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生在帝王家的李治,何以能对武则天爱得那么纯粹?

生在帝王家的李治,何以能对武则天爱得那么纯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715 更新时间:2024/4/11 2:45:29

对生于皇室而言,皇室的爱情也是具有很高的功利性,有时是为了牵制权利,有时是为了稳定朝纲,有时还是为了稳固边防,汉朝时期就经常以与匈奴和亲,而稳定边疆。

由此可见,皇帝给一个人宠爱都充满了勾心斗角,这可能也是帝王最可悲的地方吧!所以,古时候,有一个倾其所有,宠爱自己女人的皇帝,说实话是不容易的。

今天咱们就说说这样的一个令所有女人都羡慕的爱情故事,那就是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爱情。

说起武则天,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女皇,由此看来,其野心可见一斑。那我们在开始说正事之前,先说说这位历史上不同凡响的女皇。

武则天是李治的父亲李世民的女人,武则天在十四岁的时候以才人的身份入宫,赐号武媚,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女人。

能够进入后宫成为皇帝的女人,本来应该是幸运的,但是对于武则天却是不幸的,当武则天入宫的时候,已经是李世民的晚年,他也不怎么宠幸后宫,再加上他对已故的长孙皇后非常怀念,所以对武则天这个小姑娘也不是很关心,武则天在后宫的存在感是很低的。

武则天入宫十余年,为什么一直没有孩子?恐怕武则天成为李世民的女人,只是有名无实,李世民可能压根就没有宠幸过武则天。

这大概为武则天与李治的相遇提供了机会,当时刚入宫的武则天地位比较低,在宫中也没有什么权利和名声,李治的岁数很小,两个人并没有关系,只不过后来太子李承乾造反,被废除太子之位,到了贞观十七年,十五岁的李治被立为了太子,李治也因此在李世民晚年的时候经常出入后宫,与武则天有了更多的接触。

对李治而言,情窦初开的年纪,武则天的风韵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中。但是,碍于父亲的原因,李治把自己的心意埋在了心中,后来李世民病重,李治一直陪伴左右照顾他,渐渐的,他对这个成熟懂事的“大姐姐”日益情深。

无奈,因为李世民的离世,武则天又没有孩子,按照唐朝的规定,武则天只能离开皇宫,去感业寺和青灯古佛为伴。

本来,两个人是不可能有机会在一起的,李治登基之后,立王氏为皇后,却宠爱萧贵妃,致使王皇后与萧贵妃在后宫产生倾轧,李治本来就是个性格比较软的人,在后宫女子斗争的漩涡中十分苦恼。

据说当时武则天在感业寺中给李治写了一封情书,打动了李治,反正后来李治在唐太宗的忌日到感业寺进香,再次与武则天相遇。当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王皇后,为了讨好李治,也是为了打压萧贵妃,就建议李治将武则天纳入到宫中。

但是我想,如果王皇后知道武则天的智慧和手腕,并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她一定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武则天回宫后不久,就通过权谋扳倒了王皇后,最后成为皇后,在李治执政后期,武则天就已经代理朝政,对外宣称“二圣”。

在李治死后不久,武则天通过打压自己的儿子,最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能够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李治的纵容导致的,其实,李治会迷恋武则天有那么几个原因。

其一,在李治八岁这一年,他的母亲长孙皇后去世了,对一个孩子而言,母亲的影响是很深刻的,而长孙皇后又是一个深明大义、勤俭节约的贤惠皇后,当李治遇到武则天,他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母亲的身影,温柔善良,内心的情愫不断积累,深深地被她吸引。再加上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所以李世民对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当他遇到了一个温柔可人的武则天,就像感受到了温暖,自己陷入了其中。

其二,其实李治的性格中有一些怯懦、优柔寡断,而在武则天的身上,李治看到了果敢、精明、智慧的武则天,性格上的不同,更加增加了李治对武则天的好感。

其三,武则天一直陪伴在李治的身边,尽管当时李治没有什么实权,权力大多集中在长孙无忌的手中,但是武则天还是帮助李治拉拢官员,培植自己的势力,他们就像患难夫妻一样,一起经历了很多很多,这在无形之中,李治给了武则天一份信任,同时,李治也愈加依赖武则天。

李治几乎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给了武则天所有,包括财富、爱情、时间、信任等等,最后给了自己的权力,他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尽管后人对他的所作所为有所诟病,但是,身为丈夫,它是称职的。可能世界上最美的情话就是:爱你,我给你全世界。

更多文章

  • 唐朝很重视嫡长子继承制,唐睿宗为何还选了庶子李隆基为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隆基个人简历,唐睿宗李隆基有后代吗,唐睿宗为什么传位给李隆基

    李旦初登皇位,作了母亲武则天上位的垫脚石李旦在武则天所出的嫡子中排行第四,是老幺,上面三位兄长李弘、李贤、李显都资质不凡,按理说李旦是与皇位无缘的,可是造化弄人,他摊上了一位敢于向世俗发起挑战、敢和天下人叫板的母亲,最终被裹进了权力漩涡的中心。唐高宗时期,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却意外猝死,之后次

