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上最大胆的骗子张仪,说好给楚怀王六百里,最终只给他六里地

史上最大胆的骗子张仪,说好给楚怀王六百里,最终只给他六里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96 更新时间:2024/1/31 2:08:48

纵横家往往被安排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学习纵横之术的人大多身份贫贱,又渴望建功立业,无兵无权只能锻炼自己的逻辑诡辩能力,注重揣摩游说对象的心思,或拉拢或分化,一切都从自身利益出发,战国时期最出名的纵横家非苏秦张仪莫属了,苏秦还曾以三寸不烂之舌身挂六国相印。

所谓“纵横”是两个对立的概念,“纵”即联合弱小势力对抗强敌,“横”则是以强者为主体,分化逐一消灭弱小势力,苏秦游说六国自然是“纵”,而张仪则恰恰相反,事实证明最后还是张仪看到了未来。

张仪与苏秦曾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学成之后下山游说君王,以求实现报复,苏秦很快就得到了赵肃候的青睐,任命他作为使者去游说其余各国,一同对抗强大的秦国,苏秦欣然往之,临行之前请张仪来投奔自己。

[var1]

但是当张仪去见苏秦的时候,苏秦却变了一副脸色,不仅百般羞辱张仪,还让他与仆人一同做事,张仪本以为以两人的交情至少也能混个官做,相比之下内心落差极大,一气之下决定报复,知道苏秦要联合各国对抗秦国,张仪偏偏要对着干,前去投奔秦国。

公元前328年,张仪与秦公子华一同进攻魏国,打下蒲阳之后张仪却劝说秦王将占领地归还给魏国,魏国将上郡十五县拿出来作为答谢,双方开始交好,秦王十分高兴命张仪为丞相,代为处理外交事务,张仪开始发迹。

公元前322年,张仪出走秦国,前往魏国任相,其实暗中是为了秦国的利益,张仪曾劝说魏国效忠秦国,结果引来魏王震怒,张仪暗中通风报信,秦惠王发兵攻打魏国,得胜之后给了张仪不少好处,见到秦国越加强大,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组成联盟进攻秦国,张仪多次劝说魏王退出。

[var1]

经过上次作战失败以后,魏国一直忌惮秦国,于是退出联盟,并且放张仪回国,张仪又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故事,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张仪诓骗楚怀王的事情,当时张仪保证只要出国能与齐国断绝来往,就能送出六百里地,楚怀王觊觎秦国土地长久,听到竟然有这样的好事,没做多想就答应了。

结果等到楚怀王去要地的时候,张仪却坚持自己只答应给六里地,楚怀王知道自己被耍了,一怒之下出兵攻打秦国,但是此时楚国早已与齐国断交,楚国根本无法与秦国对抗,结果以惨败收场,楚怀王也被人讥笑数年。

然而事情真是如此吗,实际上这件事源于《战国策》,《战国策》中注重夸大谋士才华,很有可能偏离了原本的事实真相,公元前313年,秦、魏两国进行会盟,决定今后统一战线,此举惊醒了齐国,齐国与魏国之间常年征战,齐国不想坐以待毙,既然魏国能找帮手,自己也能找盟友,就这样齐国拉来楚国组成盟友。

[var1]

双方结盟以后,楚怀王也有了底气,一面发动对秦作战,另一方面与齐国来往密切,秦国则处境危险,因为许多兵力都被派去打赵国了,兵力不足以应对齐楚联军,没有办法下,秦国派张仪游说楚怀王,从中瓦解双方联盟。

张仪凭借自己的口舌,以六百里地作为条件,成功让楚国停止进攻,同时还把楚国拉拢到自己这边,为了体现双方结盟的诚意,决定互换丞相,就这样张仪又到楚国上任,但是刚刚踏入楚国,陈轸就看穿了张仪的阴谋,陈轸认为秦国现在之所以对楚国这样好,原因是忌惮齐、楚联盟,如果现在撕毁协定,转而与秦国结盟的话,难免会引来齐国忌恨,到时候如果秦国背信弃义,损失无法挽回。

