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位皇帝却经常被人们所忽视,他的治国能力也是非常的强,在他的努力下才让康乾盛世达到顶峰,他就是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的父亲。其实人们了解到雍正更多的是从野史或者民间故事中,而且大部分关于他的传闻并不是多么光彩,例如修改先皇遗诏,残害兄弟等等。
在近两年"甄嬛传"的热播,在电视剧中雍正的形象也不是多么的招人喜欢。其实雍正之所以评价不高,主要还是因为得罪了不少人。众所周知雍正当上皇帝经历了残酷的立储竞争,最终他在一众的皇子中脱袖而出,成为在康熙之后下一任清朝的继承人。
而他尽管当上了皇帝,但是接手的却是一个因为多年对外战争导致的国库空虚,国力衰败,而且有不少问题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也是急需改革,因此雍正必须执掌大权对国家原本的制度重新进行制定,这也势必要的触犯到老一辈高层阶级的利益了,而且雍正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执政者,从他的改革项目就可以看出。
他实行的火耗充公就触犯了官僚们的利益,之后平均田地的政策也是同样惹得地主们怏怏不快,之后的改土归流更是让西南权贵对他恨之入骨,可以说他是一面改革一面给自己吸引仇恨,其实他的改革造福的更多是普通百姓,但是记载历史的并不是他们,而相反能够记录历史的反倒是那些被他整治的最惨的,得罪最多的官僚和地主,这也是雍正在历史上评价不高的缘故了。
因此一些历史的记录并不公正,要想在史书上抹黑一个人,只要将他的功绩略过,在他的私下生活中凭空捏造一些黑料就可以了,而雍正也是深受其害,例如他是如何用卑鄙的手段当上的皇帝,对于自己的兄弟是如何如何的薄情寡义,感情生活又是如何的花心,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他篡改遗诏的不靠谱史实,这也完全是凭空捏造的。
因为皇帝发布的圣旨都是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写的,更不用说像先皇遗诏这样的重要文件了,因此雍正即便是修改了汉语写的遗诏,其他两种也是不可能修改的,而且古代於字的写法并不好修改,因此这样的传闻呢并不可能。
然而史实是雍正用他十三年的在位时间将原本腐败的官场焕然一新,通过改革增强了国力,刚继位的时候国库空虚,退位之后为国库积攒了六千万两白银,而他接受前国库仅有八百万两,如果没有他的话,清朝的全盛时期估计还要晚两年才能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