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茶文化渊远流长,从唐朝开始,茶税已经成为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文化渊远流长,从唐朝开始,茶税已经成为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4/1/5 13:13:19

为什么说喝茶是艺术呢?因为茶圣陆羽,他编写的《茶经》,不光将茶叶分出了高低,就连泡茶用的水,他也一并分了高下。唐朝饮茶之分盛行,茶叶不光能泡水喝,还能做成抹茶粉。不过,在唐朝,喝茶的成本可是越来越高,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因为唐德宗下令,向民间征收差税而导致的。唐德宗继位正是安史之乱被平定不久,当时的唐王朝国库空虚,内政外交上都陷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朝廷中央和地方藩镇节度使相互猜忌。唐德宗想要改善这样的局面,再加上战事又起,茶税也就应运而出了。

战乱四起,国库空虚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朝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再度激化。山南节度使梁崇义,魏博节度使田悦,成德节度使李惟岳,淄青节度使李正己起兵叛乱,反对唐德宗,史称“四镇之乱”。安史之乱已经让唐朝大伤元气,还没恢复过来,战事又起。

为了镇压叛乱,唐德宗不得不增加军费开支,这样也就导致国库愈加的空虚。唐德宗急需找到新的扩充财源的方式,开征新税成为他考虑的方向之一。而这时的茶叶,已经成为百姓们的日常必需品。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户部侍郎赵赞在民间巡视,他发现民间的饮茶之风盛行,茶叶贸易十分繁荣。这让他有了主意。他于是便向唐德宗上奏,建议唐德宗向茶叶征收茶税。想睡觉的人有了枕头,唐德宗自然是一口答应。

就这样,唐朝就开始征收茶税,并且将征收的事情,交给盐铁转运使全权负责。征收茶税为唐朝带来了巨大的收入。有了钱,自然一切都好办,于是唐德宗这才能够迅速将镇压叛乱导致的财政大窟窿给填满。

两度征税,茶税成型

“四镇之乱”平定以后,唐德宗为了显示皇家的仁德,同时也是为了安定民心,决定大赦天下。茶税因为是新税,并不在两税制之中,受到朝廷众多大臣以及民间的非议,因此被唐德宗免除。不过,唐朝并没有像唐德宗预料的那样再度中兴,两税制在实行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导致国库财源不足。

同时,民间的饮茶习气越来越风行,茶叶生产,加工,流通,消费活动与日俱增。面对这样的局面,唐德宗于是再度下令,增收茶税。不过,在这次的茶税之中,唐德宗有了更多的考量。

他没有笼统的对茶叶征税,而是将茶税单独作为一个税收品种,并且以茶税代替地租。对于茶叶的不同环节,他征收不同的茶税。如茶叶生产地缴纳茶叶产品税,而茶叶运输时则需要缴纳商品通过税。这样实际上是增加了茶叶税的征收环节。

唐德宗还同意茶叶税按照三个等级进行征收,抽取十分之一的茶叶税。为了保证茶叶税的征收,像掌控盐一样,唐德宗对贩卖“私茶”也是严厉打击,规定贩卖私茶超过三次,茶叶数量超过500斤的人,都要被判处死刑。

这样一来,茶叶税就在唐朝平稳的实行了起来。茶叶税的征收对唐朝国库来说无疑是成功的,根据记载,在恢复征收茶叶税的当年,茶税就已经达到了41万缗。大大的增加了国库收入。

总结

正是人们对茶叶的喜爱,才让统治者感到对茶叶进行征税有利可图。对茶叶进行征税实际上也促进了茶叶贸易的规范和发展。唐朝对茶叶进行征税以后,往后的朝代都对茶税进行了沿用。茶税成为国库的一笔重要收入。虽然喝茶的成本在不断的上升,但是人们依然没有放弃对茶叶的热爱。

在唐朝以后,茶文化又进一步发展,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在整个儒家文化圈内,茶叶都有着极高的声誉。茶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象征,与个人的文化和品德息息相关。直到现在,茶叶仍然是咖啡,可可之外的第三大饮品。并且已经走向世界,有中国人到的地方,就有茶叶的身影。

参考资料:《旧唐书》

本文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评论和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欢迎对我加关注,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好看好玩的历史和文化。

更多文章

  • 视频丨因为一首诗而引发的血案?探秘唐朝宋之问真的谋杀了自己的亲外甥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之问因诗杀外甥来源真假,宋之问杀外甥真实性,唐宋之问简介

    刘希夷和宋之问其实并不是外人,他们是外甥和舅舅的关系。但即使是叔侄关系也不会有如此惊人的巧合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句名诗竟引发了叔侄两人的杀人惨案。一次,宋之问读到外甥刘希夷所写的《白头吟》,便爱不释手,于是动了窃己之心,苦求他将此诗转让给自己。谁知这个刘希夷在答应送诗给舅舅以后却又私自发表了出来

  • 唐朝如何对待不服的藩镇?动用“饥荒”当武器,不惜让白骨遍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的藩镇割据有多严重,唐朝藩镇割据的原因及影响,唐朝藩镇割据要怎么解决

