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为何古代王朝难跨300年国运?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为何古代王朝难跨300年国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3 更新时间:2024/2/5 16:34:16

这仿佛像是一个无休止的轮回,就像一个人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然后迎接事业巅峰的中年,最后变成风烛残年的老人,最后死亡。这就像太阳的东升西落一样,永远不会更改。

“300年国运”的魔咒

自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往后看几乎没有一个朝代可以超过300年,秦朝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就灭亡了,汉朝虽然曾经也很强大,更是打得匈奴毫无还手之力,不过即使如此汉朝的国祚也仅仅只有214年,更何况中间还隔着一个莽新朝。

到了唐朝的时候,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就好比是如今的美国一样,不过也没超过300年。宋朝还稍微好点,勉强达到了300年,不过很快就灭亡了,之后的元明清也是如此。

我国的封建王朝始于秦朝,终于清朝,排名前三的王朝分别是唐朝的290年,明朝的276年,清朝的267年,都没有超过300年。肯定有人不服会站出来说:“汉朝不是407年吗?宋朝不是319年吗?都超过了300年啊”。

这个数据确实没有错,但是有一个地方没有注意到,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本质上不属于同一个王朝。

那为什么封建王朝,都没有能延续超过300年以上呢?难道因为300年是一个诅咒吗?当然不是,仅仅是因为300年刚好是一个经济周期。

封建王朝的四个阶段

在这个周期里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决定了王朝的更迭,那便是土地。一般来说,封建王朝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国时期。这个时期土地分配比较平均,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土地和农具,社会也比较稳定,天赋差距没那么大,这个时候百姓的幸福感较高,主要原因就是古时候的王朝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家权力还非常集中。

第二个阶段:兴盛时期。这个时候权贵就开始作妖了,他们想方设法把老百姓的土地搞到自己的手中,经过长期的发展,慢慢地方上就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样一来贫富差距就逐渐被拉大。

第三个阶段:衰落时期。这帮尝到了甜头的权贵们,会不断地把老百姓的土地搞到自己手里,同时他们还不满足于对下的压迫,还想欺瞒着朝廷偷税漏税,这样一来国库也被他们搞空虚了,皇帝没有办法,只能向百姓更多的索取。

第四个阶段:灭亡时期。老百姓本来就缺土地,现在又加大了赋税,简直是民不聊生,所以只能揭竿而起,这个时候如果国家再遭遇外敌或者天灾,那就很容易灭亡了。

在古代没有人不想当皇帝,为此有点风吹草动,王朝就会面临覆灭的危机,比如说明朝末年就是这个情况。

难以制衡的权贵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国家各方势力的均衡性被打破了,因为一个国家的形成和统一,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就是各方势力平衡的产物,我们经常把一个朝代的灭亡归咎于某一位亡国之君,说某某朝亡于某某。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其所统治的朝代,平衡性已经被完全打破了,某一方的势力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当他们的势力达到顶峰的时候,就具有了改朝换代的实力,由此来推翻旧王朝。

但这种说法,似乎又不能佐证300年的统治魔咒,因为即使这种平衡被打破了,依然有朝代存活了很长时间,比如汉桓帝期间,就整整坚持了74年才灭亡。

无独有偶,明朝万历皇帝是1572年继位的,同样也坚持了72年,而被“安史之乱”打破平衡的唐王朝,甚至整整坚持了152年。

土地兼并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最为主要的原因,其实那就是土地兼并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古代王朝建立之初往往会将土地打乱重新分配,这样也就造成一种国泰民安的景象,不过古代中国是农业经济,为此一旦遇到天灾,大多数家庭就会破产。

为了生存他们会将土地卖掉,这样长此已久,农民就会成为被压榨的对象,最后这些失去土地的老百姓在一定的时机下,就会联合起来竖起大旗,推翻王朝的统治。

而前面说的这些情况,在近代还适用吗?答案是不再适用了,比如说英国现在已经建国快400年了,那为什么现在就不适用了呢?土地也并没有变多呀。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升改变了财富结构,以前养活一个国家需要90%的人当农民,而现在只需要10%。

同时财富本身也不仅仅局限于土地了,老百姓可以通过开厂来赚钱,土地矛盾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社会也就会相对稳定的发展下去。在封建社会,土地就是财富,而在当今社会财富的定义就相当广泛了。

小结:

看到这里,我们都会感到庆幸,因为我们生在了这个崭新的时代,到处都充满了机遇,不用为了温饱而耕作,也不会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甚至可以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去选择创业,而并不是像古人一样只能寒窗苦读走科举这一条路。

而古代的王朝,无论是面对天灾还是人祸,都经历着重生到死的痛苦循环,与其说是一种挣扎,不如说是一种蜕变,他们从来没有停止摸索前进的方向与出路。

也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经验,让我们的社会不断和谐和完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奸被突厥遣返,武则天怒令百官持弓箭在刑场集合:将他万箭穿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武则天杀披头散发者,武则天突厥展开死战,狄仁杰武则天谈突厥

    读《通鉴》,说《通鉴》,用《通鉴》,大家好,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资治通鉴》的故事。自古以来,当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总少不了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软骨头。即使是强盛的唐朝,也丝毫不例外。然而天道有常,背叛国家的汉奸不仅受同胞憎恨,更被敌人鄙视,其下场自然是凄惨无比。而唐朝汉奸阎知微,便是其中典型。公元

