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三家分晋以后形成了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七股势力并存的局面,这七个诸侯国被称为战国七雄。分裂的时间长了,肯定会有统一的一天,秦国最后得以统一六国不只是一个人的功劳,秦国的这三位谋臣,奉献的最多。
第一个是商鞅,秦孝公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改革,于是向各国都发布了“招贤令”,在这个时候商鞅来到了秦国,他在农业、经济、军事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的变法措施,而这些措施都得到了秦孝公的赞同,并且让他担任左庶长,经过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军队战斗力也增强了许多。
[var1]
秦惠文王当上皇帝以后,因为商鞅变法损害到了秦国贵族们的利益,于是这些贵族们趁这个机会开始阻止商鞅变法,最后商鞅被秦军抓到,车裂身亡。第二位是张仪,秦惠王时期,因为商鞅变法的影响,秦国实力增强了很多。其他六国为了以防万一,开始采用“合纵之策”抵抗秦国。
秦惠文王十年的时候,张仪来到秦国,并且向秦惠文王提出“连横”的策略。也就是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最后六国的“合纵抗秦”失败了。秦武王当上皇帝以后,因为他比较崇尚武力,所以很是讨厌动嘴的张仪,于是害怕掉头的张仪只能是出逃到其他的国家,但是因为他之前提出的“连横”策略损害了六国的利益,所以他们都没有接纳张仪,最后张仪死在了魏国,很是凄惨。
[var1]
第三份是范雎。秦昭王的时候,穰侯魏冉提出了远征齐国的策略,但是范雎却制止了。范雎的理由是,如果我们出兵少的话,就不能损害到齐国的利益,但是如果我们出兵太多的话,就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于是他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他所提出的这一策略为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而贡献,后来因为他推荐的叫郑安平的将领投降于赵国,所以他很是害怕,便辞官回到了封地之后,过了几年胆战心惊的日子以后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