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伐军要求20万奉军全部到关内整编,后来为何同意东北一切照旧

北伐军要求20万奉军全部到关内整编,后来为何同意东北一切照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03 更新时间:2024/2/18 12:07:46

张作霖被炸专列

1928年6月21日,在张作霖被炸死在皇姑屯半个月后,东北奉系军阀终于对外公布了他的死讯。在这半个月里,尽管日本关东军屡次试探,在沈阳城外组织了1万8千人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还在报纸上大肆报道张学良、张作相和宇霆等人争权内斗的新闻,试图借此扰乱东北局面。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

北伐军对奉系提出和谈条件

好在奉系内部保持了团结,以张作相为首的奉系老将们集体对张学良表示效忠,表示要像服从其父亲那样,坚决服从他的命令,整军经武,励精图治,保卫东北,抵御外侮;而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虽然颇有微词,但此前杨一直被安置在关内前线布置奉军后撤,加上眼见张作相、张学良已经联合,只好发布通电声称:张学良“为大帅之令嗣,继承父志,名正言顺”,公开表示无意争夺东北最高权力,一定服从安排。

东北的稳定让日本方面毫无可趁之机,但关外的北伐军却没有停止进军。随着奉军的撤离,北伐军迅速接管了北平等地,并在冀东地区集结重兵,要求奉系同意其提出的3项和谈条件:“(一)东三省须服从国民政府命令;(二)奉军须全体出关;(三)奉(天)吉(林)黑(龙江)各省,应改悬青天白日旗。”

▲盘踞东北的日本关东军

日本方面出面阻挠和谈

对于服从指挥、改易旗帜等要求,奉系基本还能够接受,但唯独对于奉军须全体出关这一条,无论张学良本人,还是奉军20万将士,都绝对难以接受离开家乡到关内接受改编这一事实。尽管,当时面对北伐军的军事压力,张学良一上台就宣布“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绝不轻言战事”,但他也同时再次提出“保境安民”,国内外宣示自己绝对不离开东北家乡的决心。

日本方面见张学良有倒向南京国民政府的可能,十分焦急,立即派出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出面,明确表示:如南京政府以武力压迫东北,日本愿不惜牺牲,尽力相助。8月6日,日本方面又派出特使林权助,当面向张学良重申:“东三省若与国民政府妥协,势必侵害日本之权益与特殊地位。……不幸倘若东三省蔑视日本之警告,擅挂青天白日旗,日本必具强固决心,而取自由行动。”

▲日本侵华史实

奉系表现合作诚意

日本方面的不断施压,加深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忧虑。此前北伐军攻打山东时,日本人就曾经以保护侨民为由出兵省会济南城,屠杀我国军民1万7千余人,妄图借机扩大事端,阻止北伐军继续前进。此番,蒋介石为了防止济南惨案再次重演,遂决定放宽条件,承诺东北只要易帜并服从三民主义,其他一切问题均可商量。

对于南京方面这一善意,张学良立即积极回应,复电表示:“愿对国民政府服从到底”。同时,张学良下令释放此前被逮捕的国民党人员,归还从华北地区撤军时扣押的平汉、平绥等铁路线上的火车头、车皮等,实现了山海关内外的继续通车。此外,驻扎热河的奉军部队还与驻扎滦州的北伐军白崇禧部合作,解决了反对易帜的张宗昌、褚玉璞直鲁联军5万余人,为双方合兵一处扫清了障碍。

▲东北全境宣布易帜

蒋介石同意东北全境一切照旧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张学良表明了自己愿意化敌为友、无意争夺天下的诚意,蒋介石也再次投桃报,为张学良安排了国民政府委员等一系列要职,并表示张学良继续掌控东三省的同时,还可以继续占领热河省。12月12日,蒋又寄来亲笔信:“对外交涉,由中央负责办理。东北内部,仍由现职各员维持,概不更动,惟应即易职,以贯彻统一方针。”换句话说,东北方面除了外交以外,其他权利一切照旧。

12月13日,张学良召开东北军政高层会议,决定月底在全境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帜,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此举也意味着北洋军阀残余势力终结,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统一。

▲蒋介石与张学良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什么一生都不立皇后,是因为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朝,秦始皇

    战国晚期分断了五百多年的华夏大地仍然战火不断,生灵涂炭。而这种战争和动乱的根源就是分封制。这种从商代就开始的制度,到了周朝达到了顶峰。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保住王位。作为王朝领导人的天子,把权力下放,把全国的土地分给王公、贵族、功臣和帝王后裔所封之地就是诸侯国。这些人也被叫做诸侯和藩王,而

  •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什么要杀了他的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西汉,卫青,汉武帝

