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个谜团只有一个答案:赵云年纪、身份难考证,武功在蜀汉五虎大将中排第几?

三个谜团只有一个答案:赵云年纪、身份难考证,武功在蜀汉五虎大将中排第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39 更新时间:2024/1/19 7:40:18

笼罩在赵云身上的这三个谜团,即使费尽心思去考证,也只能找到一个答案,那就是他的身份。赵云的武功在蜀汉五虎中排第几,至今仍是见仁见智争论不休,而他的确切年龄,即使再过三五百年,可能也不会有人给出明确的答案。

在成都武侯祠内,赵云公服幞头,手执笏板,完全是文官打扮,但是在《三国志》中,陈寿却把他比作西汉开国名将夏侯婴,将其与黄忠并称,说他们都是刘备强挚壮猛的爪牙。

赵云的年龄,在《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也是自相矛盾:初平三年(192年),赵云在公孙瓒与袁绍在磐河(界桥)之战中首次出场,是一位浓眉大眼阔面重颐的少年将军,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七十岁的赵云老当益壮,韩德父子五人命丧黄泉。

初平三年到建兴六年,只过了短短三十六年,赵云就从少年将军变成了古稀老将,这笔账咋算都不对:如果赵云斩韩德的时候是七十岁,那么他战平文丑、枪挑麹义的时候,应该是三十三四岁了,即使赵云再有小鲜肉特质,也不会被误认为是少年——161年出生的刘备,在磐河之战时也不过才三十二岁。

二十多岁的关羽怎么会有二尺长的美髯,刘备是没有胡子还是胡子少,这些问题都无关紧要,咱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赵云是文官还是武将。

综合《三国志》和《华阳国志》、《云别传》的记载,我们发现赵云在刘备集团担任过如下官职:近卫骑兵司令(主从骑)、牙门将军(类似副官长和卫队长)、桂阳太守、留营司马(荆州治安军司令)、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

赵云的升迁路线图表明,他一直干的是武行,他穿文官服饰,一点都不奇怪:在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乃至三国魏晋,都是文武不分家,在朝会的时候,都是峨冠博带衣袂飘飘,根本就不像影视剧所展示的那样,武将顶盔掼甲腰悬刀剑——除极特殊待遇,文臣武将别说带刀佩剑,就是穿鞋子都不行,大家都是轻装软扮,穿几十斤的盔甲上朝,那不是优待而是折磨了。

诸葛亮当丞相之前,先是军师中郎将,后为军师将军;张昭在孙权称王后受封绥远将军,死前是辅吴将军;一向被认为是刘备“不高明谋士”的糜竺、孙乾简雍、伊籍的官职,分别是安汉将军、秉忠将军、昭德将军、昭文将军。

从这些人的官职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年根本就没有明确的文官武将划分,讨论赵云是文官还是武将,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如果一定要给他一个明确的定位,那就只能是“勇悍的儒将”。

赵云的文武问题解决了,他的年龄问题,却永远都不会有答案。不但赵云的年龄是个谜,就连关羽和张飞,也没有任何可信史料证明其出生年月,关羽赵云比刘备大还是比刘备小,易中天先生也没给出明确答案。

古代的户籍制度也很完善,但是战乱频仍加上年代久远,汉末三国时期的户籍资料早已湮没,谁要能发现关羽张飞赵云的“户口本”,那是一定要被列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的。

半壶老酒读书不多,遍翻三国史料也没找到赵云的出生年月,所以赵云的年龄谜团,只能提请读者诸君慢慢参详了。

因为当年官员基本不分文武,所以赵云的职业性质无需讨论,他的年龄,演义小说自相矛盾,正史又没有记载,所以只能搁置不提,咱们还是来讨论下面这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在蜀汉五虎大将中,赵云的武功是不是最低的?

