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祖和高祖有何区别,为何朱元璋叫明太祖,而李渊只配叫唐高祖

太祖和高祖有何区别,为何朱元璋叫明太祖,而李渊只配叫唐高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55 更新时间:2024/2/20 18:40:16

很多人都读过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尤其是文中“唐宗宋祖、略逊风骚”的精彩描写引得一众学子拍手叫好。一些细心的小伙伴会心生疑问:为什么赵匡胤会被称为宋太祖、而李世民被称为唐太宗?

“祖”和“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你了解了这两个字的含义后,会发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会发现原来古代的皇帝也有内卷,他们为何在名字上都要“内卷几分”?

祖宗祖宗,寓意不同

在说到太祖、太宗的区别时,我们先来看下“祖宗“的区别,祖宗虽然是一个词语,但象征的含义完全不同,祖的概括含义更大一些,古文曾这样记载:“即血统直系先辈之人也,宗即家族的分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多个大家族的族系可能就是同祖,即使是姓氏不同,也并不妨碍几个大家族归为一个祖系。

而宗则是各个家族的分支,一个同姓家族在后代的不断延续中可以分为许多小家庭,像生活中常见的妯娌、堂亲可以概括于此。

从他们代表的含义来看,祖较早被发现于甲骨文中,有“祖先崇拜”之意,宗则被祖包含。

无论是哪种含义,大致都能了解到祖宗的区别,而赵匡胤被称为宋太祖、李世民被称为唐太宗也就不难理解。

在历史的长河中,祖和宗极有讲究,古文曾记载:“祖有功而宗有德”带“祖”皇帝的逆袭史远远比带“宗”皇帝的上位史更加励志。

唐宗宋祖,出身不同

我们先来看下赵匡胤的出身,这位通过陈桥兵变的将军借醉酒之意黄袍加身,成为了众人拥戴的“半路”皇帝,赵匡胤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中,自幼胆大心细、热爱武术,战乱年代,拥有一腔热血抱负的赵匡胤投奔到了随州刺史董本宗的门下想要大展宏图。

他确实表现出了不俗的能力,凭借军事天分很快在董本宗麾下崭露头角,但这种“年少有为”并没有成为赵匡胤晋升的资本,而是让他多次身陷囹圄。

由于才华出众,赵匡胤受到了董本宗儿子董宗海的强烈嫉妒,董宗海看着众人认可的赵匡胤怒火中烧,他认为是赵匡胤抢走了他在随州的关注度,对其百般刁难。

赵匡胤不愿影响父亲和董本宗的关系,便离开了随州,开始了他的参军之路。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赵匡胤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华很快在军营树立威信,被领导不断提拔,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武将。不同于其他武将的有勇无谋,赵匡胤是智勇双全,他非常懂得审时度势、用兵出兵,颇有韩信的风范。

在他的人招兵买马中,这个武将已经可以威慑一方,时机成熟后,他在陈桥发生兵变,以黄袍加身的方式逼迫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北宋,成为了北宋的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

赵匡胤没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背景,他的上位史乃是依靠自身的才华、胆识,反观李世民,就有些不同。

李世民身为李渊的儿子,虽然不是准太子,但也是名副其实的“皇二代”,其父李渊已经打下了李唐江山,他发动宣武门之变后,以逼迫父亲退位的方式成为了唐朝的皇帝,被称为唐太宗,以此来守父亲打下的基业。

二人都是才华不浅之人,只是因为背景不同,所以他们的称呼也略有不同。

太祖高祖,“家境”不同

他的父亲李渊被称作唐高祖,只因李渊在天下大乱的隋末时期,率领精兵从太原起兵,在接受了隋恭帝的禅让后,建立唐朝,成为了唐朝的开国皇帝,被人成为“高祖”。

看到这里,许多小伙伴对“祖、宗”有了一定了解,具有继承背景上位的皇帝乃是“宗”,没有继承背景的开国皇帝一般都是成为“祖”。

在了解了“祖”和“宗”之后,有人会发现“祖”也略有区别,朱元璋被称为明太祖、赵匡胤被称为宋太祖,为何李渊会被称为唐高祖.

这就要普及下“高和太”的区别,在古人的认知中,太祖是高于高祖的,而之所以将朱元璋、赵匡胤都称为“太祖”,皆是因为他们都是“草根”皇帝逆袭而来。

朱元璋的逆袭史不仅励志而且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位底层放羊娃在民不聊生的时代,为了生计不仅做过和尚,还曾做过乞丐,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他能够从无名小卒成为大将,其能力、胆识可想而知。

赵匡胤的出身虽比朱元璋好一些,但两人家境相当,都是底层贫民,在出名前都未曾享受过优厚待遇。

他们作为开国皇帝,身世传说自然增添了许多传奇,像朱元璋出生时东方出现紫光、赵匡胤出生时室内出现异香、满屋赤光……一系列传说似乎注定了他们的与众不同,后期的“白手起家”更是令人钦佩,相对于守业者,九死一生的创业更得人心。

而反观李渊,李渊虽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他的出身却比朱元璋高了几个度,李渊乃出身于北周关陇贵族,在他七岁时,就被封为唐国公,后深得隋文帝等人的宠爱,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官二代”。

不同于其他纨绔子弟,李渊多了些野心,他在看到隋朝逐步没落时,执掌军权的他萌生了想要建立自己王朝的想法。他在家族的支持下招兵买马,势力一步步壮大,而他后来对杨隋取而代之时,也是众人预料之内的事情。