    “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这句诗词描述的就是汉朝时期与匈奴抗击的大将军卫青。卫青一生征战无数,并成功守护着边疆,七次把匈奴打回了老家。在卫青功成回归之后,汉武帝便把他封为大将军,并掌管着当时全部的兵权,权力仅在汉武帝之下,比丞相地位还要高,然而就是就是这样一个为国拼命的大将军,死后却被汉武帝诛杀全

  • 清朝太监抢着都要进敬事房,敬事房底是什么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太监

    很多人在看清宫剧时,对敬事房这个机构不陌生。常言道,艺术来自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可影视剧中敬事房这个机构不是编剧虚构,历史上确实存在。敬事房究竟是一个什么机构,它的职责究竟是什么?敬事房,又称宫殿监办事处,是内务府所属专门管理宫内太监的一个机构。太监是古代最接近皇帝的一个群体,这很容易造成太监乱政现象

  • 搜神记:原来在龙正式成为图腾信仰之前,龙在夏朝是被当作宠物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搜神记中关于龙的故事,搜神记上古神兽,夏朝以龙为图腾

    师门,师从啸父,喜欢吃桃花,能驭火飞升。在担任夏朝天子孔甲的御龙师期间,所作所为不合孔甲的心意,结果被孔甲处死,并埋在了荒郊野外。一天,风雨大作,同时山上的树木也跟着燃烧起来。下雨天森林起火,孔甲被这天降异象唬住了,于是为师门立祠建庙,祈求原谅宽恕,但似乎没起啥作用,孔甲在回宫的半路上就驾崩了。小评

  • 历史上武王伐纣是真的吗?西岐和朝歌又是现如今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朝歌与西岐,西岐和朝歌是现代啥地方,武王伐纣经过哪些地方

    但是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这个朝歌从来没有挖出来过殷商的文物,反而河南安阳市挖出来了特别多殷商时期的文物,现在都放在殷墟博物馆之中,相信对于殷墟博物馆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所以安阳市也是极有可能就是殷商的首都朝歌的。但是还有一种说法,这个也是小编很认可的,那就是殷商的朝歌就是淇县的朝歌,但是这个不过是个陪都

  • 姜子牙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魂魄被摄取,各路大神也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子牙最怕哪几个英雄,姜子牙最怕的三个人,姜子牙对手都是谁

    此十绝阵乃哪十绝呢?原著中这样写道:见头一阵,挑起一牌,上书“天绝阵”,第二上书“地烈阵”,第三上书“风吼阵”,第四上书“寒冰阵”,第五上书“金光阵”,第六上书“化血阵”,第七上书“烈焰阵”,第八上书“落魂阵”,第九上书“红水阵”,第十上书“红砂阵”。只听其名便觉得十分强劲。再看看姜子牙阵方的反应,

  • 假如项羽战胜刘邦,分封制会死灰复燃吗?不会,人人都想当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后期有可能打败刘邦吗,项羽如果战胜了刘邦会怎么样,项羽能打败刘邦吗

    当初项羽大举分封,不是受限于身份和眼界,而是形势所迫关于刘项两人的治国思路区别,时下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项羽出身贵族,头脑中维护传统分封制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他灭秦后分封18路诸侯;刘邦起身于秦朝基层官吏,所以更认同大一统制度,这就是他战胜项羽后称帝、延续秦制的原因。这种观点,其实有混淆时间概念之嫌

  • 刘备真实武力水平如何?箭射张宝力战吕布,还是五大剑术高手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有群雄割据一方,也有武将染血沙场。放眼各路诸侯,似乎没有一个人是不精通武艺的。哪怕是曹操,他也曾策马执剑,亲手斩杀过不少黄巾余孽。哪怕是看起来很文弱的“大耳贼”刘备,其实也有着不俗表现。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刘备文弱的印象通常来源于演义,因此子渊就以演义中的情节来加以反驳,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 曹魏在凉州的统治为何始终不得安稳?全因其治异政策不如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蜀汉与曹魏的正统之争,曹魏为什么在凉州统治,曹魏为什么以蜀汉为正统

    在三国时期,凉州是一个相当值得一提的地方,《后汉书》中有记载:“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这短短十个字可以说是对凉州重要性的一个比较好的体现,但其实凉州的作用并不单体现在它的地理位置上,它在当时的背景下能够产生的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的。处在三国这个乱世,什么最关键?最关键的自然就是人口和马匹,而当时的

  • 揭秘为何曹丕称帝后曾想处死自己的宗亲曹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洪曹丕,曹丕和曹洪是什么关系,曹丕为什么叫曹洪

    问题一:曹丕要杀曹洪黄初七年正月,曹洪的门客犯法。不知道门客犯得什么法,曹丕竟然决定要处死曹洪(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曹丕要曹洪死是有自己的原因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过,曹丕到底为何要致曹洪与死地呢?1:在《三国志》和《魏略》里面都说了,这是因为曹洪吝啬,曹丕小时候曾经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