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死前,在诸葛亮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刘备死后被贬为平民

刘备死前,在诸葛亮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刘备死后被贬为平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55 更新时间:2023/12/16 3:53:02

刘备真的有这么信任诸葛亮吗?如果是,那为什么又在同时将刘禅托付给两个人,难道是不相信诸葛亮的能力?还是想要制衡一下诸葛亮的权利呢?而且刘备在死前,不光托付诸葛亮,还在他身边安插了一个副将,这个副将叫做李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不得不说的就是这个李严最后还被诸葛亮废为平民,在三国里面,说他被废的理由是因为谎报军情、延误战机,当时诸葛亮在前线出征打仗,自然需要一个管后勤保障的,而李严在地位上跟诸葛亮差不多是平级,所以就顺理成章就成了诸葛亮在后方的战事补给总司令,这样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粮草在打仗的时候尤为重要,要是行军打仗粮草被劫,那必然军心打乱,而这种事情相信也是每一个三国将领必备的常识。

大家也知道诸葛亮多次北伐,其中有几次就是因为粮草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北伐的失败,所以这次重新用这李严负责筹备运输粮草,本来责任就很重。话说这李严运粮之际正好赶上夏秋交际,雨水充足,而蜀国地理位置大家都知道,就是天气晴朗的时候都异常难行,更不用说这连日降雨,道理自然泥泞不堪,也因为如此延误了给前线交粮的日期,其实出现这种情况谁也不想,毕竟这种问题属于天灾,责任并不在李严,而且蜀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有目共睹,只要跟诸葛亮如实说明情况就好了。

可是这李严是怎么做的呢?先是派人去跟诸葛亮说让诸葛亮撤兵,诸葛亮以为粮草不够所以就答应了撤兵,这种事情,就是不问原因诸葛亮都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法按时交粮,本来撤兵也就算了,可是等诸葛亮撤回之后,这个李严找到诸葛亮又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

说这种话显然一方面是推卸责任,毕竟当时厌恶时间交粮是重罪,另一方面就是把这个责任全部推给诸葛亮,所以等诸葛亮大军回来之后,一调查发现这李严当时确实没有能力运粮,再加上他推卸责任的言辞,顿时怒不可遏,本来不需要重罚李严的,可是现在李严因为有了那一句“军粮饶足,何以便归”这句话,那么性质就变了,变成了谎报军情。

本来这件事责任就在李严,虽然因为天灾不需要李严承担太大的责任,但是李严又谎报军情,导致了大军无功而返,让诸葛亮无功而返,诸葛亮也因为如此再一次北伐失败,错过了最好的打击敌人的战机,这种事情不管在什么朝代,都是要被处斩的大罪。

不仅如此,这李严的言论不仅仅欺骗了诸葛亮一个人,还欺骗了后主,这在古代叫什么?没错,就是欺君罔上,也是重罪,当时明知道诸葛亮退军之后,这李严跟后主禀报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

诸葛亮回来之后肯定要跟李严对峙,结果发现确实是李严在说谎,这可是坐实了的掉脑袋的重罪。当时是诸葛亮主管朝政,而诸葛亮念在他是刘备钦点的托孤忠臣,而且对蜀国也算有功劳,因此就把他贬谪为庶人,也就是废了他的官,让他当一个平民,这样诸葛亮觉得不仁义,又启用了他的儿子,让他顶替他父亲的职务,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做的真的是仁至义尽了。

当然,这是原著中给我们描述的,而很多人也因此提出质疑,说诸葛亮其实就是为了打击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当时在蜀国能够跟诸葛亮相互有制衡作用的也就李严,现在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李严给废了。

显然就是为了巩固自己在蜀国的地位,虽然启用了他的儿子,但是在声势上已经先声夺人,让他的儿子即使在其位也不敢乱说话,但是这种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因为诸葛亮当时在蜀国的地位李严是完全撼动不了的,可以说诸葛亮肯定是没有这个心思的,至于刘备跟李严有没有要制约诸葛亮的心思那就不得而知了。

更多文章

  • 三国最后一个猛将,比吕布勇猛,投奔刘备后被处处限制,抱憾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唯一一个能打败吕布的人,三国后期比吕布厉害的将领,吕布如果跟着刘备会怎么样

    但实际上,三国武功高强的英雄人物很多,正史上的典韦就比吕布武功高强,只不过受名著的影响,人们对吕布的印象更深一些。而笔者本次要给大家说的人物,也是一位十分勇武的将领,他的武功丝毫不弱于吕布,但却遭受了无数次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而他死后,刘备也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干将,光复汉室的心愿更是无望。这位将领便

  • 一吕二赵三典韦:典韦武功到底如何?为何能排在关羽张飞之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一吕二赵三典韦全部视频,三国里的典韦有多厉害,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武功

    这个“一吕二赵三典韦”,实际上说的就是吕布、赵云和典韦这三位三国武将。一直以来,他们被认为是三国武将中武力值最高的。吕布排第一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毕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而且吕布辕门射戟的壮举,让一向桀骜不驯的张飞都暗自折服。排第二的赵云,号称“常胜将军”,长坂坡七进七出确实是英雄无敌。相

