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男子有多注重妆容仪表?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包容性

唐朝男子有多注重妆容仪表?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包容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95 更新时间:2024/1/15 8:09:08

唐朝是个包容性极强额朝代,当时的男性,尤为爱美,喜欢化妆打扮成为了流行风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汉时期,男性尤为注重个人穿着和发饰,当时男子流行款式多样的束发礼仪,通过观察束发形式可以明显区分出他们的等级以及身份。而据考古发现,历史上最早的化妆用品,便携式梳妆镜就是男士所使用的,里面不仅有木梳,铜镜,还有刮刀,汉朝时期已故男性的墓中也存在化妆用具。

纵观古代历史,唐代男性尤为爱美,在唐代之前,男士对于个人的形象并没有那么讲究,更喜欢阳刚气质。可在唐朝出现了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由于其个人嗜好,为了获得君欢心,男子纷纷开始关注个人形象,贵族男子傅粉施朱甚至簪花,爱美之心绝不输于女子。当时美也是用来评判男子的一大标准,因此贵族人士几乎每天携带镜子在身上,喷香水打粉,到了不化妆就不能出门的地步。

一、喜好化妆打扮成了唐朝男人的流行风向标

唐朝时期女子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女子也可以为官,为唐朝稳定作出了贡献,再加上唐代经济富裕,老百姓对各种化的包容程度比较高。盛唐时期出现妇人为丈夫之相,而后出现丈夫为妇人之势也就不足为奇了。受女子爱美的影响,男子也有了爱美之心和女子一样,男士也会用到口脂,面脂等等,这些都是化妆必备品。

当时男子崇尚一白遮百丑,唐朝男士出门都会随身携带小镜子,尤为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除了爱好打扮之外,他们对穿着也有一定的考究,在衣服上熏香成了很见的一件事。唐朝时期有一位大臣名叫柳仲郢,他的衣服从来不熏香,被别人认为是自持礼法的行为,可见在衣服上熏香成了当时男子爱美的一种流行趋势。

《旧唐书》记载:“仲郢以礼法自持,私居未尝不拱手,内斋未尝不束带。三为大镇,廐无名马,衣不熏香,退公布卷,不舍昼夜。”

二、独特的男士簪花造型

古时候女子爱美也体现在簪花这一形式上,而到了唐朝,男子也开始簪花,但它并未得到流行原因,其实特别简单,因为绝大多数男子都无法接受,所以簪花只是在很小一部分的男士群体中流行开来。不过通过王维的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不难想象当时男子簪花行为其实并不奇怪。重阳节不仅可以在头上插茱萸,也可以戴菊花,人们会根据不同节日选择不一样的花朵,不同人群佩戴的花也是不一样的。最初人们只是在逢年过节时佩戴簪花,当时花朵的款式有很多,除了鲜花之外还流行假花,正是因为簪花的流行,种植业以及手工业得到大力发展。

在唐朝男子的思想里,花朵就是美丽的象征,簪花也是为了表达出自己的美。但后来人们对簪花的意义发生了改变,唐中宗某次设宴,对表现优秀的人赐花一朵,除此之外皇室成员诞生的庆祝方式也是簪花,它能让气氛变得更喜庆。而且唐朝已经有了科举制度,殿试时考生和官员都要簪花,表达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同时也代表着考生期盼自己走上仕途。中得状元之人要设宴庆祝,前来庆祝的人会采集送鲜花祝贺,因此当时簪花不仅是美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荣誉的体现。虽然到了唐朝后期国家慢慢发生动乱,但这一习俗并没有被取缔,反而慢慢发展,在民间也出现了许多簪花人士。

结语

古代男子爱美,重视妆容仪表其实也是唐玄宗时期所留下来的习俗,比起其他朝代的男性来说,唐代男子更为时尚,不仅注重护肤美容,同时也有着熏香的精致生活习惯,因为独特的审美关系引起了后世效仿。说到底唐代男子如此时尚,其实是唐代文化的包容度较高,能接受不同的审美观,和当时稳定的政治局面,繁盛的经济发展以及巨大的国际影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唐代之后,封建社会制度慢慢加强,对文化时尚方面的态度变得越来越保,男性在穿着打扮上无法追求个性,没有唐朝时期丰富的时尚种类,有着强烈的民族个性,虽然有了民族美感,但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为了区分阶级,穿着打扮也只能成为统治者管理阶级的一种表现。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古庙挖出500年前的酒,工人想喝被禁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像车轮一样一直向前进行,中国地大物博,各朝各代都留下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而今天文物局挖到的东西却不一般。在2006年的时候的,南京三街承恩寺一直的考古发掘工作进行当中,根据文献的记载,出乎意料的发现了这个承恩寺的前身就是明朝大太监王瑾的府邸。既然是大太监的府邸,那么一定会有

