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胡乱华时的“五胡”各族去了哪里?为何集体消失了呢?

五胡乱华时的“五胡”各族去了哪里?为何集体消失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69 更新时间:2024/2/5 1:47:51

纵观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少数民族从未停止过侵占中原地区的野心,他们对中原这块肥沃富庶之地一直虎视眈眈,元朝和清朝的本质还是外来侵略者,他们推行汉化,那只是为自己的政治利益着想,贵族阶级仍然是以自己的族人为主,就说清朝皇帝的后妃主要还是以满蒙女子居多,位居高位的更是她们。

可相比“五胡乱华”时期的汉人,他们已经很幸运了,五胡乱华被视为中原地区的一段真正黑暗史,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称之为“中原陆沉”,“中原沦陷”,因此隋文帝杨坚有了人生中最伟大的功绩,统一全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已停止,全国安宁。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游牧民族,但在那段黑暗的混乱时期中,并非只有这五个胡人大部落,他们在北方建立了数十个政权,考虑到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十六国分别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这是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放肆作乱的一段时期,中原统治者迁到了南方,只留下北方汉人在胡人统治下受尽屈辱折磨,汉人由2000万人锐减到不足400万人,可想而知汉族的凄惨命运。

自汉朝以来,胡人是被鼓励内迁的,统治者原本是为了和平相处,互相融合,却没想到引狼入室,数百年间,他们从不停歇地内嵌,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只等有朝一日趁势作乱,终于被他们等到了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由匈奴族和氐族揭开序幕,匈奴人曾被汉朝的卫青霍去病等大将打得四分五裂,退居漠北,后又分裂为南、北匈奴,北匈奴迁至东欧,南匈奴则依附东汉,一直到五胡乱华时期,匈奴的后人刘渊自称为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建立汉国,占领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而后又被他的养子刘曜更朝换代,建立前赵政权,公元328年,羯人石勒擒杀刘曜,此后匈奴在中国北方日渐衰落,与鲜卑族混血通婚,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建立北凉政权,最终被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所灭,五胡乱华及南北朝时代是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次演出。

羯人石勒则建立赵国,史称后赵,石勒是一位颇有能力的君主,可惜仍然实行“胡汉分治”政策,任由族人欺压汉人,侄子石虎夺取政权后,更是暴虐无道,最终被汉人大将冉闵屠灭,冉闵掌权后,他允许汉人百姓报复胡人,屠杀数十万的胡人,原本在五胡乱华时期人口增长的胡人被彻底削弱。

氐族先后建立成汉、前秦、后凉等,最出名的就是前秦政权了,苻坚即位后,发展国力,灭掉前燕、前凉,入侵东晋,统一北方,周围国家都与之通好,只剩南方的东晋政权,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就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对战,东晋以势弱的军队战胜了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前秦元气大伤,君主苻坚失去了统一北方的资格,名存实亡,苻坚被杀意味着前秦政权走到了尽头。

羌人姚氏建立后秦政权,统治中原各族长达33年,但与其他四个胡人大部落,羌族的发展并不是很好,后来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其实他们一直在融入中原民族。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建立慕容氏诸燕、西秦、南凉、代国等国家,公元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公元493年,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积极推行汉化,一直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公元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在如此长的统治时间中,两族互相融合,鲜卑人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

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还有一种说法是李世民有鲜卑血统,他代表关陇集团的利益,最终建立的唐朝就有胡人的血脉,鲜卑族一直都没消失,而是创立了中国最大的一个盛世——隋唐盛世。

以匈、鲜卑、羯、氐、羌为主的五个胡人大部落在中原地区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可他们最终的结局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走到了民族融合这一步,可以说五胡乱华对民族融合的促进是史无前例的,也是中原地区大发展的前提。

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大趋势,位于中国土地上的的民族有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只不过这过程太过激烈惨痛了些,给当时的中原北方汉人造成了难以磨灭的痛苦,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

更多文章

  •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个字,才明白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李建成之墓,历史上真实李世民和李建成,历史上李建成的墓碑

    也正因如此,李世民免不了要承受一个谋害兄弟的罪名。而对于李世民的非议,也大都是对于其处置兄弟的残酷无情。那么,李世民对于玄武门之变有何辩解和后续处理呢?从西安出土李建成的陵墓来看,我们可以从墓碑上刻有55个字一窥李世民的为人。一、斩草除根,宽恕部众玄武门之变发生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在玄武门下被

  • 曾经和魏征相亲相爱的李世民,为何在他死后竟亲手砸碎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为何要推倒魏征的墓碑,李世民见魏征最后一面,李世民魏征现状

