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是在遵循过去老祖宗们的习俗,这导致清朝初期汉族备受歧视,连皇帝都不纳汉女为妃,后来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开始有所缓解,康熙帝也开始接纳一些汉女入后宫了,纯裕勤妃陈氏便是康熙皇帝其中的一个汉妃。
史料中记载陈氏的父亲是个二等侍卫,官职不算高,陈氏在康熙三十三年通过选秀成为宫女,康熙三十六年她生下第一个孩子,即《甄嬛传》中果郡王的历史原型果亲王胤礼,也就是说陈氏被宠幸的时间大概就在入宫的第一年到第二年之间。
从某方面来看,康熙这个皇帝还挺薄情的,在陈氏诞下皇室子嗣后她迟迟没能得到一个正式的封号,一直是康熙皇帝的庶妃,无名无分,这样不明不白的身份是很尴尬的。陈氏当时的处境一定是比较艰苦的,直到康熙五十七年,陈氏才被像模像样地封了一个勤嫔。
虽然历史并没有记录她的出生日期,但是根据她入宫应当在十五六岁来推断她成为勤嫔那年应该已经是五十岁左右的人了,属于徐娘半老的阶段了。没有了容貌,她能够依仗的只剩下她的独子胤礼了。
胤礼的命比母亲顺利得多,虽然康熙对陈氏并不怎么上心,但却很喜欢胤礼这个聪慧的孩子,时常亲自教导于他,甚至连出宫都要特命他一同随行。胤礼受宠却从不恃宠而骄,在其他皇兄皇弟忙着争储位的时候他两袖清风置身事外,这让后来继位的雍正对他很有好感,先后晋升过他好几次爵位。
雍正在封他为亲王的谕文中这样形容他:“果郡王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王失志忠诚,毫不顾及己私,执持正理,概不瞻徇,赞襄朕躬,允称笃敬。”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说胤礼“为人正直,人品很好,并且公私分明,帮助我很多,而且对我也很尊敬”,之后雍正还把重要的国家部门户部等都交给他负责。
雍正临终前皇室成员谁也信不过,只相信自己的弟弟胤礼,并把他当作托孤大臣,让他一定要好好辅佐自己的儿子乾隆当皇帝。乾隆一朝胤礼仍旧备受尊敬,乾隆对这位皇叔也是毕恭毕敬,只可惜胤礼身体不好,没过几年就驾鹤西去了。
不过,胤礼能在那样的环境中被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重用也算是他的造化了。
参考资料:
《清史稿后妃传》、《清实录》、《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清史稿皇子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