  • 李世民算卦: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猪上树时,李世民至死未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评袁天罡,袁天罡对李世民说十六字,袁天罡讲述唐朝灭亡

    我们立足当代,再去审视历史上古人做出的预言,真伪昭昭如黑白一般分明。有一个人,他对唐朝国运做出的预言应验了,他就是袁天罡。卜算如有神助袁天罡是古代精通风水命理学的能人,他所从事的是玄学,有关他的奇闻异事也很多,其中颇具传奇色彩的是他对处在襁褓中的武则天的预言。据说,当时不叫武曌,甚至还没有名字的武则

  • 武则天的情敌王皇后,究竟有多蠢?才能一步步将武则天送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的两个宠臣,武则天是怎么和王皇后反目的,武则天里面的王皇后为何没有子嗣

    武则天14岁入宫成为才人,可惜在后宫12年都默默无闻,没有宠爱,位分更是没有任何晋升,可就是这样的她,最后在李世民弥留之际,与下一任内定的皇帝李治暗中有了联系,但是她作为先帝的嫔妃,还是逃不过剃发为尼,之后她成功的路上,都少不了王皇后的“帮助”。第一:助她回宫。皇后当时的情敌是小美人萧淑妃,当她知道

  • 大唐第一相房玄龄:成为帝王手里的剑,也要深谙处世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唐宰相房玄龄,房玄龄个人简历,初唐名相房玄龄的成就

    在消息闭塞的古代,人才选择效忠于谁的途径就很匮乏,一般来讲只有这么两种:一是把自己的才能显露出来,比如文采好,就多写作品传播出去,参加文人的集会有好的表现,或者是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找有名声的大才和当众评鉴文采的地方得到权威的好评语,一旦好名声在外,就会有需要人才的人慕名而来。二是主动自荐,通过自己的了

  • 隋炀帝究竟有多好色?宫女嫔妃全部要遵守一规矩,实在让人难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炀帝后宫佳丽多少,隋炀帝的好大喜功,隋炀帝的罪恶

    其实,这主要和他的荒淫作风有很大的关系,他做的那些惠民的好事和他的荒淫无度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杨广篡位杀害太子和皇帝隋文帝当年立下的太子并不是他,但是由于太子杨勇过于蛮横,为人处世不懂得低调,也不会讨老皇帝的开心,所以杨广相对来说更加被皇帝所宠爱。杨广虽然为人低调会讨巧,他却也不是纨绔子弟,他在战场

  • 安禄山为什么敢起兵反唐?这两种人的撺掇是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禄山起兵反唐视频,中国历史安禄山反唐,安禄山反唐的渔阳是今天哪个市

    一周内席卷河北,三周左右渡过黄河,两周左右攻克东京洛阳,随即大举西进,一路追杀大唐政府军,直奔潼关。看到这种局面,所有人都吃惊了:潼关危矣,长安危矣!客观地说:安禄山起兵虽然有出其不意的先发优势,但无论什么优势,都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来执行计划,否则一切免谈。今天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安禄山为什么能够

  • 安禄山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安史之乱十年就被平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安禄山造反之时,唐玄宗处死封常清和高仙芝,威逼哥舒翰出战,这使得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安禄山的军队多强大,士兵们都是骑在马背上长大的善战一员,这让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和高仙芝抵不住,北京、河北、山西太原、潼关等地都给安禄山的军队轻而易举地侵占了。然而,唐玄宗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向封常清和高仙芝问罪,令他们

  • 是谁帮武则天坐上皇后之位?他深藏不露,李世民都看走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跟过李世民吗,武则天和李世民的故事,武则天和李世民的真正关系

    贞观二十三年,是唐朝历史上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唐太宗病重去世,留下众多妃嫔,包括跟了他十二年的武才人武媚娘。五品才人武媚娘被安排在了感业寺。感业寺是唐代禁苑内的皇家寺庙,武则天按照唐太宗的医嘱,在这里削发为尼。青灯古佛,晨钟暮鼓,这样的日子不到短短两年,武则天就重回皇宫。原来唐高宗李治对这位才人早就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来年再秋后问斩,回来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释放的390名死囚后来回来吗,李世民放了390名死囚犯,李世民放了300多位囚犯回家

    在观看史书时,我们也能了解到不少历史趣事,据记载,李世民曾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并与这些囚犯约定来年秋后自觉回来问斩,真有人守约吗?回来了多少人呢?事实上,李世民的登帝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他虽然有才能但是没有被自己的父皇立为太子,这也就意味着李世民其实不应该当上皇帝。而李世民之所以可以称帝,是因为他

  • 唐朝李靖和突厥的野狼坡血战,为何说是一场能改写大唐历史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靖怎么灭掉突厥,李靖突厥之战,李靖带了多少人灭突厥

    唐高祖对突厥入侵相当重视,当时大唐的重兵全部都在北方,李靖率领的一大批人都驻守在灵州。后来李渊召集太子商议出兵之事,当时太子李建成建议让李元吉带兵前去救援,当然李建成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正好趁此机会抽掉李世民的府兵。不过李渊还是看出了李建成的小算盘,不过他也有意为之,最后便做了顺水推舟的买卖。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