总结

一个众人追捧的权势宰相对毫无权利的小皇帝取而代之不足为奇,他的成功更多的是家族的力量,相对于朱元璋,李渊的逆袭更多的是“家族相助”。

这种“太和高”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创业者的家境不同,白手起家的皇帝被称为太祖,有权有势的皇帝被称为“高祖”,就好比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被称为隋高祖一个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北宋快灭亡时,杨家将哪里去了?这才是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何在,北宋灭亡后杨家将去了哪,北宋灭亡时杨家将跑哪儿去啦

    因为那个时候的杨家的后人,早已将星凋零、威风不再,想让他们再度出来救国,是根本不可能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主要原因。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杨业这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在小说里面就是杨继业,不过他本人早年的时候,并不是宋朝的将领,而是北汉建雄军的节度使。赵匡胤是取代后周建立的宋朝,在此之前北

  • 为何李自成称帝只有短短几十天?因为他做错了这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自成称帝是什么时间,李自成称帝为什么不算朝代,如果没有清军入关李自成能称帝吗

    大明崇祯年间,由于明朝内忧外患,虽然崇祯皇帝想通过励精图治实现中兴,但面对连年天灾与众多的农民起义,以及朝臣的糜烂,崇祯皇帝纵使天纵之姿也无力回天了。李自成便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并且还是当时势力最大的,在封建历史上农民起义推翻政权的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笑到最后的唯有朱元璋而已。雄心勃勃的李自成自认

  • 北宋究竟是不是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究竟算不算大一统王朝呢,北宋算不算一统王朝,北宋建立的时候有哪几个王朝

    在谈论宋朝是否属于大一统王朝之前,耿帅先说两句题外话。在秦朝之前的夏、商、周朝广义上其实也算大一统王朝,但由于夏商周时期中国处于奴隶社会中,即使周朝后期公元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但统一的层次和性质与秦朝及以后的大一统王朝是相差甚远的,所以我们在提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时一般是不提这三个王朝的。自秦朝

  • 北宋一员虎将,曾多次保护赵匡胤,被诬陷谋反,赵匡胤只说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宋皇帝会承认赵匡胤的地位吗,宋太宗赵匡胤照片,赵匡胤北宋历史

    提起宋朝,我们总会想到周围各国对它的欺凌以及它的逃避与退让。但另一方面通过历史书,我们就会发现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很是繁荣,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很是安逸。因此,一个朝代的好坏是很难用一言两语说清楚的。一个朝代中总会出现一些很有名的人,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最终的结局却是各有不同,今天要说的便

  • 假如嬴政、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生活在同一时代,谁能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时代背景处于元末的话,那么时代则完全属于朱元璋这样的平民英雄时代了,自两宋开国以后,世家门阀已经彻底退出他的历史舞台。在这样一个属于大众英雄的时代,朱元璋无疑可以战胜曹操与李世民的。因为朱元璋会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李世民和曹操则不会,这是性质决定的。在元末的时代,朱元璋可以完胜曹操和

  • 比朱元璋还早750年的和尚皇帝,带徒弟杀官称帝,封尼姑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杀皇帝的故事,朱元璋出家历史记载,历史上还有比朱元璋还差的皇帝

    在隋朝天下大乱时就有这么一个人,看着天下大乱也造反称帝了,只不过这个人和别人不同。因为他是个和尚。和尚中称帝的最有名的莫过于朱元璋了,一个穷的没办法,只能的出家的人,谁能想到日后能建立持续200多年的大明王朝,原本以为朱元璋是唯一一个和尚出身的皇帝,没曾想在隋朝还有一位和尚皇帝,比朱元璋称帝足足早了

  • 明朝真正走向灭亡,也许从万历登基的那天就已经开始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随着张居正去世,马上人亡政息,一切恢复原样。紧接着万历三大征,消耗财力物力无数,使得国家元气大伤。与此同时,努尔哈赤率领女真族在辽东白山黑水间崛起,不断发起对明廷的攻击,此后明军便陷于辽东战争的泥潭无力脱身。绵延不断的战争势必带来巨大的国力消耗,为了补充与后金作战带来的亏空,朝廷特意增加一项赋

  • 明朝开国功臣蓝玉为何会落得诛灭九族的下场?只因犯两大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大将蓝玉个人资料,朱棣为何要杀蓝玉,明朝蓝玉的死亡

    作为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在追随常遇春出征时就立过不少战功,朱元璋建国之后,蓝玉被封为永昌侯。此后,蓝玉与傅友德一同平四川,定云南,一时名声大震。之后,蓝玉成了北扫蒙古的大将军。要知道,当时朱元璋虽然建立了明朝,并且一统了中原,但北元残余的势力依然强大,仍然是心腹大患。朱元璋先后曾派出徐达、常遇春、傅

  • 万历、天启、崇祯,谁应该为大明王朝的覆灭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天启皇帝对崇祯说的话,天启皇帝是崇祯害死的吗,天启皇帝之死与崇祯有关系么

    1572年,明穆宗因中风突然驾崩,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继位,改元万历。由于年幼由太后摄政,重臣高拱因与太后信任的宦官冯保对抗而被罢官,张居正则得到冯保的鼎力支持。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考成法,裁撤冗官冗员,推行一条鞭法,加强武备整顿,边境安然,史称“万历中兴”。但是在张居正死后,从万历帝对张居正反攻

  • 李煜的一幅画让赵光义睡不着,800年后的欧洲人才参透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煜和赵光义结局,李煜和赵光义什么关系,李煜一生的照片

    提起李煜,人们无不感叹其惊世的才华和多舛的命运,他作为一个五代混乱时期的君王,却不通治国御敌之道,反而靠着超凡的才华在艺术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他波折的命运就像是上天在有意玩弄一般。相传在李煜死后,宋太宗赵光义将他遗留的各种珍宝字画据为己有,其中珍宝里有一副牧童放牛的画作,这幅画虽然看似平平无奇,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