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侍卫住在宫里,怎样防止他们与妃嫔日久生情?清朝的办法绝了

古代侍卫住在宫里,怎样防止他们与妃嫔日久生情?清朝的办法绝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88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4:08

为了保证皇帝和皇族成员的生命安全,历代皇帝都对自身安全极为重视。历朝历代的皇帝安保体系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古代皇帝的“保护层”一般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驻守京城的禁军,又称御林军。禁军一般由军队中的精锐主力充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待遇优厚,人数众多,担任国家首都的守卫,以及皇宫外围的日常巡逻守卫。

第二部分则是宫廷侍卫。宫廷侍卫虽然人数没有禁军那么多,但却是皇帝整个安保体系的重中之重。宫廷侍卫平时驻扎在皇宫之内,每天可以直接接触到皇帝和皇族成员,直接负责皇帝和皇族成员日常的人身安全,说白了就是皇帝的贴身保镖或者亲兵,也是皇帝安保体系的最后一个保护层。

历代皇帝都对宫廷侍卫的组建与遴选极为重视。隋唐时期的千牛卫和千牛备身,朝的带御器械,明朝的锦衣卫,清朝的大内侍卫等等,都曾为皇帝和皇族的安全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宫廷侍卫驻扎在宫中,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个问题:侍卫们都是身心健全的青壮年男子,身材魁伟武艺高强。而皇帝后宫中又是美女汇集之地,三宫六院粉黛三千,她们之中除了少数人能得到皇帝宠爱,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独守空房,寂寞无聊情感空虚,怎样防止侍卫们与妃嫔们日久生情?

其实古人一点都不傻,现代人想到的古人也会想到,并且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历朝历代各有不同,但清朝皇帝的办法简直绝了,简直滴水不漏无隙可乘。

第一点,清朝皇帝对宫廷侍卫的人员遴选上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侍卫的人选,绝大多数都是官高爵显的功臣子弟,或者上三旗的贵族、军官子弟,这些人家境富足,待遇优厚,家中本已妻妾成群,根本犯不着拿着自己身家性命去冒险与妃嫔勾搭不清。而且侍卫干好了还能升官发财,前程似锦,如傅恒、福康安和珅都是从侍卫起家,因此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拿着自己的富贵前程开玩笑。

第二点,清朝侍卫日常在皇宫的活动范围,有着严格限制,基本被限制在乾清门之外,妃嫔居住的东六宫西六宫,他们是绝少有机会涉足的。因此虽然住在宫内,其实他们与妃嫔们绝少接触。只有后妃们出宫活动时,他们才随行护驾,但那时人多眼杂,扈从如云,也根本没有任机会交流。

第三点,清朝后妃们的寝宫,还有一项独特制度:值夜。比如慈禧晚间就寝时,她的寝宫储秀宫内外至少会安排5个婢女通宵达旦值班,寝宫门口两个人,更衣室门口一人,静室门口一人,太后的卧室还有一人。其他后妃大同小异。

这种安排,表面上是为了更好地服侍后妃们,实则深层也有监视的意味。因为这并不是后妃们本人的意愿,而是“祖宗家法”,任何人不得更改违背。在如此严密的监视下,别说进来一个人,就是一只蚊子也难得飞进来。

如此一来,妃嫔们身边日夜都有一堆人服侍,也就根本没有任何机会与侍卫们产生什么情感纠葛。清朝的这套办法可谓滴水不漏,完全杜绝侍卫与妃嫔的任何深入交流的可能,清朝自立国以至于覆灭,从未出现过任何后宫丑闻。有人会说溥仪的皇后婉容曾与侍卫有染,但那件事发生在1935年,清朝早已在1912年就不复存在了。

参考资料:《宫女谈往录》《晚清侍卫追忆录》

更多文章

  • 清朝状元试卷真迹现世,这字迹让现代人汗颜,比书法家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最后一位状元名叫刘春霖,于1872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无力照顾年幼的刘春霖,因此刘春霖6岁时被送回了老家,托付给哥嫂,后来刘春霖进私塾读书,表现十分突出。父亲不愿儿子被埋没,刘春霖因此到了保定莲池书院读书,刘春霖对学习从不松懈,学习的非常快,也很受院长赏识,1904年,

  • “小二,切二斤肉来”,宋朝人口中的二斤肉,是啥肉?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十大食物排名,古代白肉是什么肉,古代米肉怎么处理

    “历史都是有一定的渊源的。”的确是这样,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的时候,面对古代的一些故事或者话语,我们一时间都摸不着头脑,不理解里面的深意,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的话,其实则会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能够明白里面的深刻内涵。而在影视剧中,我们也会接触到很多的有关古代的一些描述,但是很多时

