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想将都城迁到此地,若成功明朝不会灭亡,清军必将难以入关

朱元璋想将都城迁到此地,若成功明朝不会灭亡,清军必将难以入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695 更新时间:2024/1/19 4:34:00

在明朝建立之前,统治中国大地的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元朝末年,统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这个时候趁势崛起的。经过了一连串的相互攻伐,最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统一了中国南部的大片江山。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在南京称帝。此时中国北方地区还处在元朝的势力范围之内,而江南地区相较于北方,经济发展较好,受战火波及破坏也不是很严重,因此,朱元璋想来想去,最终将南京定为了明朝的都城。

国都虽然定在了南京,但也并不是不能更改的。元朝是灭亡了,可逃到蒙古草原的北元势力依然十分强大,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城势必要北迁。还有就是,在南京建城的时候,由于是人为制造的人工湖,导致皇宫地表下沉,形成南高北低的格局,这在风水学上是大忌。风水上不行,历史上也说不通,纵观明朝之前的各个朝代,大凡有辉煌壮举的大一统王朝都城都在北方,相反,那些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弱小王朝都城却都定在南方。综合以上种种考虑,朱元璋也有把都城北迁的意思。

朱元璋曾想在老家凤阳建都,不过仔细考虑后,他自己也知道此路不可行,于是又想到了宋朝故都开封,朱元璋为此甚至专门到了开封考察,终因开封无险可守而作罢。后来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到洛阳和西安考察,准备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明朝的都城。朱标对两地的地理优势,风土人情,经济基础都做了详细的考察,最终选择了西安城,并在此修建了两座颇具皇家威仪的钟鼓楼。朱元璋看到太子的汇报,也非常赞赏,正准备筹备迁都长安的事宜,就在这紧要关口,太子朱标突然死亡,朱元璋痛不欲生,辛苦几十年培养的接班人说没就没了,心痛之余迁都西安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等朱标的丧事处理完毕之后,朱元璋自知时日无多,便把经历放在对皇长孙朱允炆的培养上,迁都之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那么西安作为国都,有什么优势呢?西安在古代也叫做长安,是汉、唐两代大帝国的都城。西安地处关中地区,北部是地势逐渐升高的高原,南部是巨大的山脉——秦岭,西部是和四川交接的崇山峻岭,东部是黄河和潼关相接的天险,这种地形在冷兵器时代易守难攻,很是安全。在北宋初年的时候,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想将国都迁到此地,赵匡胤说:“我欲西迁者无他,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说白了就是长安有山河之险,易守难攻,可以减少保卫首都的兵员,减少百姓压力。由此可见,将西安作为国都对于明朝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惜的是朱元璋的这个计划终究还是没有实现,培养了朱允炆没过几年朱元璋就死了。朱允炆继位成为了大明朝的新皇帝。这位仁兄可没有朱元璋的战略眼光,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收拾自己那些手握重兵的叔叔们,没成想自己实力不济,被自己的四叔朱棣赶下台。而朱棣呢本来自己的地盘在北京,当了皇帝之后基于战略需要自然而然将都城迁到了自己的老地盘,就这样“天子守国门”形成了。这一守就是两百多年。如果朱棣泉下有知,两百年后自己的子孙会被东北地区的满清八旗逼得喘不过气来,几次兵临北京城下,恐怕他怎么着也不会将都城迁到北京了吧。若是之前将都城迁到西安,灭亡大明江山的李自成也就无从说起在陕北起事了,可惜的是,历史就是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更多文章

  • 岳飞的《满江红》被教科书删除,另一篇同名作品入选,这是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满江红为什么移出教科书,满江红岳飞繁体原文,岳飞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满江红

    教材中有一处删减就是关于岳飞的《满江红》,我们都知道岳飞的诗词被教科书删减了,删减过后用另一篇同名的作品代替也是《满江红》,不过作者是著名的革命家秋瑾。那为什么岳飞的诗词被删减呢?选择了秋瑾的《满江红》,又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岳飞其人我们都知道岳飞与秋瑾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人,岳飞是

  • 明朝名臣胡宗宪,怎样兢兢业业为国效力,抵御倭寇维护国家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胡宗宪个人资料,何茂才郑泌昌胡宗宪

    与其他人一样,他也是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渐渐的,在他手下有一大批能人,而他也善用人才,不管处于什么位置,他总是能将不同的人安置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例如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倭的时候,他就十分看重一个小将领戚继光。便一手提拔了他,而这戚继光也没有令他失望,最终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除此

