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00多年前,康有为花150万在瑞典买l一座岛,今岛屿属于哪个国家

100多年前,康有为花150万在瑞典买l一座岛,今岛屿属于哪个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91 更新时间:2024/2/21 20:24:13

前言

在中国这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涌现出了众多有能力的优秀人才,他们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属于自己的故事和结局。而在这众多人中不乏一些爱国志士,为维护国家利益付出了很多。在这些人中康有为算是一个,相信很多人都对康有为都有着一定的印象,即便你并不是很了解清末民初时期的历史,也在教科书中听过他的名字。清末发生的几件比较有影响力的大事,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可后来便遭到清政府的逮捕,为了逃脱抓捕康有为不得不选择逃亡国外,此后这位变法者在中国历史上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逃亡国外

在康有为逃亡国外的路上,还曾发生过一些不为人知的趣事。戊戌变法失败的消息很快便被康有为和梁超提前得知,慈禧下令对变法者进行捕杀。梁启超最先逃亡日本后来转至美国,康有为则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逃亡,他去过三十多个国家,逃亡总里程甚至达到了三十万公里,他的逃亡看起来更像是一场长途旅行。除了在加拿大有过一段时间他参与组建保皇会,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康有为都待在欧洲,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丹麦、挪威、西班牙,几乎整个欧洲他都去过。虽然康有为远走他国最开始的目的,是逃脱清政府的抓捕,但是他却并没有像大多数逃亡者那样的狼狈不堪,反而很惬意。至少这段时间里他过的并不担惊受怕,只是这位过惯了国内生活的化人,在面对西方国家包括饮食思想观念方面和国内的差异时,很不适应。

1899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康有为选择前往美国,在旅途中他曾说到,“自先世数百年,栖于山谷,族之伯叔兄弟,且耕且读,不问世事,如桃源中人。余生九年,乃始游他县,生十七年,乃始游他省,犹了了然无大志,梦梦然不知有天下事。余盖完全无缺不带杂质之乡人也。曾几时,为十九世纪世界大风潮大势力所颠荡所冲击所驱遣,乃使我不得不为国人焉,浸假将使我不得不为世界人也”。这一整段话大概描述了他的一生,国内的生活的生活让他怀念,让他觉得潇洒自如。讲述了自己漂泊在外,失去了抱负和理想。“乡人”是他对国内有归属感的一种比喻,“世界人”是在他游历多年和很多个国家后,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慢慢的开始适应国外生活,也逐渐找到归属感。在这两个不同的身份中,他是很纠结的,也是很矛盾的。

康有为花150万在欧洲买的一座岛

正是带着这种复杂的情感,康有为独自一人游历在一个看起来和他如此格格不入的西方社会。他一边在欧美国家到处考察,研究西方政治与思想文化,一边安慰自己内心的无助和彷徨,不过好在他发现了一个国内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公园。那个时候西方国家的公园,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有的,也没有那个概念。正是这种西方国家每个城市都会建立的公共现代设施,却让康有为的内心感受到了归属感。至于为何是公园,这和他的身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在国内,也有专门供像他这种士人研究和讨论学问的地方,这种地方和公园极相似,不过并不是开放性的。

这些十几年来,他除了到处旅游,做些研究人文社会以外,也可以说是无所事事。心中烦闷时,他就会选择到那些满是外国人的公园中游玩,以排遣心中烦闷,只有在这个地方能让他感觉到自己和在国内时没有什么区别,也算是一种对家乡思念的抚慰。在他常住瑞典期间,他便下定决心买下一块土地,修建私家园林,瑞典是一个小岛屿众多的国家,风景秀丽有山有水,并且乡下的瑞典,人很少每家每户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最后,康有为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东南处得一个小镇上,买下了一块属于他的私人土地。这块私人土地,位于一个叫沙丘巴登的小镇上,这个瑞典小镇非常受到上流阶层的青睐,是很多富人选择休闲定居的好地方。

康有为花了一百多万在湖区买下了一座小岛,然后又花巨资在岛上修建了一座中式风格的园林建筑,取名为“北海草堂”。有了这块私人领地,康有为便再也不用去满是外国人的公园里去排解心中忧愁,并且中式风格能够让他常常回忆起他在国内时,和朋友高谈阔论时的日子,康有为的心结好了许多。所以他在这个小岛一待就是好几年,他在这段时间里思考了了他在国内参政时的感想和得失。

现在属于哪个国家

在欧洲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从最开始的漂泊无依,到后来的买地定居,多年对欧洲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由他编写的《欧洲列国游记》也流传至今。只是他那座解乡愁的北海草堂,到现在百年过后早已在时光的流逝中,破败不堪,在他死后,他的园林便没有人管理了。如今这座岛早已变成了“饭店岛”,当地华人依然称他它为“康有为岛”。这座岛仍属于康有为私人领地,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吗

更多文章

  • 都说“无湘不成军”,湘军到底有多牛?比川军桂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3万桂军能打败十万湘军,川军和桂军湘军有哪些特点,桂军与湘军战斗力

    可清朝晚期有多么的懦弱腐朽,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和耻辱败战都是由清廷和军队所促成的,列强可以欺压清廷,民间的农民起义也可以让清朝置于险境,这是为什么呢,从前勇猛的八旗军队到哪里了呢?大家都知道晚清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是由曾国藩创建的湘军为主力成功镇压太平军队的,湘军是都当时湖南