  • 此人灭掉东晋,祖上是司马懿株连三族的漏网之鱼,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晋司马懿简介,司马懿晚年杀了多少人,历史上谁灭了司马懿

    说到桓楷,恐怕对《三国演义》特别熟悉的人,也对其知之不深,但是对于桓家的另一个人物,却一定很熟悉,他就是桓范。此人在魏国可谓位高权重,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也特别顾忌他的态度,曾以太后名义要求他去接管一部分军队。司马懿此举,其实就是在向桓范伸出橄榄枝,想把他拉到自己这一边来。接到命令之后,桓范

  • 袁天罡见到了襁褓中的武则天,为何会大惊失色,还做出了神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袁天罡给武则天起的名字,袁天罡和武则天是一个时期的吗,武则天 袁天罡

    袁天罡是隋末唐初的方士,能观星象知祸福,听风声断凶吉,当然也精通算命格。隋唐交替的乱世之中,袁天罡曾为许多默默无名之辈算过命,告诉他们几年之后将以何种形式发迹,多年之后都一一应验了,袁天罡也成了名震长安的活神仙。后来女皇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有幸得见袁天罡,便请他为家人批命格,袁天罡见到武士彟的夫人杨氏

  • 李世民称帝前,世家、贵族门人都支持李建成,李世民凭什么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势力对比,李世民晚年有没有后悔杀了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建成是啥关系

    没事谈感情,有事看心态要说李世民身边的人,虽然出身不怎么好,可也不乏能人。他们能文能武不说,还真正为李世民着想。这倒不是说太子李建成的人不肯卖力,主要是人家李世民身边的人都是经过沙场苦战积累起来的“友谊”,平时有事没事,李世民就会与他们增加一下感情,修补一下因政务产生的裂隙。如此一来,这些人为着李世

  • 跟李世民齐名的千古名君,影响历史上千年,现依旧有人给他守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李世民齐名的千古明君,李世民为什么会成千古名君,李世民成为千古明君的原因

    这个人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虽是汉人,但他也有一个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掌权之后,杨坚才恢复“杨”姓,天和三年(568年)父亲杨忠死后,杨坚继承的爵位,不过在朝中并不受重视,而宇文邕对杨坚一直都保留着一份怀疑。宇文邕也是多次想要诛杀杨坚,不过多位大臣和相师在暗中相助使他度过了很多次危机,宇文邕

  • 李世民逼宫上位后,退居二线的李渊真的不问世事,安心养老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逼迫李渊退位,真正的李世民和李渊是什么关系,李世民登基后怎样对待李渊

    李渊也是将门虎子,胸怀韬略李渊此人出身不俗,先祖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西凉国的开国皇帝李暠,他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期官至太尉,被称为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是北周时期的御史大夫、柱国大将军,还承袭了先祖唐国公的封号。李渊七岁时,其父早逝,他就接替了唐国公的封号,这也是李渊称帝后,立国号为“唐”的重要原

  • 宰相写“青鹅”两字被武则天问斩,群臣疑惑不解,武后:字拆开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臣写青鹅二字被武则天处死,武则天为何叫武后,武则天登基群臣跪拜

    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大力发展,更是让女子严格遵守“三从四德”,不过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当中,却出现了一位女皇帝,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她就是武则天。唐朝是一个民风相对开化时代,李世民打下的“贞观之治”让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女子的地位在这个时代也有所提升。武则天出生于624年,是唐朝

  • 唐玄宗晚年有多悲惨,被李亨逼宫软禁,望着杨贵妃画像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玄宗和李亨谁先死,李亨对唐玄宗的评价,唐玄宗和李亨什么关系

    当年两人四目相对的一刹那,李隆基是震惊的,眼前这个女子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所有美好的词都不足以形容她,身上仿佛透着光。那光,则是与他相同的,好像只有他能感知到。杨玉环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就像是上天故意安排一样,很是戏剧化,杨玉环出现的恰到好处,她让唐玄宗内心空了很久的位置一下子找到了归属。为何会有空缺的

  • 李白送给妻子的一首诗,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字字堪称疼妻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给老婆道歉的诗,李白给妻子一首诗,李白写给媳妇的诗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上安州裴长史书》记载“五岁诵六甲。”六甲是唐代小学的识字课本,一般都是贵族才有条件使用,从各大证据来看,李白家世并不一般。李白这一生,最喜欢三件事,写诗、练剑、喝酒,李白15岁就已经写下了很多诗,但并不算出名,也正是15岁时,他接受道教思想,开始练剑,二十

  • 尉迟恭何德何能,位列凌烟阁功臣武将之首,李世民要将女儿嫁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第一次收服尉迟恭,李世民为何要娶尉迟敬德,李世民为何钟爱尉迟恭

    尉迟恭何德何能,竟然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武将之首?贞观十七年的时候,一向善待大臣的李世民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就让人在凌烟阁里面画了24位功劳最大的大臣画像,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凡是也要有个排名,在这二十四功臣中,排名靠前的都是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