    魏征,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的曲阳县(今晋州市)。他是隋唐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年轻时家境平寒,曾当过道士。当时天下纷乱,魏征觉得日后肯定会战事不断,但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便开始学纵横之术,以期自己有所作为。01魏征曾在武阳郡丞元宝藏手下做官,李密起兵后,元宝藏响应瓦岗起义,魏征也

  • 李建成手下的这4大心腹,若都在长安的话,李世民未必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李建成跟李世民谁的实力强,李建成和李世民身边的能臣有哪些

    前言: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的强盛,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如今我们看到的很多影视作品中,最青睐的题材,还是要当属唐朝时期。手下因为在唐朝时期,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亚洲一带可以说是位居前列的,国力强盛,以至于当时的

  • 兄弟相残血雨腥风的玄武门之变,其实都是因为李渊在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为什么不怕玄武门兵变,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什么下场,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急忙禅位

    撰文:王家大海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权力平衡也被称为“均势原则”,是使相互竞争的各方势力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彼此牵制的状态,不使任何一方过于强大而打破均势,破坏稳定,这一原则是竞争环境中的制衡政策。这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策略,不一定需要学理的阐述,而作为存在。统治阶级都喜欢这种权力游戏,制衡各方势力

  • 武则天先嫁给了李世民,又嫁给了李世民的儿子,二人谁对她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嫁给过李世民吗,武则天是李世民晚年时的皇后吗,李世民和武则天关系讲解

    不过,历史上的武则天嫁给李世民父子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李世民与李治这对父子都曾是武则天的丈夫,今天我们不说武则天的野史,我们说下李世民与李治父子二人谁对武则天更好?根据《资治通鉴》的说法,武则天不是通过选秀入宫的,而是因为美名远播才被唐太宗召入宫中的,换言之武则天和李世民的结合并没有政治利益关系,李世

  • 李白常年游山玩水没正式工作,为何却有花不完的钱?原因有这几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一辈子没上班整日游山玩水,李白一生的夙愿是为了游山玩水吗,李白一生只工作三年却游山玩水

    引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以及家庭努力奋斗,甚至不远万里去到其他地方工作,过上好的生活。其实不管是在哪个时代,人们得生活都是如此,想要过上好的生活肯定就需要自己努力工作,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在现如今这个社会当中,有些人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便会选择好好生活,享受生活,去其他地方或者其

  • 这五位忠臣,因逼武则天退位,无一得善终,十分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的十大忠臣,武则天上位的最大功臣,武则天最有帮助的人是谁

    面对政变的武则天深知大势已去,所以她没有过多的抵抗,把帝位传给了当时的太子李显,至此武则天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但是整个国家却没能赢来安定。当时的武则天已经不复当年的铁腕了,因为疾病的折磨和年龄的增长让她十分虚弱,所以大部分时间她都是在养病,一度拒绝接见任何朝臣,所以就算是丞相也不能见到她,而她的身

  • 武则天活了81岁,临终前留的10个字,彻底让武家避免了毁灭性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临死前留下的10个字,武则天临死前三件事件,武则天临死前说过的几句话

    引言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每个朝代都经历过由盛到衰的阶段,不过一个朝代衰亡后另一个新朝代就会出现,就这样一直进行着王朝更替,当然在这其中皇位是很多人都觊觎的位子,坐上这个位子他就能够统领国家,掌握大权。为了坐上这个位子,很多人使尽了一切手段,甚至不惜跟父母、亲兄弟反目成仇。由此可以看出,争夺皇位是一件很

  • 李渊的2位宠妃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是怎么处置她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当皇帝后是怎么对待李渊,李渊死后李世民怎样对待他的妃子,李世民登基后李渊还有权力吗

    引言在封建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宫内都发生过很多事情。在那个时期里,有着至高无上权利和地位的就是皇帝了,面对他下发的命令没有人敢去违抗,因为违抗的下场就只有死路一条。要知道在皇帝的眼皮下,众多大臣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丢了性命。皇帝除了有着较高的权力和地位之外,就还要说说

  • 武则天共留下了18个字,17个被废除,只有这1个字被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临死前留下的10个字,武则天临死时说了哪十个字,武则天一生创造了几个字

    前言:有人说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5000年,居然传承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有了汉字的存在,正是因为汉字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即使是在5000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高升,朗读起千年前古人留下来的传世名篇,这种由文字缔结起来的血脉的传承感才是让中国人油然而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来源。我国汉字的起源十分的艰辛,汉字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