  • 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后世会出现靖康之耻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算不算突然灭亡,北宋灭亡靖康之难,北宋靖康之变深度解析

    实际上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早就知道汴梁作为都城有哪些问题,也有过迁都的想法。《续资治通鉴·卷八》记载“帝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晋王又从容言迁都非便,帝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帝曰:‘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

  • 故宫的地板坏了,专家进行修复时,才知道朱棣的心到底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打开故宫地砖发现朱棣心真狠,朱棣修建故宫的原因,朱棣修复故宫地砖视频

    “紫禁城”、“故宫”,这两个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地点名词,从封建王朝发展的历史后期,一直都是封建王权和皇帝的象征。从六百年前开始,这座庞大的建筑群,安静地看着两个大型政权的更迭。而单从这个建筑群本身来说,其质量,从几百年前保存到现在,依然活力满满并且不失功能性,可见有多么强大和优秀。中国古代建

  • 徐达生病时,朱元璋送他一只烧鹅,徐达看到后立马给自己准备后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为啥要赏赐徐达烧鹅,徐达的死难道是因为朱元璋赐烧鹅,烧鹅徐达同款

    人生晚年,朱元璋对身边的大臣非常猜忌,哪怕是他最亲信的徐达也是如此。有一次,徐达生病了,医生告诉他不能吃肉喝酒,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此事被朱元璋知道后,他便派人以“恩宠”的名义送来了“酒水”与“烧鹅”。看着眼前的一幕,徐达伤心不已,但也只能吞下这份苦果。随后,他便让人给自己准备后事,果不其然,徐达不

  • 张辽和关羽相比,到底谁更胜一筹?看看朱元璋是怎么评价他俩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和张辽谁更厉害,张辽看透关羽的弱点,张辽为什么能说服关羽

    一曲豪迈苍凉的《临江仙》,便将三国时期霸主们的英世伟业、尔虞我诈迈跃然纸上。时至今日,他们的传奇依然在历史的宏伟画卷上熠熠生辉,不断闪现智慧的光芒。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更是能人辈出,雄才伟略者如曹操、多智近妖者如诸葛孔明、精通军事者如孙权、文武双全者如赵云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国之中,还有一位名

  • 张献忠逼和尚吃肉,否则的话就屠城,和尚说了10个字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说两人相辅相成,共同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李自成在征讨明军的路上,解放劳苦百姓,分给农民土地,减免他们的税负,因而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直到如今,人们对于他的评价仍是偏于正面。反观另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张献忠,直到近些年考古以及文史研究发现了一些证据后,他的名声才稍好一些。在清人编写的《明史》中,以

  • 岳飞被杀后,宋高宗赵构在他的灵位前说了8个字,让人感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后世人为了敬重岳飞,立秦桧夫妻下跪雕像,以此让他忏悔自己的罪孽。可是,秦桧的后人开始为他平反,理由是“秦桧只是一个背锅侠,害死岳飞的真正主谋另有其人。”秦桧夫妇诬陷岳飞谋反,害死岳飞确有其事,为何他的后代会说主谋另有其人呢?或许,可以从当时的宋高宗赵构这里下手,以了解事情的真相。自古以来,有句话“君

  • ​明朝选秀要走啥流程?为何姚滴珠和林少春落选了,而孙有贞却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姚滴珠是谁,孙俊豪与姚滴珠最后在一起了吗,姚滴珠三言二拍

    古代的妃嫔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进献。比如《封神榜》中,苏妲己的原型就是苏国为了避免战祸,献给纣王的女人。比如《芈月传》中,魏美人就是魏国为了合纵联盟进献给合纵长的女人。第二种是战俘。比如《孝庄秘史》和《美人无泪》中的贵妃就是战俘,是林丹汗的大福晋。第三种是联姻。比如《芈月传》中的芈月芈姝两姐

  • 为何没有神位的姜子牙,却对众神有管制的作用?天上的神仙真心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姜子牙为啥没神位,姜子牙为何叫众神之神,姜子牙为什么不怕众神

    大家也都知道,封神榜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天上没人了,所以天帝着急用人,所以就有了封神榜的出现。而姜子牙之所以会成为封神榜的主理人,是因为姜子牙拖了元始天尊的后腿,所以,元始天尊把这个一直没有成为神的弟子,就踹出来,替天帝招人。姜子牙在封神榜中的地位真的高吗?确实很高,毕竟姜子牙有边打众神的权利。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