在《三国演义》中,常胜将军赵子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名将,平生未逢一败未受一伤,汉中之战不但能用空营计击溃曹军主力,还把张郃徐晃吓得望风而逃。

张郃徐晃不敢跟赵云交手,可能是因为他们跟黄忠已经打了半日而体力不支,在此之前,张郃是不止一次跟赵云交手,而且败得也不是很狼狈。

张飞是张郃的克星,这一点读者诸君都知道,毋庸半壶老酒赘述,而赵云和张郃的两次单挑,细看起来却很有意思。

赵云与张郃第一次交手,是在刘备袭取许都途中的穰山,为了营救被围的刘备,赵云枪挑高览击败张郃:“(刘辟)与高览交锋。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邰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

第二次是在当阳长坂,虽然在赵云枪下败过一次,但是张郃一点都不怵赵云:“赵云一 枪刺倒曹洪部将晏明),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正走间,前面又一枝军马拦住,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

穰山之战张郃“守住山隘”,赵云“路窄不得出”最后是关羽带着关平周仓杀来,这才救出了刘备和赵云,这说明张郃的防守能力,还是十分强悍的。

张郃在长坂坡敢追赵云,肯定有狐假虎威的意思,但是他能让赵云无心恋战,说明二人武功相差不是很悬殊,打个三五十回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张郃能跟赵云打三十回合,但是在马超面前,却是二十回合就败了:“超咬牙切齿,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如果仅以张郃为参照物,赵云的武功显然不如马超,而马超的武功,似乎比张飞关羽还略逊一筹:许褚跟马超在潼关渭水大战二百三十回合不败,但是在下邳之战中,跟徐晃联手也没能拦住关羽,兵少势危的关羽挥舞青龙偃月刀,很快就打跑了许褚徐晃并突出了重围,要不是牛皮糖夏侯惇出现,曹操和程昱围困并招降关羽的计划就泡汤了。

当然,评价一位名将的武功,不能仅凭一两场单挑来下定论,如果仅以张郃为参照物,赵云似乎是蜀汉五虎将中最低的,但是综合起来看,又似乎只有赵云是不败之将,张郃后来不敢跟他交手就是明证。

讨论大将单挑能力并给三国名将武功排序,这是很多读者津津乐道的有趣话题,任何一种排序方式都能找到佐证,当然也会被找到反驳的理由,在半壶老酒看来,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已经给他麾下五虎大将排好了座次:“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

按照刘备的王命,赵云在五虎大将中排名第三,但不知这个排序的依据是武功还是战绩、资历,所以最后还得由读者诸君发表高见:赵云是能文能武高尚完美的儒将,他的年龄连罗贯中也闹不清楚,如果仅以《三国演义》为依据,赵云的武功,在蜀汉五虎大将中能位列第几?

更多文章

  • 关羽武功在张飞之上: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演义,其实都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评价张飞的武功,关羽谋略比张飞厉害吗,真实的三国关羽张飞谁的武功高

    只不过,我们平常在网络上探讨三国武将本领孰强孰弱时,一般都是以《三国演义》为主,原因就是《三国志》,只是记载名将的平生介绍、所经过的战役描写,却无武将之间打斗多少回合,不分胜败,或一枪将其挑下马来,或一刀将其斩首等,令读者热血沸腾的精彩的打斗场面描写,在可读性上,《三国志》远逊于《三国演义》。因此,

  • 蜀汉此人备受天下敬重,诸葛亮见其行跪拜大礼,但却没什么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在蜀汉的建树,诸葛亮为蜀汉贡献,蜀汉百姓对诸葛亮的评价

    三国时期风云激荡,英雄豪杰辈出。不过由于出场人物众多且较繁杂,再加上《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一般都只对主要人物有影响,比如蜀汉政权中的文臣,很多读者就只知道诸葛亮、庞统、法正、费祎、董允、蒋琬、杨仪、马良、麋竺。其实历史上还有许多颇有名望的蜀汉文臣,许靖便是最显著的代表之一。许靖晚年官至司徒,威望极

  • 鸿门宴上,面对前来“送人头”的刘邦,项羽为何不直接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鸿门宴项羽将刘邦杀了吗,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诛杀刘邦吗,怎么看待鸿门宴项羽没杀刘邦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就会提出质疑了,既然当初刘邦已经上杆子来“送人头”,项羽为何不直接干掉刘邦,不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的事情了吗?实际上,从当时的情况来说,不是项羽不想杀他,而且真的不能杀他,项羽会放虎归山实乃无奈之举。首先,楚霸王当初虽然号称拥有四十万的大军,但是实际上,属于他的嫡系部队,也就那十

