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仅30个字的信,便饮鸩酒自尽?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仅30个字的信,便饮鸩酒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37 更新时间:2024/1/21 12:27:19

作为一个商人,吕不韦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商界的天花板。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个商人,象他一想,有着无比硕大的脑洞,以及想到就去执行的行动力。

[var1]

一、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1、低买高卖攫取人生第一桶金

最初,吕布韦靠着低买高卖,从匈奴人那里买来廉价的马匹,再用奇高的价格卖出。用同样的方法,在珠宝行当,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因为远赴匈奴贩马,风险太大,吕布韦差一点死在那里。所以,吕父只许他做珠宝生意。

即使已经做到了邯郸首富,吕布韦仍不满足,一直在思量着,如何能够做到一本万利、百万利、千万利。

2、从秦异人身上发现商机

就在这时,吕布韦遇到了秦国派来赵国做质子的秦异人。质子,是绝对的高危行业。明天能不能活着,全看运气。可是,吕布韦偏偏从这个朝不保夕的人身上发现了商机。

当吕布韦将这个“谋国大计”说给父亲听后,得到了吕父的默许。是啊,能拥立一位国君,那何止是利益唾手可得。可以说,是为子子孙孙留下了长青的基业。

[var1]

吕布韦在成功接近秦异人,并向他其表示同情、敬意后,接着又说出,想帮他重返秦国,赢得秦国王位。开始秦异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吕布韦是在说笑。

可是当吕布韦帮他分析秦国的形势后,秦异人便将吕布韦视为救命稻草。他已经受够了任人摆布的日子。

就在吕布韦跟吕父分享,他已如何说动异人时。吕父却担忧了起来,如果到时异人登上王位,翻脸不认人怎么办?吕布韦听到后,也是一筹莫展。

3、为了谋国吕布韦送上小妾

忽然,他想到刚纳的小妾赵姬。他们二人感情甚好,将赵姬送于异人虽也有些不舍,但与谋得一国相较,赵姬也只是一枚棋子。在吕布韦的精心布局后,秦异人与赵姬如期相遇,异人立时被赵姬的美艳倾倒。

[var1]

这一切都看在了吕不韦的眼里,当异人向吕布韦请求将赵姬送于他时,吕布韦先是佯装大怒,后又笑着说,为了异人可掷万金,一个女子又算什么?于是,将赵姬送于异人。

4、一波三折终回秦国

之后,吕布韦依照计划,先是想方设法接近华阳夫人。他站在华阳夫人的角度,告诉她如何做才可能有希望登上太后的宝座。华阳夫人也深知如今虽得安国君宠爱,一但年老,又无子嗣,晚景不敢想象。

她决定听从吕布韦的建议,收秦异人为养子。吕布韦的计划正在慢慢地变成现实。然而,当吕布韦回到邯郸不久,秦赵竟然爆发了长平之战。这可把异人吓个半死。

幸好,吕布韦已游说过赵王,摆明让异人回国做秦王的好处。无论如何,这一回赵王并没有杀异人。可是,他们想要回国的想法,也一时难以实现。在几年后,秦军又开始攻打上党地区。这一次,赵王已经决定杀掉异人。

[var1]

吕布韦拿出600金,贿赂看管异人的士兵。士兵放了异人后,他俩马上逃回咸阳。由于走得过于匆忙,将赵姬和她的儿子留在了赵国。

赵王发现异人跑了,勃然大怒。于是派人去杀赵姬,而赵姬得到亲族的庇护藏了起来,躲过一劫。

5、事情的顺利远出所料

回到秦国,他们第一件事,就是面见华阳夫人。为了讨得华阳夫人的欢心,专门穿了华阳夫人娘家那儿的服饰,也就是楚服。华阳夫人一见,很是欣慰,便给异人改名为子楚,收其为养子。

在吕不韦和子楚来到秦国的第六年,秦昭王去世。而五十三岁的安国君只当了三天,也离奇去世,世称秦孝文王

[var1]

二、丞相吕不韦指掌秦国

1、秦王大封吕布韦

子楚就这样,如愿当上了秦王。为了表达对吕布韦的感激之情,大封吕不韦。又是丞相,又是文信侯,又将河南洛阳十万户做为吕不韦的食邑。这里可是中原极为富庶之地。可谓极尽荣宠。秦国也迎来了长达十三年的吕不韦时期。