[var1]

陈轸还说如果真要与秦国建交,也要等到秦国兑现承诺之后才可以,不难发现,陈轸所言极有道理,但是楚怀王早就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满心所想都是六百里土地,根本听不进劝说,直接拒绝了陈轸的建议,宣布与齐国断绝来往。

后楚怀王急忙派人去要地,结果张仪闭门不见,楚怀王还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够绝,竟然派人当面去骂齐宣王,差点引发双方大战,此时见到双方彻底撕破脸,张仪才慢慢露面,不过闭口不提六百里的事情,而是说自己只说过割让六里地,楚怀王这才追悔莫及,知道自己被骗了,怒不可遏的向秦国发动进攻,最终以惨败告终,这就是《战国策》中的记载,不过实际上却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首先就是割让土地时,仅仅是张仪的一面之词,并没有秦国官方诏书,况且割地是一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还有就是楚国向秦国用兵的时候,齐国也来帮忙了,说明双方并没有撕破脸,最后就是楚怀王身为一国之君,怎会做出当面辱骂君王的事情?

可见真相或许并非如此,张仪在收买楚国的时候,确实向秦王建议将楚国周边六百里土地让出去,虽然秦国拥有这里的控制权,但是汉中对于楚国十分重要,即便不让楚国势必会想办法来抢夺,秦国正在四处作战,如果楚国强力来攻,秦国取胜的把握并不大,因此不如直接送出去,还能取得楚国信任。

[var1]

然而张仪这一说法刚一提出,就引来众人围攻,消息泄露以后,楚怀王主动接近张仪,想要将想法落实,但是秦武王执政以后,反对张仪的做法,并且将他赶出秦国,这件事也不了了之,而楚怀王也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六百里地,终归来说并非张仪骗了他,而是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完成的可能。

参考资料:

【《史记》、《战国策》】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坑杀为何不反抗?学者:真相难以直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平之战后为何赵军誓死不降,长平之战赵军为什么会被包围,长平之战赵军该不该杀

    引言在战国末期发生的众多战争当中,长平之战绝对是最具规模,同时也对后续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个。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山东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秦国一对一抗衡,也注定了秦国会在未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不过长平之战也有一些谜团,因为历史资料上记载比较模糊,导致了我们至今也难以窥其全貌。其中

  • 战国大墓现13米盗洞,出土6辆“劳斯莱斯”,墓中文物或改写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大墓发掘现场,古墓被盗但留下两件国宝级重器,历史上被盗的千年古墓

    前言: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所以在湖北经常会出现一些古墓,而这些古墓往往都是在战国时期的古墓,这是因为通过对这些古墓的挖掘,才让距离咱们十分遥远的战国成为了现在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个时期。比如说在湖北发现的规模最庞大的战国墓是曾侯乙墓,事实上除了增侯乙墓的存在之外,湖北还有许多十分著名的古墓可能就是因为古

  • 盗取虎符挽救赵国的竟是一名女子,那么,她跟信陵君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信陵君与赵国的关系,信陵君为啥杀赵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虎符

    公元前262年,赵孝成王接收了上党,两年后,秦国派兵围住上党,赵王贪恋土地,派出老将廉颇率领二十多万的大军去解救上党,当他们到达长平的时候,秦军已经攻占了上党,如此廉颇在长平吞并,接应上党。面对秦军的攻坚策略,廉颇避战不出,只是做出防御姿态,赵王对此很不满,屡屡派人指责廉颇,秦国知道这个情况后,使出

  • 孩子拿“半块铜片”当玩具,三次被专家拒收,如今成“秦王虎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虎符,秦王虎符现在值多少钱,秦王虎符是干什么用的

