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诸葛亮虽不是神人,但他的品德,一般宰相都比不了他

真实的诸葛亮虽不是神人,但他的品德,一般宰相都比不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59 更新时间:2023/12/13 12:11:02

诸葛家族是在三国时期兴盛起来的,当时,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诸葛家族不愿看到百姓的现状,纷纷选择出山相助人,以求天下早日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诸葛家族的人当官,身上都有这样的烙印:谨慎、清廉、忠贞、敬业。这其中,诸葛亮就是诸葛家族中杰出的代表。

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中,刘备的势力最小,根基最不稳,可是,诸葛亮硬是将其扶上帝位,让他有了与另外两人平起平坐的实力。后来,刘备白帝城托孤,让诸葛亮尽心辅佐后主刘禅。诸葛亮没有任何怨言,仍能“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却事君以礼,谋国以忠”。

刘禅资质平平,没办法独当一面、胜任这个位置。诸葛亮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能做的就是尽心辅佐。诸葛亮对幼主很是谦卑,且一直保持着诸葛家族的优良品德,“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上下一心,不生掣肘,才可全力对外”,正是他的努力,蜀国才能生存四十二年之久。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也是能臣的代表,在东吴,诸葛瑾官至东吴大将军、豫州牧。诸葛瑾心胸宽广,其他东吴臣子经常猜疑他,毕竟,他的弟弟在蜀国任职。诸葛瑾没有多想,他知道兄弟各为其主,必然不能共同谋略,所以,他始终保持着对孙权的忠贞。孙权也十分信任他,常常对其委任以重任。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临终前,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封奏折,写明了自己的情况,以换取陛下的谅解。奏折的内容是这样的:“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诸葛亮此举有“明哲保身”的先见,他不愿意陛下为他的后人去着想,也不想自己的后人再入朝为官,于是,写了这封试图让陛下安心的奏折。他过世后,人们清查他的财产,果然跟自述的内容一样。诸葛亮没有想到,他竟然被后人评为了“官员财产公示第一人”。他光明磊落,所以才敢公布自己的财产而不顾世人的眼光。也此次,诸葛亮首开了古代“公务员”财产申报、公示之先河。

诸葛亮对自己要求很严,对身边的人要求也很严。

史书记载:“宰相之妾无副服”,这里说的是诸葛亮的小妾没有第二套衣服可以换穿。诸葛亮身为宰相,娶一房小妾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小妾的处境却如此尴尬,确实连寻常人家都不如。一个官拜宰相的“高级公务员”的收入,甚至,不如一个民间普通“小康”者。

诸葛亮有句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用来教育后代的名句。可以说,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诸葛亮不但亲自撰写了《诫子书》,更要求后代子孙都能够认真研读此书,领悟其中的道理,将勤俭节约、宁静致远的品德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之中,必将终生受益。

当代作家南怀瑾说过:“人才之所以称为俊者,必信、义、德、才、明五者兼备。人中之豪者,必行、智、信、廉四者兼备。”诸葛亮这样的能臣,必然是“五者兼顾”的。他提倡建立一套有效制约、惩恶扬善的制度去约束官员,必然能够利国利民。

诸葛亮主动公布自己的财产,这一点其他官员都没有做到。甚至于,官员们始终不知道其他同僚的财产情况,除非这个官员被抄家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人们可以知道这个官员是清廉或是贪浊,那就是从这个官员的葬礼上去进行区分,但此时,对于这个官员来说已经算是盖棺定论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史书中有一些关于特大贪官,如:有和珅等人抄家物资的记录,却很少有关于其他官员财产的记载。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三国志》、《诫子书》】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修建长城错了吗?这是中原农耕民族最无奈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修建的长城在哪,秦始皇修建长城是为了抵挡谁,秦始皇修建长城是在哪里修建的

    今天的话题就从“孟姜女哭长城”说起吧。《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故事说的是: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被抓到边疆修建长城,一去不复返。三年后,孟姜女千里寻夫,得知丈夫早已累死,尸骨直到埋在何处,于是失声痛哭,使得长城也为之倒塌。实际上,孟姜女的原型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杞梁妻,本来和秦始皇修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这才是曹操高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草船借箭鲁肃为什么会帮助诸葛亮,诸葛亮借箭为什么曹操不放火箭,诸葛亮带鲁肃借箭是为了什么

    草船借箭是在赤壁之战中发生的,一个极为精彩的故事,在千百年来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赤壁之战则是三国时期非常关键的一个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在赤壁之战前,北方的曹操以两万兵马打败了有着十多万大军的袁绍,又以少胜多打败并收服了乌恒,统一了整个北方,成为天下间实力最为强大的势力。东南方的孙权在