  • 雍正生病,乾隆的母亲舍命照顾,从此换来了顺遂的后半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vs乾隆,乾隆怎么给雍正守孝的,乾隆对雍正的孝心

    剧中的甄嬛出身不高,父亲甄远道后来还因皇帝的猜忌死在了狱中,可是孝圣宪皇后却是满洲镶黄旗下的女子,而且她的生父是四品典仪官,同时她的祖父额亦都还是清初的开国大臣。钮祜禄氏虽然是显赫世家出身,不过她的这一支却是旁系,所以钮祜禄氏是以侍妾的身份被康熙赐给四皇子胤禛的。钮祜禄氏在入府后并不怎么得宠,即便生

  • 爱新觉罗氏竟是赵匡胤后代?大宋是大清的祖宗?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宋赵匡胤家谱,赵匡胤真的有后代吗,爱新觉罗是大宋皇室的后代吗

    引言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本身也存在诸多为人们所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认为清朝这个时期算得上是奠定了现在中国版图的基础,也有一些人认为清朝的存在让中国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更有些人认为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其得国不正。清朝晚期确实表现的相当昏庸无能,这也招致了很多人对于清朝的批判。

  • 皇太极能成为清朝皇帝离不开一个女人,此女为他带来了传国玉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皇太极的真实故事,皇太极和多尔衮交玉玺,皇太极玉玺图片

    叶赫那拉·苏泰长相美艳,并且出身不凡,其族察哈尔部创立伊久,是个历经战争年轮还坚强延续了下来的彪悍民族。苏泰刚及笄便被赐婚给了蒙古大汗林丹汗,这位林丹汗比较花心,总共有八大福晋,苏泰排行第三,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应当还是挺受宠的。察哈尔部本来在草原上算是有一定势力的,可惜后来却在明清(当时清朝还没有建立

  • 她嫁给乾隆,却与皇后之位擦肩而过,为天子怀孕,却一尸两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乾隆葬在一起的五个女人都是谁,14岁嫁给乾隆的皇太子,给乾隆生育过的妃子

    忻贵妃戴佳氏的出身那是相当的华丽,隶属镶黄旗下,父亲那苏图任职总督,位高权重,如果忻贵妃入宫的时候,乾隆还没有正妻的话,其实以忻贵妃的条件,当皇后的很可能会是她。虽然因为时机的关系,戴佳氏和皇后之位擦肩而过了,但她却受到了乾隆的喜爱,刚入宫就被封为了忻嫔,要知道一般人起步最多就是个贵人而已。戴佳氏在

  • 康熙娶了大臣的女儿却不给她名分,此女生下一子,被三代皇帝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最宠爱的两个女儿,康熙七个女儿嫁给谁,康熙的第八个儿子有几位妻子

    清朝皇室是在遵循过去老祖宗们的习俗,这导致清朝初期汉族备受歧视,连皇帝都不纳汉女为妃,后来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开始有所缓解,康熙帝也开始接纳一些汉女入后宫了,纯裕勤妃陈氏便是康熙皇帝其中的一个汉妃。史料中记载陈氏的父亲是个二等侍卫,官职不算高,陈氏在康熙三十三年通过选秀成为宫女,康熙三十六年她生下第一

  • 索尼不想招惹鳌拜,孝庄问:你孙女婚否?索尼称:跟鳌拜势不两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索尼与鳌拜势不两立,索尼和鳌拜的照片,孝庄太后见索尼是第几集

    前言:在现代社会比起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羁绊,人们更愿意相信利益缔造而成的人与人的纽带,毕竟当利益一致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多一个朋友而不是敌人,而且在同一个利益目标的驱使之下,人与人之间也更容易形成一个联盟,这也是古代帝王常用的权术,通过调整利益的受益方,来达到权衡朝政的目的。孝庄皇太后就用相同的利益使得

  • 乾隆88岁时,当皇帝的儿子给他娶了个妃子,此女是乾隆最后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皇宫之中,从哪个方面能看出一个妃嫔是否受宠呢?子嗣数量,从富察氏从入宫到逝世,她一直没有过生育过,从这点来看她是不太受宠的。《清史稿》记载:“晋太妃,富察氏。事高宗为贵人。”这段话说的就是富察氏在侍奉乾隆的时候只是个普通的贵人,不过富察氏的出身可不简单,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乾隆的爱妻孝贤纯皇后便是这

  • 清朝十二帝之外的皇帝,他被迫称帝,时间短暂,下场却比溥仪幸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12位皇帝的在位时间,溥仪称帝时间,清朝12位皇帝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清朝总共有12位皇帝,这相比于其他朝代,历任皇帝并不是很多,甚至有一位伪皇帝,他仅仅做了3天皇帝,这位伪帝就是“保庆帝”溥儁。清朝的初期和中期还是繁荣的,甚至有过“康乾盛世”的局面,但是国家长久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实在是让国家落后了一大步,西方国家的实力飞速发展。道光十二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

  • 此人临死前大呼:我死后大清必亡,结果他死后大清真的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清灭亡真实故事,谁曾预言大清不过50年,大清灭亡前三大诡异事件

    前言:学习历史的时候,大家应当都痛斥过晚清政府的不作为,明明他们有无数的机会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但是却因为贪生怕死以及各种各样的腐败,让原本就不乐观的局势变得更加没有生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当中,无数人人知是为了寻找国家的出路,做出了很多探寻,不管是资产阶级改革还是激进的革命,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