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建成加李元吉,为何都斗不过李世民?原来李渊做错了一件事

李建成加李元吉,为何都斗不过李世民?原来李渊做错了一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58 更新时间:2024/2/24 7:51:38

(玄武门之变)

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事得从李渊说起。

李渊是一个开国皇帝,作为开国皇帝,想要建立一个辉煌的长久的基业,至少必须要有这几个品质:一是能带兵打仗,二是能网络人才,三是能建立制度,四是能选好接班人。

这四条中,第四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决定一个王朝能不能延续长久的最重要的因素。秦始皇什么都行,就是在选接班人上闪烁其词。因为突然死亡,什么都来不及做,造成赵高李斯挟持胡亥继位,继而赵高乱政,国亡。司马炎选了个白痴儿子当继承人,国亡。隋文帝英明神武,但受蒙骗,误选杨广为继承人,国亡。

刘邦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晚年的时候,不管顶着多大的压力,都要废了刘盈,选择刘如意为接班人。可惜最后没有坚持下来,这也造成了吕后专政。若不是周勃陈平等人及时诛杀诸吕,汉朝就危险了。

(李渊像)

李渊也是这第四条做得不好。

我说李渊在选接班人上没做好,并不是说选李建成接班错了。其一,李建成是嫡长子。其二,李建成在监国期间行政工作做得好。其三,李建成有仁爱之心。也就是说,李渊选择李建成为继承人,一点儿也没错。

我说李渊错了,是另外一层意思。

第一,李渊在确立李建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却又让李世民掌管了太多的兵权。

这个把皇位继承交给一个儿子,把兵权交给另一个儿子的,历史上从来都是悲剧。成吉思汗把皇位继承交给三儿子窝阔台,却把兵权交给四儿子拖雷,这也是造成帝国权柄最后从窝阔台后人转移到拖雷后人的根本原因。朱元璋把皇位继承交给孙子朱允炆,却把兵权交给朱棣,然后就发生了靖难之役。康熙把皇位继承交给四儿子胤禛,把兵权交给十四儿子胤禵,幸亏胤禵兵权没拿热,否则,清朝可能就乱了。

李渊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李建成身边的魏征意识到了,所以多次给李建成说,你不要窝在家里干政务,你要去带兵打仗。虽然李建成听了魏征的话,去打仗,立了一点战功,但已经晚了,大部分战功都在李世民身上了。

(影视中的李建成)

第二,李渊在确立李建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放任太多的人才追随在李世民身边。

人才就是力量,人才一多就会组建集团。要想让自己选定的儿子顺利接班,就要把人才团结在继承人周围。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就是曹操想把世子之位给曹丕,所以要剪灭曹植身边的人才。

但是李渊没有这样做,造成大批的人才到了李世民身边。

同样的,这个问题也被魏征意识到了,所以他让李建成给李渊说,把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从李世民身边调开。

结果,李渊既没有控制李世民的兵权,也没有控制李世民身边的人才,李世民如何不做大?

可以说,就算没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顺利当上皇帝后,情况不改变,李世民一样要夺了李建成的江山。

既没有兵权也没有人才的李建成加李元吉,哪怕再多几个王联合起来,基本上都不是李世民的对手。

所以,李世民赢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要把皇位传给九皇子李治,最后造成武则天夺取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和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为什么离不开李治和李世民,历史上武则天喜欢李治还是李世民

    这个观点,好像是说李治捡到了一个大便宜似的。那么,李世民传位给李治,算不算李治捡到一个大便宜呢?《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的原话是这样的:“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这段话至少表达了两

  • 李世民取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这一女二男三个叛徒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什么事,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找过哪些人

    而太子的另一位得力谋士就是王珪,此人是一位难得的幕僚,在日后也成长为了贞观年间一代伟相。如此实力强劲的班底辅佐,在任何人眼里,李建成的顺利继位是势在必得,早晚要拿下。可是,秦王李世民宛如他踌躇满志下潜伏的一条蛇,正在暗中伺机推翻这位太子爷呢。李世民自知传位嫡长子是不可更迭的规矩,而自己的兄长也实在不

  • 李世民果断杀掉亲兄弟,却引来后世历代人民的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是怎样杀掉他侄儿的,李世民是亲手杀他哥哥和弟弟吗,历史上李世民上位后杀了谁