2、大商人变成政治家

吕不韦任相后,大赦天下,布施平民,重用贤能之人,同时还不忘记给大氏族好处。总之,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到。可见吕不韦不仅善于从商,从政也不在话下。

秦国在出兵灭掉周朝最后一任国君周赧王后,还有一位遗留下来的东周君。东周君集结兵力想对抗秦朝,吕不韦很轻易地打败东周君,却没有杀他,而是像周武王对待武庚一样,将他安置在河南一处很小的封地上。

[var1]

3、施计害死魏无忌

在助秦国实现野心的路上,吕不韦也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当看到魏国公子魏无忌深得天下人之心,有可能会成为秦国最强有力的敌人时。吕不韦兵不血刃,略施小计,就让魏无忌难以再与秦国抗衡。

吕不韦先是在魏国国内,散布流言,说国人只知有魏无忌不知有魏王。又四处派人,假装是从别国入魏,这些人一来了,就要拜见魏无忌,还说,听说魏无忌已经当上了魏王,特来恭贺。

“众口铄金”,魏王由不信谣言到怀疑魏无忌,最后罢免了魏无忌的相位。魏无忌回到封地后抑郁而终。子楚在位三年后,也过逝了,十三岁的嬴政即位。因年龄尚小,大事小事皆由吕布韦做主。

[var1]

三、吕不韦辅政

1、不遗余力扩张版图

之后的十年,秦国依然掌握在吕布韦的手中,其扩张的态势也没有丝毫的减退。秦国先后占领了上党郡、晋阳郡,将两个郡合而为一,设立了太原郡。一路向东,夺走了韩国、魏国的大量土地。

秦国一向被称为是虎狼之师,士兵也视战争为发家致富的机会。他们与其说是人,其实与猛兽的本质更接近。那种嗜血成性,令人不寒而栗。中原各国一看硬打,一定会吃亏。于是,韩国想到一个能够智取的办法。

2、一个间谍修建的河渠

他们派了当时一流的水利工程师郑国,让他去游说秦国,摆明兴修水利的好处,希望以此来削弱泰国的实力。大兴土木,尤其是兴修水利,特别耗损人力、物力。秦国能够看穿郑渠的真正来意吗?

可能是这位水利工程师所言确实很有道理,也可能郑国是一位被埋没的演技派明星。总之,秦国开始动工修水渠。可是这个水渠修了好多年,都没修好。

[var1]

秦国人虽然有点傻,但还没有傻透。一想,不对呀,这都修了多少年了?欺侮我们没有修过水渠是吗?第一个想明白的,还是吕不韦。结果可想而知。

吕不韦立马找来郑国。郑国也毫不隐瞒,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确实是韩国派来的间谍。并说,虽然水渠的修建暂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长远来看,水渠一旦修好,将使秦国长久受益。

吕布韦一听,也很在理,就让他继续将水渠修完。几年后,水渠完工,命名为郑国渠。这条长达300余里的郑国渠,灌溉土地达到数万倾,使用寿命达到100余年。

3、不拘一格降人才

秦孝公开始,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在引进人才方面,秦国一直是非常重视。秦昭公为了留下范睢,曾五次给范睢下跪。这是何等的决心和气度?珍视人才,也是秦国取得最终胜利的法定。

[var1]

吕不韦作为秦相,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如果说,秦国之前特别重视法家、兵家人才,而现在,对于人才的引进正应了龚自珍的那句诗“不拘一格降人才”。

3、一部旷世奇书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吕不韦也注意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他招揽大量高级知识分子,共同编著了一部《吕氏春秋》。

这部书可谓是保罗万象,不仅包涵了哲学、政治、经济,更有道德、历史、军事等等。其中的主要思想,也无外乎是为统治者服务。

比如,书中强调要重视农业,而为什么要重要农业呢?不仅是因为“民以食为天”,更是想将农民束缚在一亩三分地上,便于统治。

[var1]

4、永载史册的活动方案

吕不韦这一次又显示了他在宣传策划方面的才能。怎样才能让一本书拥有众多的读者?并对这书心悦诚服呢?吕不韦的宣传可谓是别出新裁,同时也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谁能将《吕氏春秋》改动一个字,便赏其千金。”这道命令一出,书不仅立时出了名,前来看书简的人也越来越多。

可是,几天过去了,却没有人能易一字。一方面,可能是这本书确实经过了严格的把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秦国百姓谁也不敢挑战这位相国。

