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的交子是如何变成“废纸”的?王安石表示这个锅必须背

北宋的交子是如何变成“废纸”的?王安石表示这个锅必须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93 更新时间:2024/1/24 1:50:50

北宋时期,随着“交子”在商品交易中的影响逐步扩大,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朝廷为了保证“交子”的正常流通,曾经出台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法规和政策,包括严禁私人非法印制“交子”,不仅私自印制“交子”的人要获刑罚,甚至连知情而使用者以及知情不告者都要牵连入狱。这一整套管理法规和政策的出台,说明了北宋朝廷对纸币“交子”依赖信用的特性以及易于仿造和滥发的缺点是有充分认识的。可以说,这些金融监管体系和措施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交子”的顺利流通。

同时不难看出,当时朝廷对“交子”的使用和管理还是比较严谨和慎重的,能够严格遵守准备金比率发行,维护了纸币的市场信用。因此,从仁宗到神宗的几十年间,“交子”的币值一直保持稳定,市场信用可靠,成为北宋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器”,让人们看到了北宋经济中兴的曙光。

然而,“交子”这种流通顺畅、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好局面并没有维持下去。其主要原因是,北宋朝廷不能坚持有效地控制“交子”的发行量,当朝廷出现巨额财政开支需要时,朝廷往往不是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滥用公信力,无限制地发行纸币,最终造成通货膨胀,从而使纸币丧失信用,最终变成了废纸。

尤其是熙宁年间,随着安石激进的财税新政的陆续出台以及北方边境战事的急转直下,货币流通数量开始膨胀,出现了“交子”不断贬值的局面。尤其是“交子”第二十二界和第二十三界更替兑换期间,由于朝廷已经安排了诸多财政支出事项,以新“交子”回收旧“交子”会导致财政困难,于是,朝廷下令制造下一界的“交子”125万缗,却没有回收上一界的“交子”。于是,便有了新旧“交子”两界并行的局面,而且“交子”每界的发行定额也屡屡被突破,发行数量也不断增加。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圣年间,每界“交子”增发的数量,少的有几十万缗,多的有数百万缗,远远突破了朝廷原来确立的发行限额。由于朝廷缺乏发行额度的限制,最后“交子”的发行量便失去了控制,致使“交子”急速贬值。到了宋哲宗元符年间换界发行时,新旧“交子”的比价已经上升到1∶5,即五缗旧“交子”才能换回一缗新“交子”。

朝廷滥用金融信用,从而导致“交子”成为其敛财的工具,“交子”没有了信用,也就丧失了流通的功能,从而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为了稳定市场金融秩序、恢复纸币的流通功能,朝廷采取更改名称的办法以恢复纸币的信用。从此,北宋纸币由“交子”进入到了“钱引”的时代。

宋徽宗时期,王安石变法阵营的主要骨干成员蔡京把持朝政,更加肆无忌惮地大量印刷纸币。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年,“令诸路更用钱引”,把纸币更名为“钱引”,仍以“缗”为单位。大观元年,即公元1107年,朝廷将“交子务”改为“钱引务”,这年“钱引”的发行数“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而价愈损”。

也就是说,发行量由125万缗增加到两千多万缗,而且没有准备金,“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至引一缗当钱十数。”价值一千钱的一缗只能抵十多个钱使用,由此可见,此时的纸币严重贬值程度已经十分惊人。

纸币的大幅度贬值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纸币的信用更是一降再降,最后降到了谷底,使民众在交易时拒绝接收纸币,而手头上有纸币的人也都千方百计地将其兑换成铜钱,有的甚至将铜钱压在箱底存起来。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纸币充斥而铜钱难得一见的混乱局面。北宋末年,纸币在高通胀中已经成为一堆废纸,国家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北宋王朝也在风雨飘摇中走入了历史。

更多文章

  • 北宋一大将被诬赖造反,皇帝:何出此言?大臣:他家狗头长出龙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赵匡胤就是靠着将士的拥戴才能当上皇帝,而如今做上皇位的他,自然不想让别人重演这件事,所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大部分权力,然后他重视文官,削弱武将力量。文臣们有皇帝撑腰,自然更加不把那些武将放在眼里。而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说说北宋大将的故事,这位大将战功赫赫,却被同僚诬告要谋反,皇帝不信,质问

  • 朱元璋要讨伐倭寇,被手下大臣否决,刘伯温真的老谋深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伯温朱元璋经典对话,刘伯温为何不让朱元璋攻打日本,朱元璋为什么不封刘伯温

    其一:明朝建国初期,各地仍有残余势力,江山不稳虽然说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当时明朝的军事力量强横。但是朱元璋毕竟刚刚拿下江山,民间还有不少反对朱元璋的声音,元朝的后世子孙依旧对着皇位虎视眈眈。所以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虽然有心剿灭倭寇,但是国内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只能放下远征的想法。再加上,当时日本在沿海