  • 击败袁绍后,谋士嚣张地对曹操说了12字,曹操将他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打败袁绍最著名的战役,曹操在哪场大战中打败袁绍,曹操用什么计谋打败了袁绍

    这就要从许攸投奔曹操的事情说起了。在袁绍准备攻打曹操的时候,许攸献策说:“如今曹操的许都兵力空虚,如果能够连夜奔袭许都的话,就能够得到汉天子,到时候我们也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保证能把曹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是袁绍却非常忌恨曹操,于是没有采纳许攸的意见。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许攸得知自己在邺城的家人

  •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不是不想杀,而是不能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杀刘邦吗,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不杀刘邦,鸿门宴项羽没杀刘邦是为什么

    从当时的环境上看,项羽不是不想杀刘邦,而是真的是不能杀刘邦。项羽也是被迫不能杀刘邦的。我们看一下具体的理由。首先,项羽当时号称有四十万大军。但是这里面自己嫡系也就是江东子弟只有十几万,剩下的部队都是其他诸侯的。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项羽只是个武林盟主。虽然他拳头比较大,但是还有其他很多的小弟。如果这个时

  •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盘点三国神秘失踪的十大人物,第一太过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十大诡异人物,三国历史中下落不明的大将,三国中的十大神秘人物

    10孔岫在盟军讨伐董卓的时候有曾出现过,但是在三国当中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描述,只是说他是一个豫州刺使。但是在众人讨伐董卓之后,对于孔岫的记载就消失了,生死未卜,只字未提。9黄盖说道黄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明明是这样的呀一个勇猛的武将,却对于他的记载并不多,并且在赤壁之战之后,就再也没有提及这样的

  • 为何魏国有曹魏之称,吴国有东吴之称,而蜀国却没有刘汉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魏蜀汉东吴这些名字咋来的,魏国灭了蜀国和吴国吗,蜀国为何不伐吴要伐魏国

    在曹丕篡汉建魏之后,刘备于次年四月在蜀中百官的劝进之下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后来公元263年时,司马昭率领四方之兵共计十八万,兵分三路攻打蜀汉,在失去汉中之后,姜维与钟会对峙于剑阁,此时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父子,之后魏军攻至成都,刘禅见大势已去,只能出城投降,刘备建立的政权就此成为三国

  • 三国历史中专坑老板的谋士,尽出馊主意,接连坑死三位主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三国中的谋士虽然有卧龙、凤雏这样的大智慧之人,也有类似蒋干这样的蠢货。说到三国中最二的谋士,估计是袁绍手下的郭图了,一生尽出馊主意,接连坑死三任主公,彻底改变三国中的历史走向。郭图原先是冀州牧韩馥集团的一名员工,而那时的袁绍还是缺钱少粮的主,经常需要韩馥接济。但后来袁绍不思图报,反而想霸占韩馥的地

  • 黄忠是蜀国五虎上将,老当益壮功勋卓越却因为这八个字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黄忠为何被称为五虎,黄忠一位老当益壮的名将,黄忠一生杀过多少个名将

    黄忠,字汉升,荆州南阳人,和诸葛亮算是老乡,黄忠初登场是刘表的部下,刘表当时初任荆州牧,驻守襄阳,任黄忠为中郎将,属于军中中级干部,他奉命和刘表侄子刘盤驻守长沙攸县,这个时期黄忠属于抑郁不得志,还没有特别出彩的表现。后来刘磬与孙策交战,曹操搞了个偷袭,占领了荆州属地,黄忠同样原职不动,被封俾将军,还

  • “胡服骑射”后,强大起来的赵国,最后为何还是难逃覆灭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国推行胡服,胡服对赵国的影响,赵国军队善骑射为何打不过秦国

    [var1]历史上的赵国,在赵武灵王治理下,在最为鼎盛的时期,攻灭了中山国,并向北尽收胡地,为赵国扩地万里。并且,赵国凭借着变革带来的优势,再很快的时间里,便构建了当时强大的骑兵部队。正是依仗于自身蒸蒸日上的国力,赵国在战国中晚期,一跃成为了三晋的霸主。后世的梁启超,更是称颂赵武灵王为中国的彼得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