    [var1]追溯到1978年11月初冬,这天下着阴冷的小雨;今陕西西安的泥泞小道上有一个没打伞,怀里揣个蛇皮口袋的年轻人格外显眼,他的目的地是陕西博物馆(今碑林博物馆)。来到博物馆大厅,整洁地面很快印上了一串年轻人的泥水印;年轻人要找博物馆的专家,还说带来了宝贝。年轻人终于找到了“专家”,并开始拆解

  • 秦国最不该输的一场战役,若能赢,秦将提前20年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的十大战役,秦国统一战争中最艰难的一战,秦国统一之路最不该输的邯郸之战

    但其实秦国也有过失败的战争,就在长平之战后,秦昭两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邯郸之战,此次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秦国军队元气大伤,原本的好势头被毁掉,这使得秦国推迟了一统天下的进程,若是妥善处理使得战争胜利的话,那么秦始皇一统天下就可以提前20年。公元前260年,秦国的白起将军在刚刚过去的长平之战中取得胜利,

  • 中国特种兵是战国就有的吗?这个朝代最强,500精兵灭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七大特种部队,春秋时期特种部队,中国古代的第一支特种兵

    但无论如何武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国家需要他们镇守边疆,稳定动乱,保家卫国,所以将领们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在训练自己的士兵,以防国家有一日会需要,同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可以威慑邻国。如此每个皇帝都会重视国家的军事建设,不仅是训练军队,还会训练特殊的士兵以供特用,就像现代军队中的特种兵一样,有着很大

  • 就为了面子,秦王杀了此人,结果损失30万兵马,将秦统一推迟2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王死后百万大军去哪了,秦王几乎把全国的兵力都交给了谁,历史上的秦王被谁杀了

    到了秦王嬴政这一代,秦国积攒的实力足够支撑嬴政的野心,能够让他在十年之内连灭六国,但在这之前,秦国也有过一统六国的机会,那就是邯郸之战,如果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话,秦国实现天下大一统的大业至少可以提前二十年,或许因为蝴蝶效应,提早二十年建立的秦朝能够延续数世,最起码不是到了秦二世,刚建立不久的秦帝

  • 他到底何方神圣,竟称呼孔子为丧家之狗,精确预言了历史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被人叫做丧家之狗,孔子就是个丧家之狗,孔子与丧家之狗的关系

    这个世界上每位男人大抵都有着一个成为英雄的梦想,但是大多数男人只能在游戏里施展自己过剩的精力以及过人的抱负。游戏之余,手捧着方便面的男人们恍惚间常常感叹:明明已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了,为什么大任还没有降下来呢?许多有志青年认为:其实自己和成功人士之间的差距,就在于缺少一双能够

  • 朱元璋为何把孟子清理出孔庙?此人死谏后,明朝才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痛恨孟子的原因,朱元璋把孟子请回孔庙,朱元璋和孟子的关系

    这件事的可怕程度不亚于一场侵略战争,因为动摇了人心中的信仰,让儒生心中的价值体系崩塌了。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这么痛恨孟子,不惜动摇大明尚未站稳的根基呢?[var1]朱元璋之前做过和尚,所以他有一部分是尊崇佛教的,但是治理江山不能太佛系,而且朱元璋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上位后,时而重用佛家道家礼法,时而一

  • 章邯:差点挽救秦国的最后名将,为何还是被列入“三秦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章邯投降后秦国还有多少兵马,秦国大将章邯简历,秦国章邯为什么会败给项羽

    读秦史,常不免掩卷唏嘘:始皇奋六世余烈,举各国贤才,不知历经多少奇谋鏖战,洒却多少秦人血泪,方得一统天下,却很快亡于二世,实在令人惊叹!究其原由,不外乎两点。王朝统一理应休养生息,却更加施行暴政,残虐生民;内廷君臣本该同舟共济,善理国政,而偏出一奸邪赵高,上下其手,拥立昏庸胡亥,矫诏害死扶苏,私仇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