无论是哪种原因,因无人能改,再一次为书籍,狠狠地宣传了一把。历史发展到这里,吕不韦可谓是人生赢家。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仅使得吕不韦名誉扫地,更成为他人生的滑铁卢。

[var1]

四、吕布韦的滑铁卢

1、内廷丑闻尽人知

在安国君去世后,赵姬升格为太后。可是太后这个称谓,并没能使她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于整个国家都将举足轻重。

赵太后和吕不韦旧情复燃,吕不韦深知这样做的危险,于是推荐了一名叫嫪毐的孔武有力的男子,假扮宦官,成为赵太后的男宠。

毫无廉耻心的赵太后竟然还和嫪毐生了两个儿子。而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后,野心日益膨胀,竟然在嬴政举行亲政大典时,发动了政变。

2、嬴政一举剿灭嫪毐

嬴政很快打败了嫪毐,对其施以车裂,并摔死了嫪毐和赵太后生的两个儿子,将赵太后送入冷宫。在得到嫪毐是由吕不韦献上的消息后,嬴政对吕不韦恨之入骨,立刻将其贬谪洛阳。

[var1]

3、因一封信断送了性命

吕不韦回到洛阳后,本该进行反省,低调行事。可是吕不韦家中却每日聚集着大量门客,以及慕吕布韦之名,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

嬴政刚刚亲政,本就对吕不韦心生忌惮。而吕不韦被贬,还是如此高调,怎么能让嬴政不起疑呢?

于是,嬴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30字的信。“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你对于秦有什么功劳?竟然得到了河南十万户的封赏?你和秦有什么血缘关系?竟然号称仲父。你带着你的家人一起去四川生活吧。

[var1]

为什么嬴政要这样说?无非是要让天下的人知道,吕不韦从今而后,对秦再无功无亲。而吕不韦这些年,正是凭着这两点极尽尊荣,享尽富贵。如今大势已去,吕不韦生无可恋,亦不想族人受到牵连。于是,慢慢斟下一杯毒酒,一饮而尽。

总结

吕不韦的一生可谓传奇,想他人不敢想,为他人不敢为,最终成就了千古奇人。以这样的方式登上人生巅峰,从古至今再无第二人。最难得是,登至顶峰后,吕不韦并未飘飘然,而是真的尽到了一个相国的职责。

可惜,最后因其献嫪毐于赵太后,又没能在嫪毐暴露出野心后及时出来制止。说白了,还是私心作祟。最后等来了嬴政的恩断义绝,只得饮鸩赴黄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四大美人之一,一生风流坎坷,历经三段婚姻,周旋于数个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四大美女谁最漂亮,春秋时期著名的四大美女,春秋时期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var1]夏姬天生貌美,蛾眉凤眼,未出嫁时便与自己的庶兄公子蛮私通。后来,夏姬远嫁给陈国大夫夏御叔为妻,夏姬之名也由此而来。夏姬嫁给夏御叔不到9个月,便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夏徵舒。夏徵舒12岁时,夏御叔因病身亡,夏姬成为了一位寡妇,隐居于株邑。此时的夏姬虽已是个12岁孩子的母亲,却仍是剪水秋眸、肌

  • 完璧归赵:蔺相如和秦昭襄王,哪一个是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完璧归赵蔺相如如何行礼,蔺相如完璧归赵巧妙之处,蔺相如完璧归赵三十六计

    在这个故事中,蔺相如是正面形象,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特别是后来的渑池之会,更是让秦昭襄王颜面扫地;而秦昭襄王却充当反面角色,虽然是一国之君,却在王宫被蔺相的气势吓到。因此,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蔺相如是这次事件的赢家,扒开历史迷雾,事实真的如此吗?[var1]起初,蔺相如是宦者令缪贤的门客,没有什么社会地

  • 春秋传奇:宋襄公假仁失众,楚成王设计劫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宋襄公的故事,楚成王晚年怎么样,春秋宋襄公称霸之路

    [var1]楚成王归国后,将齐孝公不署名盟约之事告诉令尹子文。尹子文道:“宋襄公太狂妄了,吾王为何在盟会上答应他呢?”楚成王笑曰:“寡人欲主中华之政久矣,恨不得立马便成。今宋襄公倡导衣裳之会,寡人因此以合诸侯,不也可以吗?”大夫成得臣进言:“宋襄公为人好名而无实,轻信而寡谋,若伏甲以劫之,其人可虏。

