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隆中对”里最关键的4个字,刘备没注意,让蜀国功败垂成

诸葛亮“隆中对”里最关键的4个字,刘备没注意,让蜀国功败垂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955 更新时间:2024/2/20 21:27:55

苦闷彷徨之中的刘备痛定思痛,认为问题根源还是在于人才匮乏。曹操之所以能虎步中原一家独大,孙权之所以能龙蟠江左称霸一方,除了他们本人的雄才大略,也与他们手下丰厚的人才储备密不可分。

荆州地区当时形势相对安定,很多隐士高人都隐居在荆襄一带山林之间。刘备于是悉心访察,终于打听到一位旷世高人隐居在襄阳。刘备于是专程前往拜访司马徽,希望能得到他的指教。谁知司马徽早已绝意功名,毫无出山之意。不过刘备也并非全无收获,司马徽向他推荐了一个人:卧龙先生诸葛亮。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如果能请他出山,会对刘备的事业不无小补。

刘备大喜过望,急忙程赶往隆中,前后奔波三次,才得以见到诸葛亮。诸葛亮也是个爽快人,他与刘备一见如故,并没有拿腔捏调故作高深,而是毫无保留地当即为刘备量身定制了发展战略“隆中对”。

隆中对战略,从此成为刘备的立国方针,成为蜀汉发展史上的指路明灯。隆中对的核心精神,简要而言,就是两个基地或两条战线。两个基地,是让刘备夺占益州为后方根据地,以荆州为前哨基地。益州之地水土肥美,物产丰饶,人烟稠密,蜀道险阻,可以作为蜀汉最佳的立国之基。而荆州正好处在中原曹操与江东孙权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向北威胁曹操,向南挟制孙权。

取得荆州益州,刘备的蜀汉大业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在三国大局中,蜀汉已占尽先机,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刘备从隆中对里受益匪浅。不过,隆中对里有四个字最关键,刘备却没注意,导致蜀汉大业功败垂成。

这四个字就是“西和诸戎”。当时三国在中原江淮一带打得热火朝天,而地广人稀的荒凉西北一带,却被三国普遍忽视。当时西北一带地势高峻,气候寒凉,分布着广阔无垠的草场,是绝佳的天然牧场,富产良马,因此成为很多游牧部族的聚集区,生活着羌人、氐族、鲜卑等众多游牧部族,也就是诸葛亮所说的“诸戎”。

这些游牧部族,凭借得天独厚的马匹资源和草场资源,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三国初期,群雄逐鹿中原无暇西顾,这些游牧部族迅速崛起,成为拥有强大战斗力的武装集团。他们的骑兵部队剽悍凶猛,是中原以步兵为主的传统军队的天敌。

三国时期,西部游牧部族曾经两次与中原朝廷发生激烈武装冲突,都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一是在建安十六年、建安十七年期间,关西军阀马超起兵与曹操发生军事冲突,战况激烈。曹操的实力在当时首屈一指,却数次遭受重创,使得曹操哀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而马超的军队主体,正是游牧部族组成的精锐的羌胡军团。

三国后期,西晋建立后,西部鲜卑人再度崛起,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以一往无前之势扫荡西陲,接连阵斩西晋大将胡烈、苏愉、牵弘、杨欣,天下震动。雄才大略的晋武帝在朝堂上哀叹“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结果居然“朝臣莫对”,无一人敢接茬。可见西部游牧部族战斗力之强。

诸葛亮以其超前的洞察力敏锐意识到这一点,非常殷切地希望刘备能够“西和诸戎”,团结或者利用这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使之为蜀国效力疆场。有了这支力量的协助,刘备的蜀汉军事实力就会有根本性的飞跃提升,一统三国复兴汉室就有了更大的希望和把握。可惜刘备没有注意到这最关键的四字,最终导致蜀国大业功败垂成。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三国志》

更多文章

  • 三国“单刀赴会”背后的真实历史:关羽狼狈不堪刘备吃了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真实三国关羽是被谁杀的,关羽单刀赴会故事,关羽单刀赴会的真正原因

    面对曹操大军潮水一般的凶猛攻势,刘表集团迅速败亡,刘备仓皇南逃,依附江东的孙权。孙权这边眼看曹军大兵压境,也慌了手脚,是战是降拿不定主意。紧急关头,在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人的极力促成下,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形成联盟,共抗曹军,最终在赤壁大战中大获全胜,以绝对劣势兵力击破强大的曹操,一举奠定了三分天下的

  • 如果扶苏没有死,当了皇帝,能否开创大秦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如果扶苏当皇帝能开创大秦盛世吗,假如扶苏当皇帝能开创大秦,扶苏继位还能灭大秦吗