  • 历史上有能力的十位皇帝, 朱元璋第九, 康熙第三, 第一无人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和康熙谁最厉害,历史上的康熙和朱元璋,历史上最牛逼的皇帝朱元璋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

  • 朱元璋害死刘伯温后挖坟墓,打开其陵墓发现6字,朱元璋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伯温被害朱元璋大开杀戒,为啥朱元璋要害死刘伯温,朱元璋为何毒杀刘伯温

    刘伯温是当时著名的风水大师,朱元璋选择帝都的时候就是刘伯温给的建议,另外朱元璋还让刘伯温给自己选择陵墓,朱元璋非常器重刘伯温,可越是依赖一个人,朱元璋也就越忌惮他,明朝刚建立,开国将领几乎都被朱元璋整死了。而刘伯温相比于其他大臣更显得重要,他会有好下场吗?朱元璋在坐上皇位后,疑心病一直很重,总是不能

  • 朱元璋一生最恨的一个姓氏,下令让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痛恨的姓氏,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氏为何,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是什么姓

    朱元璋这个人出身草野,但是能凭一己之力结束战乱建立一个国家,是很有魄力的,不过,他在称帝后的一些做法却让人觉得他有些阴狠,因为他把大部分当初跟随他的人都给杀掉了。除此之外,他还深恨一个姓氏,曾经下令把全姓的人都处置了。其实除了滥杀有点让人寒心之外,他在治理国家方面还是很不错的,而之所以如此厌恶这个姓

  • 趣谈六一︱要论过节,还是宋朝的小朋友玩得够high!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六一儿童节,各国是怎么过六一的,各民族如何过六一

    虽说“六一国际儿童节”是1949年才正式确立的,但你可知道,其实早在1000年前,中国的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的“儿童节”吗?宋朝的”儿童节“前一阵描写宋仁宗时期生活的《清平乐》热映,很是劲刮了一阵“宋风”。要说到这宋朝,还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和审美的一座高峰。经济发达,文风昌盛,小朋友们也拥有自己的狂

  • 祸害活千年!明朝一土匪头子,活了125岁,面色红润犹如童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末最凶山贼,明末最凶的山贼

    后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爱民如子,打仗所向无敌,本是五代第一明君,奈何天不假年,在御驾亲征的路上染病,不久病逝,驾崩的时候还不到四十岁,否则以柴荣的文治武功,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很有可能被他全部收复。而令人气愤的是,一些奸佞之徒却偏偏很长寿,比如北宋奸臣蔡京,祸国殃民,被称为“宣和六贼之首”

  • 宋朝——历史上最好的朝代,没有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是最好的朝代吗,宋朝往前1700年是什么朝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朝代宋朝

    说到历史上最好的朝代,观点莫衷一是。有人觉得是强汉,有人觉得是盛唐,有人觉得是隋朝,有人觉得是明朝,甚至有人觉得是蒙元和满清。但其实宋朝才是最好的朝代。今特粗略言之。首先,宋朝的皇家宽厚,仁慈。宋朝虽然是君主制,也是中央集权,但是,皇帝既没有兔死狗烹、大杀功臣,又没有好大喜功、强权暴戾。反而,执政温

  • 汤和的存在对朱元璋也是一种威胁, 为什么汤和能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对汤和的看法,朱元璋电视剧汤和,朱元璋百官受封唯独汤和被降级

    或许有人要说了,卢绾最后不是也遭到刘邦的猜忌、举家投降匈奴了吗?可是,诸君或许忘了一点,汉初反叛的所有异姓诸侯王、如燕王臧荼、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包括那位被降为了列侯的楚王韩信,有一个善终的吗?可凭什么卢绾能够全身而退、举家出走匈奴?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发小这个身份多少还是管点儿

  • 成吉思汗下令,妇女被迫改嫁,为什么朱厚照背锅,还被骂了5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成吉思汗朱厚照,成吉思汗最后死在现在哪里了,成吉思汗原来是干什么的

    明朝一直都是大家非常喜欢热议的朝代,因为这个朝代里的皇帝最容易出奇葩,像是只有一个老婆的;还有领兵打仗被敌人抓住的,大臣们不救反而立皇帝弟弟上位的;还有修仙的……总有你想不到的。这次说的是明朝里最喜欢玩闹、最调皮的皇帝,朱厚照,他的家庭还挺幸福的吗,毕竟那位娶了一位老婆的皇帝就是他的老爸,而他本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