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没问价而是问了个问题,不免有些心酸

李鸿章首次见全自动机枪,没问价而是问了个问题,不免有些心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3/12/8 12:49:24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鸿章是我国历史上非有争议的一个人,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做出了不少功绩的。在清朝走衰落时,李鸿章是最为心急的那一批人,他曾努力地试图改变过这一切,从西方引进来了很多工业化设施,算是帮助清朝走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李鸿章那时认为,有了好武器才能改变清朝,为此他特地跑到国外去购买新式武器,当他首次见到全自动机枪时,他没有谈价格,而是向洋人问了一句话,不禁让人感到心酸。

李鸿章的淮军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从小他就比较聪明,读书很厉害,之后顺利的考上了科举,然后成功为官。在李鸿章为官的时候,清朝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波及了大半个清朝。清朝最初是让朝廷的军队去镇压,可后来发现朝廷军队已经腐败得不成样子,在装备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被太平军打的抱头鼠窜。无奈之下,清朝只好放权,让地方大员去训练军队,来镇压太平天国。

而当时最为著名的军队当属曾国藩的湘军,这次军队最后也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而当时李鸿章也组建了淮军,也参加过对太平天国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李鸿章就非常清楚地明白了淮军的缺点,训练不足,武器装备也落后。后来他去国外请来了一些军事教官,然后又买来了洋枪洋炮,经过几年的训练后,淮军已经成为了清朝最能打仗的队伍之一。

签了35个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

1864年,在多支地方军的配合下,太平天国被成功平定。李鸿章也凭借着此功劳,以四十多岁的年龄,成为了朝廷有数的大员。1867年,又出现了捻军,李鸿章又带领此前组建的淮军,再次参加了战斗。在这两次战争中,李鸿章深刻认识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后来他凭借着自己这几年积攒的财富,创建了多个军工厂,直到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有不少的士兵都还用着当初李鸿章所建的厂生产的武器。

李鸿章一直在竭尽所能地帮助清朝,但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在大局之下,他的努力显得不值一提,清朝仍然变得越来越弱小,越来越不堪。当时帝国主义就好像闻到血的鲨鱼一般,都想从清朝身上撕下一口肉来。李鸿章晚年的人生,一直都在和帝国主义打着交道。

1895年,清朝打输了甲午战争,无奈只能和日本缔结合约,结果在签约的时候,李鸿章被一位不愿停战的刺客开枪击中左眼。1901年,清朝又和多国签订条约,也是李鸿章去签的。据统计,李鸿章的一共签过35个不平等的条例,这些条约的签订,让他成为了清朝丧权辱国的替罪羊。

考察马克沁机枪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李鸿章认为,清朝之所以会一直被帝国主义欺负,就是因为清军的武器装备落后,所以洋务运动最初的想法,就是打造一些新式装备以抵抗帝国主义的入侵。在1884年,马克沁机枪出现了,这是世界上第一只全自动机枪,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以前的枪都是打一发要换一发子弹。当时正在操办洋务运动的李鸿章,在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很快就踏上了远洋之旅,准备考察马克沁机枪的具体威力。

马克沁机枪不光吸引来了李鸿章,其它国家的人也来了很多,当时英国就把这些人组织在了一起,集中展示马克沁机枪的威力。当时一名士兵操作马克沁机枪,向着远处的一棵大树射击,仅仅只用了一两秒的时间,那颗直径数十厘米的大树就被射断。如此大的威力,令李鸿章吃惊无比。

在看到这把枪的威力后,李鸿章当时肯定是想买的,不过他并没有先问价格,而是向英国人咨询这种机枪一分钟能打多少发子弹?英国人回答道:“每分钟至少能打出300发子弹。”在得到这个答案后,李鸿章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道:“太快太快,太贵太贵。”随后也不谈购买枪支的事,离开了英国,返回了清朝。

结语

李鸿章当时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因为他此前也办过军工厂,他知道这样的一把枪会消耗多少钱,他也知道以清朝的国力是无法负担这种枪的费用的,于是只能离开。李鸿章在说这话的时候,清朝已经签订了42个不平等条约,要赔不知道多少款,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现在的我们处于和平时代,但绝对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要知耻而后勇,为中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江湖行》

更多文章

  • 李鸿章是直隶总督,放到如今相当于什么职务呢?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鸿章为什么被派去做两广总督,李鸿章当过两广总督么,李鸿章做了几个总督

    梁启超、李鸿章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名人,梁启超是革命家,而李鸿章则是慈禧门下的守旧大臣,原本站在对立面两个人,他为何会给李鸿章这么高的评价呢? 如今人们评价李鸿章,大体都是两个方面,一种看法是李鸿章过度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签订大量不平等条件导致清朝更积贫积弱,而李鸿章中饱私囊,从中谋取了大量的财产。 中法

  • 李鸿章临终前,曾泣血告诫后人:想要强大必灭此国,此国是哪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鸿章临死前叮嘱后人,李鸿章的后人李谠,李鸿章临终遗训

