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9大名将排名,就战绩而言,李靖仅排第三,薛仁贵排第七

唐朝9大名将排名,就战绩而言,李靖仅排第三,薛仁贵排第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76 更新时间:2024/2/28 3:58:37

TOP、9 李晟

李晟原为边镇裨将,身高六尺,勇武绝伦,善于骑射,曾一箭射杀吐蕃猛将,名扬军中。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

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783年,泾原兵变,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

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兼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787年,李晟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死后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TOP、8 韦皋

韦皋出身“东眷韦氏鹛城公房”,排行第二十三。763年,韦皋任建陵挽郎,历佐使府。783年以功擢陇州节度使。次年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785年,出任剑南节度使,累加至中书令、检校太尉,封南康郡王,世称”韦南康“。

韦皋在蜀地二十一年,和南诏,拒吐蕃。史称其“数出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

韦皋在联合南诏打击吐蕃的战略中,于8世纪末9世纪初先后在川滇间的北路和南路开路置驿,重新开了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重开后,推动了唐与南诏的交往,也有利于唐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流。死后获赠太师,谥号“忠武“。

TOP、7 薛仁贵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但是让薛仁贵之名响彻诸番的并不是“三箭定天山”,而是之后坑杀十三万九姓铁勒降卒的事情,之后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

但薛仁贵也有一次大败,那就是“大非川之战”,而且还是因为副将郭待封傲慢不尊将令之故,吐蕃四十万大军围剿薛仁贵四万军队,因为战败,薛仁贵被革职除名为平民。直到十余年后,才再度启用。

TOP、6 李光弼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乃是契丹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

762年,领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李光弼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不得不拥兵自重;抑郁而终后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

虽名气不如郭子仪大,但其军事才能不在郭子仪之下。李光弼足智多谋,在其戎马生涯中,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他治军威严而有方,代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后,营垒、士卒、麾帜无所更改,而当他号令后,军威更加威严。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

TOP、5 苏定方

隋朝大业末年,苏定方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657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此后,苏定方历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后来死于任上,终年七十六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TOP、4 李勣

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

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后人将勣与卫国公李靖并称为“双李”,意为唐初最杰出的两颗帅星。

TOP、3 李靖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649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赐谥“景武”,陪葬昭陵。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李靖也因此被称为“亚兵圣”。

TOP、2 郭子仪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

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763年,唐朝廷与唐朝军将发生矛盾导致长安缺乏防御,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吐蕃趁机长安缺乏防御之时入寇、攻入长安;唐代宗启用郭子仪,郭子仪调集军队。

吐蕃占长安10余天,听说郭子仪与唐军靠近,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公元765年,唐朝官员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唐军骑兵联合回纥,大破吐蕃。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TOP、1 李孝恭

李孝恭是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

618年,李渊称帝,拜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不久改为山南招尉大使,负责经略巴蜀,攻占三十余州,俘获朱粲。621年,李孝恭任夔州总管,大造战舰,练习水军,李靖为副将,灭萧铣,受封荆州大总管,成功招抚岭南诸州。623年,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一年时间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

之后因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626年,赐实封一千二百户。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好游宴,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后在五十岁的时候暴病而亡,诏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元,配享高祖庙庭。

或许很多人认为李靖应该排第一,但是唐初时期,李世民负责攻取北方,李孝恭平定南方,论战绩与李世民平分秋色,其他人都要靠边站,当时李靖只能算是李孝恭的军师而已;至于郭子仪,如果没有郭子仪的话,唐朝能不能度过“安史之乱”还两说,真正对唐朝有再造之功的名将。

更多文章

  • 得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前世后,感觉《隋唐演义》作者真是脑洞大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前世今生,历史回顾唐玄宗与杨贵妃

    是不是都觉得《隋唐演义》中的“四猛四绝十三杰”、“隋唐十八好汉”太过离奇?尤其是天下第一好汉李元霸,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而天下第二好汉宇文成都则是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

  • 韩国人列古代八大名将,据说排第一的人曾把唐太宗射成独眼龙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正史上公认的八大名将,李世民独眼龙,古代最厉害的十位名将

    TOP、8 金时敏金时敏是高丽王朝将领金方庆12世孙,24岁就中了武科及第。1583年,女真酋长尼汤介侵犯朝鲜(尼汤介之乱),金时敏追随郑彦信,击退了女真的进攻。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金时敏在上司晋州牧使死后,被推举为代理牧使。他以全罗道的晋州城为中心,对日军入侵之后的混乱局面进行了收拾

