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安克复,儿子要唐玄宗回京复位,玄宗却恐惧道:若回京,我必死

长安克复,儿子要唐玄宗回京复位,玄宗却恐惧道:若回京,我必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52 更新时间:2024/2/5 16:39:30

至德二年,唐军大破安史叛军,夺回了长安和洛阳,而唐肃宗则率先返回了长安。不久后,唐肃宗向太上皇唐玄宗寄出一封信,希望他能回到长安,重新登基以执掌国事,而自己则将退居其后。但是接到书信后,唐玄宗却大为惊恐,百般推脱。因为他知道,如果就这样回到长安,迎接他的,或许只有死亡。

从才能上来说,唐玄宗是个文武全才的帝王。在天宝之前,大唐帝国的国势在他的治理下到达了极盛的顶点;但从一个父亲来说,却是个禽兽不如噬子狂徒。公元733年,他的宠妃武惠妃以宫中有盗贼为名设下诡计,将太子李瑛李瑶李琚等三位亲王引入宫中。三王入宫后,武惠妃借口三人披甲入宫,诬告他们谋反。

之后,唐玄宗竟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将三个儿子全部处死,导致“天下冤之”,而这正是历史上著名的

“一日杀三王”事件。

李瑛死后,李亨成为了太子。然而唐玄宗对李亨仍旧不放心,多次迫害、敲打他。不仅如此,他还有有意放纵奸相李林甫陷害他,导致其多次险些被废掉。安史之乱发生前,唐玄宗、李林甫以及安禄山内外结合,形成了政治上的铁三角关系。而李林甫和安禄山,都是太子的死敌。

李林甫病死后,唐玄宗与安禄山失去了沟通的渠道,导致两人嫌隙丛生。公元755年,安禄山悍然造反,唐朝中央军一触即溃。失去了河北军以及中央军的支持,唐玄宗成了真正意义上孤家寡人。

“天子,唯兵强马壮者得之。”没有军队支持,即使唐玄宗当年威望再高、权力再大也不顶事。相比唐玄宗,太子李亨却有西北诸节度使的支持。安西、朔方、陇右、河西、河东等节度使,本来就是李亨死党——王忠嗣的旧部。有了西北军头的支持,唐肃宗才能在未获得唐玄宗首肯的情况下,擅自称帝。

对于儿子自行称帝的行为,唐玄宗心里自然不会舒服。但是手头没有兵,也只能承认现实。因此他只能对唐肃宗地使节说:

“吾儿顺天应人,吾何忧?”

换作从前,李亨的行为算是叛逆,就算有100颗脑袋也不够砍。但如今叛乱四起,唐玄宗也只能强颜欢笑承认。于是,他退位为太上皇,并将传国玉玺等皇帝信物交给了唐肃宗。

然而,唐玄宗真的甘心放弃权力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对于唐玄宗这种吸食“权力毒品”长达数十年的政治生物来说,让他退居二线,简直比要他命还要难受。因此他依然要以“诰”的形式发号施令,各地官员仍要向成都方面上奏,实际形成巴蜀和灵武两个朝廷。

因此,唐肃宗虽然称了帝,但是仍感觉腹背受敌。因为他深知,唐玄宗就是个六亲不认的主。当年登基时,他就敢逼迫自己的父亲唐睿宗退居二线;当了皇帝后,能毫不犹豫地杀害三个儿子。因此很难说唐玄宗不会为了权力,在自己背后捅上一刀。

不过好在,唐玄宗还算顾全大局,因此平叛战争还算顺利,官军顺利收复长安和洛阳。唐肃宗回到长安后,第一时间便准备解决“两个朝廷”的问题。为了迎接唐玄宗归来,唐肃宗甚至做出巨大让步,让唐玄宗复位登基,自己贵位于东宫,重新做太子。虽然书信递出去了,但是唐玄宗却充耳不闻,就是不挪腿。唐玄宗不回长安,两个朝廷就无法解决,唐肃宗的位置就坐不稳。因此唐肃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但是唐肃宗的谋士——李泌看出了唐肃宗的忧虑,于是他说:

“太上皇肯定不会回京了,普通人尚且在70岁退休,如今太上皇早已年过70,难道还要将天下事委命于他吗?”