    如今的国人对于李鸿章是褒贬不一,多数情况下是贬多过褒义。但在国外,他可是被认为是十九世纪世界的三大伟人之一,与美国的格兰特,德国的俾斯麦并列的人物。他这一生功过并驾齐驱,但不得不说单论功的话,中国变革的进步有他带头的一份。 但私以为,历史上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是挺难得,说他是卖国贼实在是过于打压了。但要

  • 《传家》吴谨言造型多借鉴于她,民国第一名媛,远比剧中更为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谨言传家造型手推波,传家吴谨言片段,吴谨言民国婚纱

    引言《传家》吴谨言造型多借鉴于她不过,所谓民国爱情十有九悲,像易钟玉也是有原型的,现实中的民国小姐也是易钟玉这样快意恩仇的形象,只不过和自己所爱并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剧中易钟灵的很多造型,也都是模仿这位传奇女子。这个存在在真实历史中的女子名叫黄惠兰,富家千金性格张扬,会说6国语言,社交能力更是一绝。

  • 《明史》中删掉的军事强人,努尔哈赤最恨他,还被清朝封禁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一生功绩,努尔哈赤的政治谋略

    袁崇焕曾经说努尔哈赤:“奴夙知兵,今又屡战屡胜,熟于用兵。”能够得到自己对手这样的评价,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在军事上确有奇才。那么在明金战争中,努尔哈赤真的就是百战百胜么?当然不是。在满清建朝之后,有两个人都因为“抗金”备受清廷打压,一个是岳飞,一个便是曾经数次击败努尔哈赤的袁可立。岳飞一定没想到在自己

  • 康熙驾崩后,作为四妃之一的宜妃,为何会遭到雍正多次当众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微服私访记宜妃被绑,宜妃和雍正,康熙和宜妃之死

    《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宜妃,聪明受宠。可历史上的宜妃,虽也受康熙宠爱,但命运不济。康熙帝驾崩,失去了依靠,因为儿子的关系,也遭新皇忌恨,生活处处受限!宜妃,郭络罗氏,是满洲镶黄旗人。镶黄旗是清朝上三旗之首,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镶黄旗有九大姓,郭络罗氏便是其中之一。康熙时期,郭络罗氏以宫女身份进入

  • 故宫珍妃井的井口,小到头都塞不下,慈禧是怎么把珍妃推下井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是怎么把珍妃放进井口的,慈禧把珍妃扔到井里井口那么小,故宫珍妃井之谜

    公元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就此确立。秦始皇统治时期创立了许多封建制度,为我国历朝封建制度的更新和演变提供了基础。一直到清朝时期,清军入关,满族人统治中原地区,我国的封建制度也由此走向巅峰。我每个人都幻想过自己能够出生在古代,做一名皇帝。而我们往往的幻想都是利于九五至尊的位

  • 故宫流出半斤乾隆御用朱砂,李可染用它画7幅画:看久了让人不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可染先生画的四条屏多少钱,李可染最火的三幅画,李可染七十年代画作

    朱砂属于一种矿物,现代常用在激光技术上,同时还是一味中药材,古代也常用它来炼丹,不过古人在发现他的特殊奇效之前,主要还是将朱砂当作红色涂料。 比如距今7000年左右的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彩陶当中就出现了朱砂,考古专家在研究中发生,大地湾九掘区发现了红色陶片中主要成分就是朱砂,而在距今6600年前左

  • 天理教起义,清朝走向衰落的又一个重要信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天理教知乎,天理教圣女,旗人为什么参加天理教

    一,清廷武备衰退和陈德刺杀事件清朝的武备衰落,首先是从八旗衰落开始的,随后是绿营衰落,最后不得不依赖于地方的团练。清代前期,八旗军队能征善战,为清朝打下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到后期,八旗军队很快腐化了起来,战斗力也不断衰退。不仅如此,由于土地典卖、兵饷贬值、人丁增加等因素,八旗普通士兵的

  • 康熙活了68岁,他究竟怎么死的?专家:你看看他吃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康熙死时还有几颗牙,康熙从哪年生到哪年死,康熙死在哪康熙多大死的

    康熙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是一个破纪录的男人,他当了61年皇帝,这是非常罕见的。一直以来关于康熙的去世,野史记载与雍正逃不了干系,更有一些清宫剧误人子弟,说什么康熙的死都是雍正害得。这简直就是胡扯,也让雍正背了几百年的黑锅,倘若雍正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都能翻起来。康熙究竟是怎么死的?专家指出你看看他吃的什

  • 乾隆13岁书法手稿曝光!其老师评语够大胆,网友却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十大书法作品,乾隆皇帝御笔精品书法,乾隆书法评语

    乾隆作为封建君主,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最丰富的资源。他有很多的资源可以用来培养自己的兴趣,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三希堂”的故事。乾隆的书画作品数以万计,加上收藏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快雪时晴帖》《中秋贴》和《伯远帖》,对于这三部作品,乾隆专门隔出一间屋子专门用来放置。没事的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