  • 朱高煦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他会被侄子活活炙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高煦,明朝,历史解密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他是明朝宗室,自出生的时候开始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按理说,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朱高煦作为次子,即便日后不能承袭皇位,那也能过着舒适享受的体面生活,但他的结局却极其悲惨,竟然会被自己的亲侄子给活活烧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全是因为他太能作死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乾隆为什么和雍正作对 乾隆继位后为什么废除雍正新政和翻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乾隆,历史解密

    对雍正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继位之后,乾隆为什么先后废除雍正新政?乾隆是怎么想的?雍正皇帝是清代一位改革皇帝,雍正在位十三年推行新政、除弊立新,但惋惜雍正帝继位太晚,英年早逝,雍正帝担心自己呕心沥血推行的新政在死后无法推行,所以选择了弘历作为后世之君、继续推行新

  • 印象主义音乐的表现手法有哪些?都有着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印象主义音乐,古典乐派,历史解密

    印象主义音乐常常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在曲调发展上避免使用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重复、扩充、展开等表现手段,而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声乐曲调与言语音调密切结合,近似朗诵;器乐曲调也很少有气息宽广的线条。②在节奏上喜欢使用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

  • 成吉思汗的一个什么战术 德国的学习之后竟然能在欧洲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成吉思汗,历史解密

    说起兵法,除了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孙子兵法》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是十分厉害的发明了一个特别厉害的战术,这个人就是成吉思汗。在纳粹军队学习完这个战术之后,也是厉害的能够在欧洲称霸。可以说,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有重量的人,他发明了一个特别厉害的战术,在后来的纳粹军队学习之后,在欧洲也是厉害到可以称

  • 她怀孕在家待产,却收到丈夫的休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艾青,民国,历史解密

    张竹茹,是民国时期诗人艾青的原配妻子,两个人是靠着包办婚姻走到一起的,张竹茹是艾青的表妹,两个人自小就被定下了亲事,在父母眼里,这就是亲上加亲,艾青比张竹茹大9岁,他22岁的时候,从巴黎勤工俭学毕业回到国内,那时候张竹茹只有13岁,年纪尚小,所以两人的婚事还得再等等。艾青回国之后就开始写左翼诗歌,成

  • 明初大诗人高启,为何会被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启,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初年的大诗人高启,为何会被腰斩?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人物的一些经历,才能跟刘基媲美,一度投靠张士诚1:个人的一些经历,是明朝初年著名的大诗人,才能跟.刘伯温媲美高启所生的那个年代正可谓是元朝末年英雄辈出的大动乱时代,刚开始的时候家境比较富裕。很快只因父母双亡,没过多久便家道中落

  • 为什么一统天下的是秦朝,而不是西周和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西周,历史解密

    当中国这个概念开始在人们的认知世界开始发芽的时候,“天下大同”的世界观开始入住读书人的梦想。而这都远远没有真正物理意义上的“统一天下”来得早。没错,早在公元前221年,中国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大秦帝国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但为何只听过“统一天下”的嬴政,却没听过“统一天下”的姬发或者

  • 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是怎么出现在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闽国,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说到闽国的建国者,福建当地人想到的肯定是王延翰、王延钧兄弟争夺帝位,王延钧胜利后,建国号闽。其实他兄弟二人只是小喽啰罢了,只是算是官二代,最后为了权利互相伤害并决出了高下。如果说谁才是闽国的缔造者,那离不开他二人的父亲和大伯,也就是王潮与他的弟弟王审知。王潮、王审知一家,祖上世代为农民。唐朝末年,天

  • 刘禅给五虎上将追封的谥号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刘禅,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能继承王朝基业的天子,都是老皇帝根据他的实际行动的品行与智慧评判选出。其实,刘禅既然能够继承大业,他多多少少也是会有一定能力的。众所周知,谥号是后世皇帝对已经死去的大臣的评价,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三国后期,蜀汉的开国五虎上将已经全部去世,刘禅已经执掌政权,但是,五虎上将是十分受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