唐肃宗问李泌:“那该怎么办呢?”李泌立即率领群臣上奏,说天子想念父亲,想尽孝道,希望太上皇立即回京。

李泌为此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因为他看出了唐肃宗书信中的问题,那就是绝不能说归位的事。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天下人人觊觎。唐肃宗好不容易恢复坐上皇帝之位,好不容易收拾了老父亲留下的烂摊子,皇位哪能说让就让?即使唐肃宗真心要让位,那些扶植他上位的西北军头能同意吗?

因此,唐肃宗的所谓让位,名为尽忠尽孝,但根本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常理,实在太生硬了。因此在多疑的唐玄宗看来,唐肃宗的举动完全是试探。倘若唐玄宗贸然回京,并接受了儿子的让位,恐怕不知哪一天,就会横死于宫中。

接到儿子的第一封信后,唐玄宗忧心忡忡、惶惶不得终日,于是他只好回信:“我以后就住在剑南道,不回长安了。”

但当李泌等人的奏表到达长安后,唐玄宗就放了心。为何?群臣的奏表中,只谈亲情,丝毫不谈让位之事。唐肃宗只是想将唐玄宗作为一个父亲接回长安,而不是接回一个皇帝。看了奏表,唐玄宗这才笑逐颜开,并笑着说:

“我现在真正成为天子的父亲啊!”

唐玄宗回到长安后,唐肃宗拉着李泌的手说:“真是多亏你了!”

唐肃宗为何在父亲唐玄宗面前表现得如此生硬?原因无他,两人实在斗了太久,父子亲情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互相猜忌和提防。唐肃宗早已忘记,一个真正的儿子应该怎么当,他变得只会当太子。相反,作为旁观者的李泌却看透了一切,最终化解了父子俩的尴尬。

唐肃宗深知,自己老父亲是个嗜权如命、阴狠狡诈之人,如果对他稍微放纵,难免他不会为了复位而发动政变。当年司马懿年过70,还不是发动了高平陵之变?

因此唐肃宗不顾父子情面,大肆迫害唐玄宗,将老父亲逼出了兴庆宫,让其居住于偏僻的西内,以便于监视他。不仅如此,唐肃宗还将陈玄礼高力士等玄宗旧臣一一贬斥,导致玄宗以垂暮之年,独居西内,后郁郁而终。可叹一代雄主,最终竟是这样的结局。

不过唐肃宗也没有得意多久,老父亲刚死,他也跟着病逝。父子俩斗了半辈子,竟然同归黄泉,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寿命很长,退位后一年就猝死,原因史书不好意思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当时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再加上两任老公的提携有加,当然最主要还是她本人能力突出,最终也是如愿以偿地登了上皇帝的宝座。尽管她当皇帝时,朝堂上有很多的反对之声,但事实上仅以治理国政能力而论,她不仅比李治要强,而且比自己那些儿子更是强上百倍。这从后代对她的历史评价就能看出,毕竟无论是在老百姓生活改善,

  • 武则天用一招让李治离不开她,慈禧效仿,效果同样显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帮助李治夺回朝政,武则天帮助李治,武则天为何能抓住李治的心

    武则天初入宫廷武则天是以才人身份进入唐朝宫廷的。当时她父亲过世,母亲不堪忍受武家子弟的欺凌,便带着她搬回了长安居住。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贵族出身,过惯了富裕日子,自然不想再成为社会底层。为了能翻身,杨氏便四处寻找接触贵族的机会。恰巧当时李世民驾幸洛阳宫,杨氏便将女儿送入了宫中。一切正如杨氏预料的那样,

  • 李贤被母后武则天逼死,遂留一首绝命诗,揭露母亲干过的禽兽之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杀李贤后悔吗,李贤是被武则天逼死吗,武则天为啥派人杀李贤

    古语有云:“虎毒不食子”。但在充满着勾心斗角与尔虞吾诈的皇族,这条古语似乎并不成立。公元684年3月13日,唐高宗李治和天后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在绝望和孤独中,凄凄惨惨地死在了他的流放地——巴州。在自杀前,李贤饱蘸着悲哀与血泪,写下了一首历史上知名的绝命诗,名曰《黄瓜台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

