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1858年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叔祖康国器还曾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祖父和父亲也是朝廷官员,可谓是“既有权,又有势”。康有为从小脑袋就灵光,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搞钱。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赶紧跑到了日本,可是他到了没多久,慈禧太后就告诉日本人,请他们不要收留康有为。于是,康有为只能跑到欧洲,开始他的“搞钱之旅”。
实际上,康有为这种“改革派”人士在西方十分受欢迎,居住在那里的华人华侨都称赞他是“英雄”。康有为灵光一闪,于是就打着营救光绪帝的旗号筹钱,由于他遍读史书,文学功底很强,口才更是他的一大特色,经过他的演讲后,很快便吸引来了一大群华人华侨。为此,康有为还成立了“保皇会”,专门用来吸纳爱国人士,还有他们的慷慨捐赠。
据史料记载,1899年7月,康有为在加拿大成立保皇会后,曾发表一声明:捐五千元以上者,破格封爵;捐万元以上的直接授予爵位,子孙可以袭封;能救皇帝的,平民百姓也可以当丞相。康有为以光绪帝之名,在国外封官许愿,再加上他有所谓的“衣带诏”,吸引了很多爱国人士前来捐款。张之洞曾说:康有为建立的保救皇帝公司,有60万现金,为了维持“跨国生意”,光发电报就用了10多万元。
然而,康有为不愧是传统的中国人,在国外也时时关注房源信息。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看看当地的环境,遇到合适的房子就会买下,反正有保皇公司的资金,他也不怕买不起。周游各国之后,康有为发现瑞典是个好地方,不但风景独好,而且气候宜人,很是适合居住。于是,康有为花了2.8万克朗在瑞典买了一处叫“沙丘巴登岛”的小岛,并将其命名为“康有为岛”。
在那之后,康有为还在岛上建造了中国式园林,并取名为“北海草堂”,住了3年之后,康有为就再也没有来过。后来,由于“康有为岛”长期无人居住,大清也灭亡了,瑞典便将小岛收了回去,归国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