  • 小伙花120万买来“赵云佩剑”,鉴定是假货,专家却说:你赚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收藏文物不管是对文化界的人来讲,还是普通人都是一个兴趣和爱好。其实,之所以保持这样的喜好,也都是有原因的。毕竟人们的生活在不断提高,也都开始要求精神上的满足了。中国上下已经存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的时期里,也有着不少的物品呈现到了人们的眼前,这些文物看似都是有着属于各自的价值,但是它们的存在都

  • 恐怖的建安二十四年,三国大批名人为什么会密集死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建安二十四年大事,三国十大诡异人物,三国重要人物死亡时间

    这是汉王朝渡过的最后一个完整年份。次年十月,东汉灭亡。众多良将名士在这一年去世,拉开了一代英雄集体谢幕的序幕。而这一切,并非偶然。密集凋零的支柱级将领219年正月,汉中战场。夏侯渊战死于定军山。夏侯渊追随曹操征战30年,经历恶仗无数,而汉中作战时,夏侯渊却在尚保有比较完整军力的情况下被杀。这预示着:

  • 秦始皇为何要自称为“朕”?专家:你将“朕”拆开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自称为朕,秦始皇为什么称寡人不称朕,秦始皇当时称自己为朕吗

    秦始皇自认“德高三皇、改盖五帝”取“帝”一字,自创“皇帝”,作为天下大一统建立者,又称始皇帝,在位期间,取消谥法,所谓谥法就是君王在死之后带有评价性称号,帝辛史称商纣王,这带有一定的贬低。秦始皇还规定天子自称为“朕”。在秦朝除了“朕”之外,秦始皇还自称为“寡人”,寡就是孤独之意,意思就是在最高点只有

  • 孔融死前一幕:求曹操放了小孩,9岁儿子说出一句话,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融因何事被曹操所杀,孔融是怎样被曹操害死的,孔融怎么被曹操杀害

    其实孔融的身份远不止这么简单,孔融出身名门,他是孔子的后代,《三国演义》中,袁绍曾经集结了18路诸侯讨伐董卓,孔融也在其中,不过孔融的结局并不怎么美好,他因为惹怒了曹操被处死了全家,他9岁的孩子临死前说的8个字,成为了千古名句。孔融文采出众,颇有声望,架子和脾气自然是不小的,他和曹操的政治理念有所出

  • 蜀汉十四名将都有谁,他们分别有着怎么样的功绩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蜀汉十大名将,蜀汉的名将排行榜,蜀汉诸多名将谁最厉害

    关张马黄赵世人对蜀汉五虎上将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了解,我不再哆嗦,只引用陈寿最后的点评:关羽、张飞都被称为万人敌,当世之虎将,关羽报恩曹操,张飞义释严颜,都有国士风范。然而关羽刚愎自傲,张飞暴烈严酷,因此而遭到不幸!马超与西部民族友好,倚仗自己的勇猛,而使家族覆灭,十分可惜!不过他比前两个人还强一些,看

  •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始皇帝,他临终前发生了哪些怪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墓发生的怪事,秦始皇一生的历史事件和评价,秦始皇的主要历史事件

    秦始皇在位36年(公元前211年)农历十月时,外出巡视,这是他第六次外出巡视。他途径会稽山、琅琊山,最后,在路经平原县黄河渡口时得病。公元前210年农历七月,秦始皇在河北沙丘平台病逝,时年四十九岁。秦始皇秦始皇为什么这么早就离世了呢?他是得了什么病死的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临死前,连

  • 帝王佩剑中,刘邦这把剑最为特殊,竟然能自己飞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的佩剑是什么,刘邦是赤霄剑还是龙渊剑,刘邦的剑图片

    主角是秦朝时期的人,整天不务正业,有一天晚上,他和村子里的其他年轻人结伴去丰西泽,途中碰上一群人神色慌张往回跑,一问才知前方有一条大蛇挡道,其他人都说:“那就不要再向前赶路了。”他却说:“你们等我的消息,我去斩了这条蛇。”大家将信将疑,一直等到第二天上午都不见此人回来,大家都以为他肯定被蛇吃了,就派

  • 熬死了曹家3代人,等到70高龄才造反,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能熬死曹魏三代人吗,司马懿对曹家三代谁最忠,曹家人都是咋样控制司马懿的

    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本名著,这本名著是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中华大地陷入混乱,魏蜀吴三国争霸的那段历史为背景的。名著中刻画了很多令我们印象深刻的人物角色,尤其是诸葛亮,简直就是神一般的人物,而三国历史上除了周瑜能与之相媲美之外,还有一个人物是能与之较量的,他就是曹魏阵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