  • 周瑜陆逊战功极大,为何没能威震华夏?看关羽当时的情形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陆逊和关羽谁死得早,陆逊孙权对关羽的评价,历史上陆逊和周瑜谁更厉害

    但实际上,关羽当时不过是击败了于禁的三万大军而已,就战绩来说,并不算是三国时期最为优秀的,比如周瑜曾在赤壁之战中,以孙刘联军的五万大军,击败了曹操麾下的十几万北方军队,以及从荆州带来的数万水师,就此有了天下三分之势。除了周瑜外,陆逊的战绩也毫不逊色,在夷陵之战中,陆逊成功的击败了刘备带来的五万蜀汉精

  • 得知荆州丢失后,关羽为何不逃回益州,原来退路已被这个人切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丢荆州的真实原因,关羽为什么不能逃回益州,关羽为什么丢失荆州败走麦城

    却说先主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接连七百里,前后四十营寨,昼则旌旗蔽日,夜则火光耀天。忽细作报说:“东吴用陆逊为大都督,总制军马。逊令诸将各守险要不出。”先主问曰:“陆逊何如人也?’马良奏曰:“逊虽东吴一书生,然年幼多才,深有谋略;前袭荆州,皆系此人之诡计。”先主大怒曰:“竖子诡计,损朕二弟,今当

  • 项羽的尸首被五个人瓜分,他们的结局如何?有一个共同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西楚霸王项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虽然楚汉之争中,项羽失败了,但是在后人的眼中,项羽仍然是当之无愧的“胜者”,从这一点来说,刘邦是小人,项羽才是君子。当时的刘邦答应项羽停战,可是之后又反悔了。结果将项羽逼到了乌江的边上,在这里,项羽本能够渡江,可是项羽的性格不是如此。项羽宁死也不愿意渡江。按

  • 汉献帝布下的局,刘备与曹操欣然接受,当年的三国原来这么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的刘备和曹操,刘备与曹操简介,三国是刘备赢了还是曹操赢了

    众所皆知,在三国演义里面汉献帝是一个很无能的人物,因为身为末代君主,他既没有勇气去振兴汉室天下,又没有自己的立场,始终在各路诸侯中徘徊,最终还被曹操的后人给篡汉。在三国演义的各路影视剧作中,汉献帝似乎只是一个只会哭泣,而且没有任何头脑的无能之君。其实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汉献帝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当

  • 刘备一生两大败笔,错认1个兄弟,轻信1个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一生的重大事件,刘备两句话害死两个名将,刘备一生经历过哪些大事

    刘备的肝胆兄弟是关羽和张飞,无论怎样都不会对自己背信弃义,曹操曾一心想要留住关羽,关羽还是回到了刘备身边,关羽在战场也是一个战神,几乎是屡战屡胜,刘备也非常放心他。刘备就将荆州交给了关羽,当时相对来说赵云是一个难得的得力助手,不仅打得了仗,而且体恤民情,性格沉稳,底下的兄弟们也十分信赖赵云。关羽虽战

  • 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张飞和马超都没说啥,关羽为何要破口大骂?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忠临死对关羽的评价,刘备为什么封黄忠为后将军,历史上刘备与黄忠的关系

    关羽和黄忠在长沙大战,他们交手三次,不分胜负,彼此对双方的武艺、人品都非常钦佩,可谓惺惺相惜。而自从黄忠跟随刘备入川以来,他每战必身先士卒,勇冠三军。尤其在定军山挫败曹军精锐,亲手阵斩夏侯渊,从而一战成名。所以刘备论功行赏封黄忠为后将军也在合理范围之内。当关羽听说黄忠与自己并列,对黄忠的态度却与先前

  • 刘备有4个儿子,他为什么要传位给资质平平的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为何只有刘禅一个儿子,为什么刘备让位给刘禅,刘禅究竟是刘备和谁的儿子

    刘禅在位41年,223年继位,263年投降失位,而诸葛亮234年就去世了,就是说,他自己独立治国30年之久。你查查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能统治三十年的皇帝只有两三个,能统治41年之久,中国历史上能排名11,魏晋南北朝比他高的,只有一个萧衍,唐朝比他长的只有一个唐玄宗,他在位没有皇室内讧,兄弟相残,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