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被赐死,为何没有株连家人?嘉庆:和珅虽贪,但从无谋反之心

和珅被赐死,为何没有株连家人?嘉庆:和珅虽贪,但从无谋反之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53 更新时间:2024/2/27 16:28:41

和珅,清朝最大的贪官,贪污折合银两至少8亿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呢?清中期国家一年的税收大约7000-8000万两白银,这意味着和珅贪污所得相当于大清国10年的税收,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然而,乾隆这边刚断气,那边嘉庆就将和珅入狱抄家,雷厉风行,完全不顾还在乾隆大丧期间。我们发现嘉庆赐死和珅,给他定了二十条大罪,可并没有株连家人,这是为何?因为嘉庆很清楚,和珅飞扬跋扈,但他却是乾隆最得力的帮手和代理人。

巅峰时期,和珅的职位有领班军机大臣和首席内阁大学士,并身兼三部一院(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尚书,另外还兼着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要职,真正实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乾隆做太上皇的三年,因为和珅的存在,让嘉庆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尽管无比讨厌和珅,但嘉庆头脑很清醒,和珅没有谋反之心,对乾隆无比忠心。注意:这点无比重要。看看嘉庆与群臣就和珅问题的对话吧,《清史稿》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诸劾和珅者比于操、莽。直隶布政使吴熊光旧直军机,上因其入觐,问曰:‘人言和珅有异志,有诸?’熊光曰:‘凡怀不轨者,必收人心,和珅则满、汉几无归附者,即使中怀不轨,谁肯从之?’上曰:‘然则治之得无太急?’熊光曰:‘不速治其罪,无识之徒观望夤缘,别滋事端。发之速,是义之尽;收之速,是仁之至。’”

嘉庆自己也非常清楚,大臣们弹劾和珅是“曹操”、“王莽”,完全是无稽之谈。也就是说,和珅没有谋反之心,他只是贪心,无比喜欢银子。除此之外,和珅独子丰绅殷德还娶了乾隆的最宠爱的女儿,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

在嘉庆发布的关于和珅罪行的上谕,谕众知之,并令各督抚议覆。在数百字的上谕,嘉庆痛斥和珅的罪行,“漏泄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 年来剿办川楚教匪,皇考盼望军书,刻萦宵旰,乃和珅于各路军营递到奏报任意延搁,有心欺蔽,以致军务日久未竣”等等。

嘉庆更清楚诛杀如此一个重臣,必然造成朝野的巨大的震动。因此,嘉庆在赐死和珅后多次强调,“朕所为止一和珅耳,今已伏法,诸事不究。”用现在的话来说,嘉庆通过诛杀和珅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实乃杀一儆百。

参考资料:《和珅传》、《清史稿》

更多文章

  • 孔有德进军湖南, 明朝总兵投降后被肢解, 因他做事清朝都看不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有德为什么叛变,明朝山东孔有德,孔有德女儿

    孔有德孔有德降清后为清朝四处奔走,特别是在清军入关后,更是在征讨李自成、征服南明的斗争中做了急先锋,可以说从山海关一直打到广西,最终在桂林被民族英雄李定国包围在桂林城内,最终桂林城被李定国攻破,而眼见突围无望的孔有德在府中自尽身亡。而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孔有德在湖南境内与南明政权作战时期。李定国

  • 为逃避闯军, 南明最强官军进攻自己首都, 主帅病死后全军投降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军攻打南明,明朝抗税战争,明军vs闯军

    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南明宁南侯左良玉假称奉崇祯太子密诏,率全军离开驻地武昌,沿长江顺流而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公然起兵造反,目标直指当时南明的首都——南京。左良玉,明末大将,崇祯初年在辽东抗击清军,1632年(崇祯五年)被调到内地剿灭农民军,由此开启了与农民军十多年的恩怨纠缠。左良玉在与农民

  • 慈禧西逃时,丢下无数珠宝古董在故宫深井,为何至今仍无人敢打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当皇位传到乾隆的孙子道光帝的时候,清朝在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中惨败于英国,这让西方列强开始看到了清朝这个“天朝大国”的虚弱,开始提出众多的无理要求,尤其是在19世纪末的时候,更是提出了要调兵进入北京,来“助剿义和团”。 慈禧对于这种要求自然不可能答应,她一方面给各国的元首写信,请他们来“

