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夷和宋之问其实并不是外人,他们是外甥和舅舅的关系。但即使是叔侄关系也不会有如此惊人的巧合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句名诗竟引发了叔侄两人的杀人惨案。
一次,宋之问读到外甥刘希夷所写的《白头吟》,便爱不释手,于是动了窃己之心,苦求他将此诗转让给自己。谁知这个刘希夷在答应送诗给舅舅以后却又私自发表了出来,宋之问恼羞成怒,把刘希夷骗到自己家里,用装满黄沙的麻袋压住外甥的胸口,使其窒息身亡。
宋之问为得佳句不顾亲情狠心杀掉自己亲外甥。这佳句究到底暗藏怎样的玄机能让他为此而斩草除根呢?
原来宋之问是唐朝很有才气的人。二十来岁就中进士,并被武后召进宫中钻研诗艺。曾两次夺得皇家诗歌比赛的第一名,而就在吟诗诵词间慢慢对武皇后产生了好感,但武皇后一直对宋之问很冷淡。
一次,武皇后打算招纳一些文学之士作为自己的参谋班子,这是文人在政治上得以晋升的大好时机, 宋之问对此也很垂涎,想通过政治上的晋升能够长时间陪伴在武后身边,于是也提出了申请,不料却未得到武后批准。
宋之问怎么也想不通会被武后拒之于千里之外。思来想去,他写下了一首《明河篇》向武后表白,诗末云:“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武则天见到此诗后,早已看出了宋之问的心思,曾说:我不是不知道宋之问是个有才华、懂情调的人,只是恨他有口臭罢了。纵使宋之问一厢情愿口含舌香上朝,武后也不可能会看上他。
宋之问才华横溢的天赋毋庸置疑,但他在做人上饱受争议,最终给自己铺就了悲剧的人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