    在天下稳定之后,李世民的功绩越来越被大家熟知,看到了李世民的威胁,李健成变联合他的兄弟开始排挤李世民,李渊又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父亲,所以他也控制不了朝中这种冲突,不但没有解决自己孩子们的冲突,反而加剧了这种对抗。李建成知道自己的弟弟李世民不可以不想成为他的臣子,因为李世民认为自己是唐朝开国的功臣,于是

  • 刘邦被匈奴围困,李渊向突厥称臣,为何只有北宋在北伐后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渊到底有没有向突厥称臣,历史上的李渊和刘邦,李渊对突厥称臣

    也许刘邦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形,后果貌似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刘邦就显得异常的镇定,他就开始与匈奴开始谈条件,比如说,放了刘邦,匈奴就可以得到多少的粮食,多少的良驹好马之类的,要知道这些对于匈奴来说,是很好的交换条件,因为在秋天的时候,算是他们最难过的季节,因为这个时候要过冬了,需

  • 李治难道没看出媚娘野心?他真的是好皇帝?对武媚娘有真感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治对媚娘如何,李治临死时对武媚娘说的一段话,李治对武媚娘的评价

    武媚娘之所以有机会能够当权,还是李治给了她机会,是李治将她从感业寺中接了回来,李治对于武媚娘,应该是有爱的,那么武媚娘呢?“宫墙深深深几许”,就这样武媚娘一个人在寂寞的深宫中生活了几年,渐渐的武媚娘由懵懂的少年成长为风姿卓越的女子,她学习驯马,书法,希望太宗回心转意,但却未随其所愿。武媚娘不再期盼,

  • 李世民问武则天:我走了,你一个人怎么办?武则天8个字得以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对唐太宗说的话,武则天一个举动就让李治离不开他,武则天因为什么才有野心

    想李世民年轻时追随父亲南征北战,唐朝能建立李世民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隋唐出英雄,李世民更是把这其中的许多英雄纳入麾下。即使唐朝建立后,兄弟手足相残,李世民仍从玄武门之变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帝位。唐朝的诸多帝王中,被人们议论最多的,还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一个很合格的帝王没错,但是他也并非什么良善之辈

  • 李世民称得上一代治国明君,却因一件小事,将一失势老臣残忍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一代明君之死,大唐明君李世民事迹,如何评价李世民的历史功过

    在古代皇上的儿子为了皇位互相残杀的太多了,几乎就数不清。在唐朝为了皇位残杀自己的亲兄弟顺利的登上皇位之后,又对自己父亲的亲信老臣下杀手,这真的是够残忍的。这个皇帝是唐朝的李世民,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费劲了心机,李渊立下太子之后,百姓们也跟着受苦。李世民实在是看不下去,就与大臣和将士们商量如何把自己的父

  • 李世民虽为一代明君,但发动了政变,有传言是因爱上了兄弟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一代明君,大唐明君李世民事迹,李世民历史上真实事迹

    但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地方,就会流露出这场兄弟灭门的真实原因。史书上严正声明说,大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兄弟媳妇杨氏之间:未及以乱…意思是说,李世民是个正经人,没有和自己的亲弟弟李元吉的媳妇杨氏上过床,真的没有……好端端的,突然声明这事干啥?是不是就有了欲盖弥彰的意味?当李世民讨平窦建德,回师之后,惊发

  • 李世民杀了李元吉,为何还要占他媳妇?是贪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李元吉恩怨,李世民杀了亲弟李元吉,李世民和李元吉谁残暴

    在这些皇帝中间,我们能够看到这个污点最大的也就是李世民了,我们不可否认他在登基之后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帝王,但是这个玄武门之变的这个事情真的是影响太大了,可以说是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了,其实不但这个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就连他们俩的儿子也是一个都没有逃脱这场灾难了,而在这场屠杀之后,李世民更是做出了一个让人们

  • 李世民弑兄诛弟,杀光侄子,霸占弟媳,为何留下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渊是被李世民杀的吗,李世民登基后和李渊关系怎么样,李世民逼迫李渊退位

    兄弟喋血,终究大家都有责任,但最狠毒的还是李世民。他买通玄武门守卫,带着悍将尉迟恭等人设伏截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而且是亲手射死了自己的哥哥,又命大将尉迟恭带人杀了弟弟李元吉。此后,李世民又命人斩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还霸占了李元吉王妃杨氏,将其纳入后宫。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一场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