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提到三国中的顶尖文臣所属,名气最大的无疑是诸葛亮了,他曾为蜀国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有姜维、费祎、董允、蒋琬等四人,他们延续了蜀汉数十年的统治,避免了被曹魏消灭的命运。
但说实话诸葛亮识人的水准其实不太稳定,他让蒋琬等人继承他的事业,倒是很准确,但在用兵时他却错用了马谡,也错杀了魏延,相比诸葛亮,在武将方面,吕布一生只对一人做过评价,他看的比诸葛亮还准,一语就揭穿了此人真实面目。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备。在刘备和吕布在徐州大战时,刘备兵败逃到了曹操那,他们强强联合,攻打吕布,吕布不敌兵败下邳,下邳城惨遭水淹,吕布部队失去了抵抗能力,基本都投降了,而吕布也被属下反叛,遭到五花大绑带到了曹操面前,曹操看待吕布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想留又想杀,一时间难以抉择。
都知道三国时期最缺的就是人才,而吕布恰巧就是块带兵打仗的料,他个人武力又属于三国拔尖的一个,曹操爱惜人才是出了名的,他心里有留吕布的想法,但也拿捏不准,而吕布诚心投降,曹操虽然没有说话,但内心还是有波动的,只是这时刘备在关键时刻补了一枪,他来了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刘备不想居于人下,他也不想看到吕布投降曹操,给自己竖立大敌,所以他说出了吕布是把双刃剑的事实,曹操一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直接就令人处死了吕布,在临死前,吕布说出了他一生唯一的一次评语,大骂刘备''是儿最叵信者'',这句话可以认为是最不可信之人,或者说刘备是最会伪装的人,吕布的这句话算是揭穿了刘备的真面目了。
不过刘备善于伪装,也正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曹操他,他整天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无所事事,心无大志的人,演义中更是出现了青梅煮酒被雷声吓掉了筷子的举动,还用种菜来伪装自己,靠着这个秘诀,曹操对他放松了警惕,结果放虎归山,养成了一个大患,在益州时,刘璋认可刘备是他的同族,心中更是认为他不会对自己下手,结果事实却相反,刘备以伪装作掩护,赢得了刘璋的信任,一举拿下了他的地盘。
就是靠着伪装,刘备才在东汉这个大动乱的时期,拿下了自己的地盘,成功三分天下,而吕布的评价无疑是一针见血的,刘备真的是最不可信任之人,但知道又有什么用呢,至少刘备成功了,而他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