  • 朱允炆跟朱棣打仗时,其他朱王在干什么?怪不得朱棣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与朱允炆的关系,朱棣和朱允炆谁的能力强,朱允炆一开始能杀掉朱棣吗

    大家对于明朝历史肯定也有一定的了解,明朝整个时期对外很强硬,有着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赞誉。但明朝相较于其他汉人朝代,总体上的经济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这与其内部政治不稳定有很大的关系,明朝的战争很多,不管是对外还是内部战争。整个王朝一直都没有一个安定的内外环境。明初的靖难之役就是一个

  • 朱元璋临走前给孙子朱允炆留了一支军队,为何他最后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了什么,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哪三个人,朱元璋有没有给朱允炆留后路

    有人说,假如朱元璋不杀蓝玉的话,由蓝玉代替李景隆领兵,那么朱棣应该不是对手,朱允炆会安安稳稳地做他的第二代帝王,可惜的是朱元璋看走眼了,他杀了蓝玉,留下了中看不中用的李景隆。李景隆就是个纨绔子弟,平日里锦衣玉食,骄奢淫逸惯了,哪里还会打仗,而且他还妄自尊大的,喜欢自我吹嘘,朱允炆真是瞎了眼了,他觉得

  • 北宋灭亡后有多惨?皇后行完“牵羊礼”,愤怒自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历史上最惨的皇后,北宋灭亡后受重视的皇后,北宋孝明皇后

    宋徽宗是北宋最后一个皇帝,他文艺细胞很好,如果不是当皇帝的话可以成为很好的书画家。但是他当了皇帝而且治国才能很烂,任用奸臣致使朝政非常腐败和混乱,最后被金兵南下攻破京城,发生了异常惨烈的“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直接亡国。金兵攻陷汴京后,大肆烧杀劫掠,奸淫妇女,将宋朝皇宫和民间富户收刮的金银财宝和贵重文

  • 北宋灭亡之际,战功显赫的杨家将去哪了?为啥不站出来抵抗外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杨家将后来去了哪里,北宋灭亡时杨家将跑哪儿去啦,北宋灭亡后杨家将为什么不出来

    他们家几代人都奋战在保卫祖国的战场上,每个人都十分的勇敢,立下了很多功劳,很受皇上的信任。但是奇怪的是,在北宋快要灭亡的时候,杨家将居然没有一个人奔赴战场,击退外敌,令人感到疑惑不解。根据《杨家将》这本书的描述,杨家将的每一个人都骁勇善战,正直善良,让人听到都觉得充满热血。但其实这本书记载的并不全都

  • 太祖和高祖有何区别,为何朱元璋叫明太祖,而李渊只配叫唐高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渊和朱元璋的性格,李渊为什么是高祖而不是太祖,朱元璋与李渊是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读过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尤其是文中“唐宗宋祖、略逊风骚”的精彩描写引得一众学子拍手叫好。一些细心的小伙伴会心生疑问:为什么赵匡胤会被称为宋太祖、而李世民被称为唐太宗?“祖”和“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你了解了这两个字的含义后,会发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会发现原来古代的皇帝也有内卷,他们

  • 北宋快灭亡时,杨家将哪里去了?这才是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何在,北宋灭亡后杨家将去了哪,北宋灭亡时杨家将跑哪儿去啦

    因为那个时候的杨家的后人,早已将星凋零、威风不再,想让他们再度出来救国,是根本不可能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主要原因。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杨业这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在小说里面就是杨继业,不过他本人早年的时候,并不是宋朝的将领,而是北汉建雄军的节度使。赵匡胤是取代后周建立的宋朝,在此之前北

  • 为何李自成称帝只有短短几十天?因为他做错了这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自成称帝是什么时间,李自成称帝为什么不算朝代,如果没有清军入关李自成能称帝吗

    大明崇祯年间,由于明朝内忧外患,虽然崇祯皇帝想通过励精图治实现中兴,但面对连年天灾与众多的农民起义,以及朝臣的糜烂,崇祯皇帝纵使天纵之姿也无力回天了。李自成便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并且还是当时势力最大的,在封建历史上农民起义推翻政权的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笑到最后的唯有朱元璋而已。雄心勃勃的李自成自认

  • 北宋究竟是不是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究竟算不算大一统王朝呢,北宋算不算一统王朝,北宋建立的时候有哪几个王朝

    在谈论宋朝是否属于大一统王朝之前,耿帅先说两句题外话。在秦朝之前的夏、商、周朝广义上其实也算大一统王朝,但由于夏商周时期中国处于奴隶社会中,即使周朝后期公元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但统一的层次和性质与秦朝及以后的大一统王朝是相差甚远的,所以我们在提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时一般是不提这三个王朝的。自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