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令人敬佩,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优秀的女性人物,说到这不得不提起一人就是吕后。
而吕后吕雉,提到此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也很容易联想到戚夫人和诸吕之乱。吕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心狠手辣心肠歹毒。
当年戚夫人惨死她手,每个人想到不禁唏嘘吕后的狠毒,同时也为戚夫人之死感到惋惜。
讲到这里人们不禁疑问,戚夫人的父亲可是跟着刘邦打下江山的,为何不出来救自己的女儿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
吕雉与刘邦
吕雉也是一路陪伴刘邦开疆扩土背后的女人,两人相识就像是现在偶像剧里那样,突破重重阻碍最后终于在一起,拥有了真挚的爱情。
但是刘邦年轻时也是性格顽劣,成天游手好闲不管不顾,但是吕雉也不是那种风流女人,出于对家庭考虑的一个人也是忙前忙后维持生计。
后来,刘邦寻得一份差事,做了亭长,这样家里的日子才有所改善,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刘邦还是每天爱与游玩,再一次押解犯人中出了问题,被追捕逃跑到芒砀山,这一下对吕雉可是晴天霹雳。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没了男人在家家里的重担全压在他身上了,一个柔弱小女子再次撑起整个家庭,小女子在家庭重担下变得十分强势。
刘邦后来成为皇帝,加上之前对吕雉的愧疚,所以十分偏袒吕后,对于吕雉的娘家人也不好多说,诸吕打压大臣也不好过多地干涉。
但是成为皇帝身边免不了会出现女人,吕后对刘邦广纳小妾行为也十分不满,当初陪他打下江山现在却成全别的女人肯定不是吕后的性格,强势的女后对戚夫人态度也不好,也是戚夫人之死的很大原因。
戚氏与刘邦
戚夫人是汉朝开国大将戚鳃之女,其父亲最初是秦朝的高武侯,但是秦末暴政使得农民纷纷揭竿起义,戚鳃看政权不保,立马投身与刘邦,刘邦最初缺乏人才戚鳃的加入也是对刘邦的一大帮助。
戚鳃跟着刘邦一路打拼,最后也是换来的权势,但是毕竟是前朝之人,戚鳃与其他名臣将士相比功劳还远远不及,对他以后的利益肯定是不保的,所以他得想个办法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戚鳃心心念念想要名利,奈何他正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儿,这正中心怀,戚鳃将女儿引荐给刘邦。
刘邦一眼入迷,便被迷得神魂颠倒,此时吕后已经步入老年,本身刘邦对戚夫人疼爱有加,便带着他四处巡视,这样一来更加让两人的关系密切,刘邦也跟吕后逐渐疏远。
戚夫人曾为刘邦生育一子,刘邦这是老来再得一子十分高兴,并为他取名如意封为赵王,刘邦对如意十分喜爱。
还曾一度想要废太子,立如意,当然这样也会稳固戚夫人政权,吕后听闻,勃然大怒赶紧找张良等人出谋划策,在张良等人劝说下刘邦才放弃这个念想,戚夫人为皇后也失败,反而加剧了她的危险性。
戚夫人丧权,为父为何见死不救?
吕后对戚夫人的不满日益加深,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就立马把她囚禁,毒杀了赵如意,还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吕后的猖狂歹毒现在众人皆知,但是当时有权有势的戚鳃为何不去救自己的女儿呢?这不禁让人匪夷所思呀。
戚鳃当时年过半甲,虽然自身势力强大,但是面对十分强势的吕后也不敢肆意起兵,高祖一死,没有人为他撑腰,冒然行动肯定会将自己毁于一旦,不仅为女儿报不了仇,反倒自身多年心血也会崩塌。
而且在当时诸吕势力过于强大,娘家人做主了好多人自然不乐意,到时候等待众人纷纷起兵,自己为女儿报仇不会晚。
戚鳃这次相对了,吕后病逝,吕氏诸侯看着没有靠山也准备起兵造反,不想被齐王刘襄领先一步,率先起兵,镇压诸吕。
诸吕之乱被平定,自己为女儿的仇也报了,戚鳃也心安了,所以这就是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戚鳃的所想很有深度,看得也很远。
小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戚鳃的做法很聪明,但是我们还是为戚夫人的死感到惋惜,但是确实小妾想篡位做皇后,吕后肯定不同意,刘邦的放纵也是造成了戚夫人的嚣张气焰。
但是吕后过于强势,总想将政权攥在自己手里,有舍有得,这样强势也是会引起众人不满的,只顾自己两家人,别人看在眼里都会记住的。
参考文献:《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