  • 他是保护过雍正皇帝的侍卫,因功升军机大臣,乾隆却让他自尽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钮祜禄·讷亲便是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人,当年满洲能够以远远少于明朝的军队数量获得天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众多的女真家族都忠心跟随着爱新觉罗家族,像讷亲的曾祖父额亦都便是如此,额亦都因为对于爱新觉罗家族忠心耿耿,并且还有着不错的才华,多次打败明军,被满清列为“开国五大臣之一”。讷亲作为开国功臣的子孙,

  • 清朝入关后的要务是什么?多尔衮的举措让明朝大臣成了三朝元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但是,对于大臣们来说,事情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尽忠也是有条件的,一旦国家倾颓,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变换门庭,投入到新的主子的怀抱之中去。从崇祯末年,那些明朝文臣武将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些臣子们对于明王朝的忠诚度究竟有多少。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王朝,正式与明

  • 韶山有座明朝古寺,清朝扩建时挖出一坛银子,该地因此改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韶山银田古寺老照片,韶山有哪些古寺,韶山最大古寺在哪里

    为何这样讲呢?给大家说个故事就知道了。本乡蒋昌鹏老师在《韶山风物》一书中提到,韶山有俗语云:人不出门身不贵,银田寺的棉花车自然转。看到棉花车几个字,朋友们或许会以为是纺车,实际上,就是大家常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水车。那种像摩天轮一样,利用水流,将一筒筒的水移向高处……这玩意啊,起码汉朝就出现了,但百余

  • 雍正帝赐死年羹尧后,是如何对待他那80个“妻妾”的?手段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后悔赐死年羹尧吗,年羹尧被处死雍正怎么对待其家人,雍正赐死年羹尧的圣旨图片

    但是其实夹在这两个人中间的雍正皇帝,也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只是雍正这个人在继承皇位的时候出了一些状况,而且当时外界的很多人都传谣言说康熙当时并不是想把皇位传给雍正。只不过是雍正到最后临时改了圣旨,才得到了皇位,所以这个皇帝在继位以后,总是显得不是那么的名正言顺,但是这一切也只是后来人们的推测,并

  • 一个铁帽子王被慈禧杀掉,死前的话,感动无数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死前讲什么话,慈禧死前抓走百位童男,慈禧死前的遗言

    这些铁帽子王,因为世受国恩,加之本身又是皇族亲支近派,因此几百年来一直是清朝皇帝重用和依赖的心腹重臣,曾经在清朝政坛上发挥过深远影响。在清初激烈的权力之争中,曾有过铁帽子王爷被杀或被废,到了晚清时期,慈禧上台后,为了排除异己,陆续又杀掉三个铁帽子王,分别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庄亲王载勋。庄亲王

  • 苏麻喇姑墓穴挖掘后,里面有一口大缸,暴露了康熙的一个百年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地宫真实尸骨,苏麻喇姑临死给康熙写信说啥了,康熙死后苏麻喇姑的下场

    尤其是康熙大帝的微服私访制度,给国家带来的收益,那可不是一星半点,除了在治理国家方面,康熙大帝在打仗方面也是一个天才,据说康熙大帝自从当上皇帝以来,从来没有打过一场败仗,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帝,被后世也称之为是清朝最伟大的皇帝,到了现在,我们也都认为康熙皇帝是一个非常英明神武的人。苏麻喇姑的墓穴

  • 清朝婚姻多混乱 亲母女成妯娌 母亲嫁给皇太极 女儿嫁给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为何逼死多尔衮母亲,多尔衮和皇太极是什么亲戚关系,皇太极为什么让多尔衮替他迎亲

    巴特玛璪原是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之一,她为林丹汗生有一女。林丹汗去世后,巴特玛璪带领部众投奔皇太极,她是第一位投奔皇太极的人,意义很是重大,而巴特玛璪又是一位颇有韵味的成熟美妇人,皇太极非常愿意娶她,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就这样她入了皇太极的后宫成为崇德五宫后妃的第四位,封为次东宫淑妃,居衍庆宫。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