    由于连续的战争,消耗了官方和民间的粮食储备,假如正好遇上粮食歉收,则饥荒极有可能爆发。如安史之乱后,连续数年发生饥荒,这和吐蕃军队的频繁、大规模入侵有关;德宗兴元、贞元前后,关中地区又有几次连续的大规模饥荒,这与径原兵变、奉天保卫战、收复长安之战、讨伐河中朔方军和吐蕃入侵等战争有关。安史之乱期间,还

  • 狸猫换太子的刘娥独揽大权,朝中无政敌,为何无法成为武则天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这些有权势的女性,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会是上下五千年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开创武周王朝,开启了一个女性担任最高统治者的时代。在武则天之后,许多宫中的女性争相效仿,但没人能够复制她的成功。举例来说,武则天去世不久,唐中宗的皇后韦氏就曾经谋划建立新王朝,为此,她还狠心毒死了十分疼爱自己的中宗皇帝。毒

  • 玄武门之变,李元吉为何帮李建成,而不帮李世民?他有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元吉为何帮助李建成谋害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把李建成李元吉杀了吗

    但随着唐朝趋于稳定,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却开始了明争暗斗。一直以来,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角色,那就是齐王李元吉。很多了解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初建,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储君,与宫中文官关系甚好。而秦王李世民,当初为唐朝统一,常年征战在外,手里有一批武将忠士。按理说,李元吉站在哪一边,哪一边的

  • 都说唐玄宗最爱杨贵妃,其实他更痴迷武惠妃,为她连杀三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惠妃和杨贵妃,评价唐玄宗与杨贵妃,唐玄宗为什么钟爱杨贵妃

    不过要说起唐朝,人们最先想到的定是一位美人——杨玉环。杨玉环是唐玄宗的爱妃,为了得到杨玉环唐玄宗不惜和自己的儿子李瑁翻脸,硬是将当时已经是李瑁王妃的杨玉环抢到了自己身边。都说唐玄宗最爱杨贵妃,但其实他更痴迷武惠妃,曾为武惠妃连杀三子!说起这个武惠妃,就不得不提她的亲戚大名鼎鼎的女皇后——武则天。武惠

  • 玄武门之变,为何感觉没有军队去救皇帝李渊?李世民得手非常轻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渊后悔吗,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杀李世民,李渊为什么不阻止玄武门之变

    三国时期,曹丕残害兄弟曹植,使得曹植做出一首《七步诗》,并且有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一千古名句。曹植与曹丕手足相残的情况,在历朝历代都不算特例。而这,大概便是身为统治者孩子的悲哀。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历史上另外一宗手足相残的事件——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杀死自己的兄长和弟弟,从而使得王

  • 步步惊心:四爷就是历史上的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步步惊心四爷是雍正吗,步步惊心里面的皇帝是雍正吗,步步惊心中四爷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历史上记载的雍正,在九子夺嫡之争中,手段残酷。但在剧中,吴奇隆饰演的雍正,比历史记载中多了一份人性,他登基之后的行为,也很合理化。吴奇隆靠着细腻的肢体眼神变化,把雍正在九子夺嫡时期的心态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孤家寡人。前期四爷虽然冷漠,但会呵护兄弟。十四违背圣旨,他也会帮忙遮掩。可见他

  • 康熙王朝一大谜案,为何康熙皇帝的三个皇后都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的三位皇后,康熙为什么有四位皇后,康熙王朝康熙皇后是谁

    康熙开辟了“康乾盛世”,但他的婚姻生活很不顺,接连立了三位皇后,都很快就死了。据说他和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还有一代宗师黄飞鸿一样命中克妻。张之洞连续娶了三个老婆,突然发现娶一个死一个,到第四个说什么也不敢“娶妻”了,而是称“纳妾”。张之洞一口气纳了两个小妾,还别说两个小妾活的都很滋润。黄飞鸿也是这样,

  • 出于嫉妒,慈禧竟然效仿吕后,对亲似姐妹的她做出此等骇人听闻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与吕后谁更厉害,吕后真人照片,吕后和慈禧谁有实权

    慈禧与吕雉经常一同提及,主要是因为她们两个,一个开创了封建王朝女人临朝称制的先河,一个站在封建王朝末尾,成了女性临朝称制的结尾。而慈禧太后做下的另一件与吕后有关之事,就是曾效仿吕后,在掌权后将一个女人做成“人彘”。这个女人,就是跟慈禧同时期进宫,看上去亲似姐妹,连份位升降都一致的丽妃。当初咸丰选秀的

  • 雍正赐给十三爷8个字,从日本回流中国,售价近1000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写给十三爷的奏折,雍正与十三爷的关系有多好,雍正和十三爷画像

    历史戏剧也不是空穴来风,历史上的十三爷,的确也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那就是怡亲王胤祥,康熙的第十三子,和雍正为同父异母兄弟。在历史上,雍正和这个十三弟也是感情很深。十三爷在雍正当皇帝之后,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后来出任议政大臣,是雍正的得力助手。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为了表示对十三爷的厚爱,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