  • 如果你是刘备,在关羽被杀后,会不会讨伐东吴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死后刘备打东吴,刘备为关羽讨伐东吴成功了吗,刘备在关羽被杀后会讨伐东吴吗

    然而,刘备还是不肯听,最终夷陵战败,让蜀国陷入了空前危机当中。那么,如果你是刘备,在关羽被杀后,会不会像历史中的刘备那样,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呢?对于许多人而言,应该是不会的。因为和东吴联合这是隆中对既定的战略规划。当时,曹魏占据了中原地区,无论是国力还是后续发展潜力,刘备的蜀汉集团都远远不能与之相提

  • 关张没有随刘备入西川,他们有更重要的任务,关系到蜀汉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与关张,关张在刘备创立蜀国有什么帮助,正史上刘备对关张二人怎么样

    刘备入西川是受到刘璋的邀请,主要是为了对付对刘璋有威胁的张鲁。可以说刘备是作为贵宾前去的,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还带着素有“万人敌”之称的关羽和张飞一同去的话,恐怕西川上下都要震动了。那样的话对于刘备的名声也不好,人家会说你刘备这是要武力夺取西蜀之地了。虽然刘备入川本身就是想得到西川之地,但是表面上还是要

  • 低估了这两个人, 致使曹操两次错失一统天下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曾经有两次机会可以一统天下,典韦和郭嘉不死曹操能一统天下吗,曹操错失的四大奇才

    袁绍被击败后,曹操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一统天下——赤壁之战以及汉中之战!赤壁之战的前夕,曹操刚刚平定了北方、占领了荆州。蜀军也一路逃亡,此时唯有江东政权还摇摆不定!但是从曹操给孙全写的信中可以看出,曹操信心十足,视江东为囊中之物!正是由于曹操自大低估了孙权的实力,造成赤壁之战的失败!曹操把东吴根本不放

  • 孙策死后,周瑜为何不拥兵自立?难道只是因为兄弟情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策死时周瑜在哪儿,孙策死后周瑜为什么自立,周瑜之死与孙策谁先死

    众所周知,孙策与周瑜从小就是志向相投,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后来两人一起并肩作战,平定天下,统一了江东。因此江东的基业有周瑜的一半功劳。反观孙权,虽然当时孙权已经崭露头角,但毕竟年少。当时的周瑜手握重兵,为什么不佣兵自立呢?孙策遇害的时候,孙权只有十七岁。虽然孙权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才名远扬,但毕竟还小,

  • 关羽和张飞谁更聪明?关羽家族全员遇害,张飞家族却安然无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真有关羽张飞这两个人吗,正史上关羽和张飞谁厉害,正史关羽张飞谁先死的

    提问:关羽和张飞谁更聪明?答:首先说一件事,在刘禅选择投降以后,钟会受到了姜维的诱惑,想要自己做皇帝,最终被杀死,这时候已经杀的没有了心智的曹魏士兵在都城成都里面大肆杀人,不少的蜀汉的官员以及百姓都死在了他们的刀下,而关羽的后人也全部都被杀害,杀光关羽全族的人叫作庞会,他的父亲是庞德,他这么做就是为

  • 清朝的“从一品”和“正二品”差距有多大,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国内自产一品二品三品,清朝一品和二品怎么分,清朝二品小妾图片

    01清朝从一品和正二品的区别清朝的官职共有九品,每一品,又分为正从两种。同品之间,正比从大,因此也被称为“九品十八阶”。每一品之间的差距,都可以说是一道鸿沟。而到了从一品和正二品之间,更是有犹如天堑。其中,服饰、待遇、权利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首先服饰上就有着明显区别,清朝的朝服由顶珠和朝服这两部分组

  • 康熙晚年,为啥后悔擒拿鳌拜,不但亲自为他平反,还称鳌拜是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这也成了皇帝刺杀他的重要原因,当时小皇帝为了拿下鳌拜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成功让这位功臣死于牢中,但是到了晚年他始终对于自己刺杀鳌拜的事情耿耿于怀,认为之前的自己是不是过于的残忍了。为了磨平心中的愧疚,特意为鳌拜一家人平反,甚至还为他们增加俸禄购置房产。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01“忠心耿

  • 纪晓岚烟瘾有多大?被誉大清第一烟枪,戏称“铁拐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纪晓岚烟瘾,纪晓岚为什么抽烟不离手,纪晓岚喜欢吸哪里的烟

    因为吸烟糜费金钱,并且容易引发火灾,清代历代皇帝一直提倡禁烟,然而却难以真正禁止这种陋习,社会上从普通百姓到达官显贵,都普遍吸烟。李伯元在《南亭笔记》卷五所说的“北京嗜巴蕴(烟草)者十而八九”,而作为四库全书馆总票官的纪昀更是大烟枪,还因为编撰《四库全书》有功,而被乾隆唯一特许,可以在翰林院吸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