死狗烹的戏码。即便当时没有反对,但还是在很多臣子心里埋下了不服气的种子。

刘邦的这招处理方式完全就是需要人时朝前,不需要人时朝后,没有找到君臣相处的平衡之道,而后世的唐太宗在这方面就是个中翘楚,所以他那个时代君臣和睦。而汉朝又内部而亡,便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平衡还是充满了智慧,不能凭借自己的想法理所当然,而是要综合考量,如此便不会因小失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刘备投曹操时,曹操是因郭嘉的话才不杀刘备?其实是曹操不敢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投靠了曹操之后,刘备得以面见汉献帝,并成功拥有了一个汉室认可的身份。汉献帝之所以如此优待刘备,主要是为了利用刘备来扳倒曹操,正因如此,董承在收到汉献帝的衣带诏后,曾希望刘备一同参与。而就在此时,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在此期间,曹操道出了“天下英雄,只有自己与刘备两人罢了”这等话来,这让刘备感到

  • 糜芳留守荆州应为刘备亲自决定,但最终却在压力下投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败走当阳糜芳都没背叛,糜芳为什么投奔荆州,糜芳为什么离开刘备

    糜芳和傅士仁的情况不一样。傅士仁是关羽的部将,他驻屯公安,大概率是关羽的安排。糜芳不是关羽部将,他担任的南郡太守也不是一般的职务,必须要由刘备亲自安排。为啥说南郡太守必须要由刘备亲自安排呢?因为南郡是刘备在荆州的大本营。南郡太守的重要性,相当于益州的蜀郡太守。刘备占据益州后,蜀郡太守是法正。糜芳之前

  • 秦朝时儒家思想依然影响国政,焚书坑儒是对儒家的一种限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朝焚书坑儒的资料,秦朝儒家思想四个阶段,秦朝焚书坑儒真正原因

    于是,这很容易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在秦朝没有活动的市场,其地位极端低下。其实,情况并非如此。秦朝时期,儒家思想一如战国时期那样地影响着社会。秦朝以前,儒家学说由于自身的特点无力应付剧烈变化的复杂社会局面,而法家在数百年的大变乱、大动荡中倒显示了积极进取的思想活力,但是,作为儒家代表

  • 孙权偷袭荆州有其西扩欲图霸占西川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刘备平分荆州图,孙权夺荆州影响,荆州西川指的是哪

    孙权的雄心远志适逢乱世,作为一方霸主的孙权没有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心是不可能的。那么孙权是怎样谋划他的伟业的呢?关于这个问题,从当年鲁肃所提出的“榻上策”中便可以看到一个基本雏形:“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

  • 三国中死的最为憋屈将领,死后诸葛亮吐血晕倒倒地,不是关羽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张飞关羽最强战法搭配,张飞气走了诸葛亮,三国十大名将诸葛亮

    可能有人会说是张飞,这点可以理解,张飞是在睡梦中被部下割掉了脑袋。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刘备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六月,刘备出兵伐吴,让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出发前,刘备对着张飞一番教导,“你脾气火爆,又经常鞭打士兵,但是鞭打后又让他们侍奉你左右,这是自寻死路之

  • 孙权女婿的悲惨结局:一位早逝,一位被赐死,一位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周循周循是周瑜的长子,很有周瑜的遗风。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后,周循获得了孙权的厚待,乃至于迎娶了孙权的长女孙鲁班。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周循英年早逝,大约在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前就去世了。在他去世后,孙权以其弟周胤为都乡侯,这自然是为了回报周瑜的巨大贡献。二、全琮周循英年早逝后,孙鲁班又嫁给

  • 曹操十分器重的谋士,功比荀彧郭嘉,却被人们所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第一谋士郭嘉简介,曹操的谋士郭嘉水平,曹操身边谋士郭嘉荀彧

    一首先,枣祗,生卒年不详,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枣祗先祖本姓棘,为了避难改枣氏。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控制都城洛阳后,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面对董卓的篡逆行为,曹操不能忍受,于是他来到陈留(今河南省祥符区)组织了一支五千人的兵马,讨伐董卓。枣祗得知这一消息后,投奔到曹操麾下,与

  • 真得不偿失?朱棣放弃应天去北平定都,五大好处一个坏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为啥迁都北平,朱棣为什么把京都从应天迁往北平,朱棣为何要驻守北平

    然而,作为当时的学者他们的观点有着一定狭隘。后面的学者和当今的一些朋友,过多的受到北宋 以后内敛思维 的儒家思想影响。 像朱棣这种具备世界胸怀的大帝, 他们永远是 看不懂的。因为看不懂朱棣,他们 只好本着自己的心思去揣度 明成祖 。例如派郑和南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再如迁都北 平 是 因为 怕被刺

  • 真实的朱元璋长啥样?真的很丑吗?看看朱氏后人保存600年的画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真实的朱元璋照片,明太祖朱元璋真实画像,历史中的朱元璋到底长啥样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朱元璋可是一位不凡的皇帝,他出身是平民,后经过努力打拼才得以成为九五之尊,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朝代——明朝。后世在了解完朱元璋的事迹后,难免也会想要知道他的真实相貌,于是有不少的人纷纷对他的相貌进行了猜测,根据现有的信息中,许多人对朱元璋相貌的形容是十分难看,说他鞋拔子脸,满脸麻子

  • 真实存在的四大武功高手,明朝一位道士排第一,霍元甲排名靠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元甲真实武功排名,明朝第一道士,霍元甲武功揭秘

    第四位,王飞鸿。黄飞鸿六岁习武,尽得家传武功,之后又从林福成处习得铁线拳、飞砣绝技,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渐精进,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他匡服正义,弘扬国粹,成为一代武学宗师。 第三位,霍元甲,霍元甲是清末武术家,他出身镖师家庭,继承了家传的迷踪拳绝技,他的武术才能极高,将迷宗拳发展成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