  • 盘点隋唐时期的3大超级猛将,有一人能以一己之力屠百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唐三大顶级猛将,隋唐正史十大名将排名,隋唐时期最厉害的将军

    TOP、3 裴元庆这裴元庆乃是哪吒三太子转世,是裴仁基的第三子,裴元绍、裴元福之弟。这裴元庆虽然不到十五岁,但是力大无穷,两臂之力超过万斤,手持一对五升斗大的银锤,重三百斤,坐骑名为“抓地虎”,也是一头天地间难得一见的异兽,否则寻常的马匹还真承受不住裴元庆这天生神力。后来这裴元庆随父山马关总兵裴仁基

  • 安禄山为何敢反?看看他的关系网和实力就知道了,可惜遇到郭子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子仪大战安禄山,安禄山失败是因为郭子仪吗,郭子仪6个老婆图片

    安禄山自幼聪明好学,精通六种语言,且骁勇善战;在安禄山37岁的时候,安禄山任平卢兵马使。他秉性机灵聪慧,人们大多称赞他。朝廷授予他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官衔。他用厚礼贿赂往来官员,要求在朝廷为他多说好话,唐玄宗更加信任喜爱他。后来安禄山请求当了杨贵妃的养子,进宫朝见唐玄宗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玄宗觉得奇怪就

  • 李世民因囚徒守信而将其释放,是仁德还是践踏法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杀哥哥娶嫂子,李世民简历,秦王李世民全传73集

    贞观六年,也就是公元632年,此时的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已经初见成效,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安宁。而且就在这一年,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长乐公主成婚,嫁给了朝廷重臣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吉祥如意。一天在朝堂之上,李世民在处理军国大事之后,突然下令要释放关押在死牢之内的390名罪犯!此话一出,底

  • 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效仿的谁?看东汉云台二十八将锋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太宗凌烟阁功绩,唐朝24位凌烟阁功臣,唐太宗为何灭凌烟阁功臣

    汉光武帝刘秀,以一介布衣之身,最后打下诺大江山,几乎完全收复西汉故土,而且国力之强盛,还胜过西汉。那么是谁陪刘秀打下的江山呢?这就是所谓的“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

  • 隋炀帝生前一个遗愿,唐代用了三代君主,前后五次出征才将其完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炀帝的相关资料简述,隋炀帝生平,隋炀帝的故事简介

    隋炀帝继位后,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导致了隋朝的覆亡。但是隋炀帝生前的遗愿是什么呢?就是高句丽了,其实高句丽隋朝时期总共出征了四次;第一次是隋文帝杨坚,因为高句丽占据了辽

  • 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这个女人50多岁了还能迷得唐太宗收为禁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不近女色的人物,历史上奸臣命理,盘点五位母仪天下心如蛇蝎

    殊不知自己家里的老婆,因为实在美艳动人,被无数野心家早就盯上了,其中就有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其实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长得也是一代佳人,可是李世民心中怎么都忘不了曾经惊鸿一眸的萧皇后身影。萧皇后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萧氏出生于二月,由于江南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实为不吉,因此由

  • 武则天真的是独得圣宠?盘点武则天的4大情敌,有一个是她亲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的两个宠臣,武则天一生的真实事迹,武则天是个好皇帝还是个坏皇帝

    很多人都说武则天独得圣宠,但真的是这样的吗?唐高宗的确是喜欢过武则天,但终究难掩武则天比唐高宗李治大四岁的事实,而且皇帝后宫美女众多,天天面对武则天也难免厌倦,故而难免会有尝尝鲜的想法。加上武则天对权力的渴望让唐高宗李治内心忌惮不已,在病重期间,甚至让宰相上官仪起草了废掉武则天的诏书,但终被武则天所

  • 史上唯一一个女宰相,与武则天和唐中宗都存在不清不楚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时的宰相有哪些,武则天与唐中宗谁厉害,武则天跟唐中宗的关系

    那史上唯一一个女宰相究竟花落谁家呢?当然是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了,上官婉儿是西汉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代的后裔,高祖父上官贤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时任江都宫福监,祖父上官仪曾是唐高宗时的宰相。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与父亲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则天所杀,刚刚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