    公元209年,沙丘。千古一帝秦始皇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他预感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甚至已经不能赶回首都咸阳。这时候,他想起了身后事。于是,他找来了赵高,草拟了遗诏。在遗诏中,他明确要召回长子扶苏,要他回到咸阳,等自己的遗体送到咸阳,然后主持发丧。在赵高写完遗诏后,秦始皇闭上了双眼,终年不足五十岁!如果一切

  • 公元214年刘备一次赏给关羽张飞500斤黄金,为何一文钱也不给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临终前嘱咐赵云,刘备临死前留给赵云的十个字,刘备临死前为啥要说赵云不可重用

    214年六月,取得益州之战大胜的刘备心情大好,大肆封赏功臣。《三国志》记载,“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此外还有数目不等的白银、铜钱、绸缎、房宅、田地等等。将士们冒着性命之险,为刘备打下来一个最为宝贵的战略根据地,受到赏赐也在情理之中。从《三国志》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法正、关

  • 澳洲发现明朝“铜婴”,可改写世界航海史,西方不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早在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之前的半个世纪,当时正处于明朝中期的中国,国力富足社会安定,郑和率船队在二三十年的时间之内先后七次航海下西洋。如今的学术界都认为,郑和船队的整体装备要强过欧洲航海队,但明代的航海技术不如人家发达,加之明室过于保守,导致郑和最远也只是到达了东非一带。这跟欧洲人远航美

  • 最招恨的汉奸,死了100年还被朱元璋开棺鞭尸,子孙永为贱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杀得最冤枉的人,谁被朱元璋杀得最惨,朱元璋专杀奸臣

    《宋史》记载,仅绍定年间(1228-1233)泉州一带就有皇族宗室子孙近3000人。这些人都去了哪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汉奸人物—蒲寿庚。蒲寿庚祖上是占城(越南)色目人,在北宋末年来到了广州,靠着做海外贸易富甲一方。南宋末年时,蒲寿庚带着蒲氏家族迁居泉州,依托泉州这个东方第一大港,成为海商巨富。当时

  • 朱元璋为明朝定下严格的反腐制度,为何明朝还是有那么多贪腐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反腐的手法,历史真实的朱元璋反腐的效果,朱元璋反腐完整版60集

    但洪武年间的贪腐案件依然频发,贪腐官员如同过江之鲫。以至于朱元璋自己都感叹: “我欲除贪赃官吏,却奈何朝杀而暮犯?”而到了明朝中后期更是出了刘瑾、严嵩、王振这样的巨贪。朱元璋为明朝定下严格的反腐制度,为何明朝还是有那么多贪腐官员?明朝官员官员收入低 当然这不是说收入低就是光明正大贪腐的借口,只是收入

  • 朱元璋冷笑:李善长,你看仔细了,免死牌背后还有九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暗示李善长退休,山河月明李善长骂朱元璋第几集,李善长什么时候投奔朱元璋

    李善长,字百室,明朝开国元勋。自幼博学多识,足智多谋,成年后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评价他说:“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洪武元年(公元1367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论功行赏,李善长被任命为左丞相,受封韩国公,爵位世袭罔替,在明朝开国功臣中,可谓位极人臣,风光无

  • 朱元璋秘建“水墓”,将父母葬在水里300年?李自成得知原因,大喊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墓被李自成挖了吗,朱元璋墓地揭秘,朱元璋坟墓埋在哪里

    和朱元璋一起放牛的小孩还有很多,但是朱元璋与众不同,他总是想要当“孩子王”,让其他的小孩子臣服他。尽管朱元璋的生活很艰苦,但是他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快乐的,在朱元璋黯淡无光的童年中,这是他唯一的光明。小朱元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希望有一天能够吃上一个大饼,这就是他当初最大的愿望。元朝末年,天下大乱

  • 一块唐朝“丹书铁券”,救了明朝一家人,而且是从朱元璋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收回免死铁券,朱元璋的免死铁券四个大字,朱元璋收了给功臣的免死铁券

    文学作品及影视剧中经常提及的“丹书铁券”,在历史上的确存在,又称为金书铁券、金券、银券、铁券、世券等。是古代帝王赏赐给有功之臣的一种象征着荣誉的凭证,上有铭文,以丹书刻写在铁板上,因为多有帝王对功臣免死的承诺,故俗称免死金牌、免死牌。为严防假冒,朝廷派人从铁券的中间割成两半,一半由朝廷保管,另一半收

  • 6旬乞丐大骂“狗皇帝”!朱元璋大怒,乞丐大喊2字,老朱下跪:您是我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看老头戴枷锁发怒,朱元璋被老妇拦下大骂,朱元璋被乞丐骂视频

    父母去世之后,朱元璋便出家当了和尚,可是没过多久,他就离开了寺庙,外出云游,以乞讨为生。随后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扛起了推翻元朝的大旗,为了坚定自己的信念,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元璋,意思是诛杀元朝的利器。朱元璋是个打仗的料,对军事战争有着敏锐的直觉,别人想不到的事情,他总能想到,并且是眼光独特。朱元璋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