  •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为何古代王朝难跨300年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仿佛像是一个无休止的轮回,就像一个人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然后迎接事业巅峰的中年,最后变成风烛残年的老人,最后死亡。这就像太阳的东升西落一样,永远不会更改。“300年国运”的魔咒自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往后看几乎没有一个朝代可以超过300年,秦朝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就灭亡了,汉朝虽然曾

  • 汉奸被突厥遣返,武则天怒令百官持弓箭在刑场集合:将他万箭穿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武则天杀披头散发者,武则天突厥展开死战,狄仁杰武则天谈突厥

    读《通鉴》,说《通鉴》,用《通鉴》,大家好,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资治通鉴》的故事。自古以来,当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总少不了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软骨头。即使是强盛的唐朝,也丝毫不例外。然而天道有常,背叛国家的汉奸不仅受同胞憎恨,更被敌人鄙视,其下场自然是凄惨无比。而唐朝汉奸阎知微,便是其中典型。公元

  • 李世民算卦:大唐何时灭亡?袁天罡:猪上树时,李世民至死未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评袁天罡,袁天罡对李世民说十六字,袁天罡讲述唐朝灭亡

    我们立足当代,再去审视历史上古人做出的预言,真伪昭昭如黑白一般分明。有一个人,他对唐朝国运做出的预言应验了,他就是袁天罡。卜算如有神助袁天罡是古代精通风水命理学的能人,他所从事的是玄学,有关他的奇闻异事也很多,其中颇具传奇色彩的是他对处在襁褓中的武则天的预言。据说,当时不叫武曌,甚至还没有名字的武则

  • 武则天的情敌王皇后,究竟有多蠢?才能一步步将武则天送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的两个宠臣,武则天是怎么和王皇后反目的,武则天里面的王皇后为何没有子嗣

    武则天14岁入宫成为才人,可惜在后宫12年都默默无闻,没有宠爱,位分更是没有任何晋升,可就是这样的她,最后在李世民弥留之际,与下一任内定的皇帝李治暗中有了联系,但是她作为先帝的嫔妃,还是逃不过剃发为尼,之后她成功的路上,都少不了王皇后的“帮助”。第一:助她回宫。皇后当时的情敌是小美人萧淑妃,当她知道

  • 大唐第一相房玄龄:成为帝王手里的剑,也要深谙处世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唐宰相房玄龄,房玄龄个人简历,初唐名相房玄龄的成就

    在消息闭塞的古代,人才选择效忠于谁的途径就很匮乏,一般来讲只有这么两种:一是把自己的才能显露出来,比如文采好,就多写作品传播出去,参加文人的集会有好的表现,或者是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找有名声的大才和当众评鉴文采的地方得到权威的好评语,一旦好名声在外,就会有需要人才的人慕名而来。二是主动自荐,通过自己的了

  • 隋炀帝究竟有多好色?宫女嫔妃全部要遵守一规矩,实在让人难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炀帝后宫佳丽多少,隋炀帝的好大喜功,隋炀帝的罪恶

    其实,这主要和他的荒淫作风有很大的关系,他做的那些惠民的好事和他的荒淫无度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杨广篡位杀害太子和皇帝隋文帝当年立下的太子并不是他,但是由于太子杨勇过于蛮横,为人处世不懂得低调,也不会讨老皇帝的开心,所以杨广相对来说更加被皇帝所宠爱。杨广虽然为人低调会讨巧,他却也不是纨绔子弟,他在战场

  • 安禄山为什么敢起兵反唐?这两种人的撺掇是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禄山起兵反唐视频,中国历史安禄山反唐,安禄山反唐的渔阳是今天哪个市

    一周内席卷河北,三周左右渡过黄河,两周左右攻克东京洛阳,随即大举西进,一路追杀大唐政府军,直奔潼关。看到这种局面,所有人都吃惊了:潼关危矣,长安危矣!客观地说:安禄山起兵虽然有出其不意的先发优势,但无论什么优势,都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来执行计划,否则一切免谈。今天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安禄山为什么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