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面对处罚,程咬金和侯君集的态度截然不同,怪不得程咬金能善终

面对处罚,程咬金和侯君集的态度截然不同,怪不得程咬金能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902 更新时间:2024/2/19 14:22:48

李世民登基之后,侯君集因功获食邑1000户,程咬金获食邑700户,仅仅从这个封赏来看,侯君集的功绩在程咬金之上,这主要体现在玄武门之变中,也因此,贞观时期两人的境遇有很大的不同,程咬金主要在地方上做刺史,大部分时候还督几个州诸军事。

而侯君集多数时候在京工作,出将入相,参预政事,也算是贞观时期的宰相,但就是这个宰相却在后来攻灭高昌国的时候犯了错。640年,高昌国挑战大唐的权威,于是李世民任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大军攻打高昌国。

战事进行得很顺利,很快高昌国就被灭国,而侯君集“刻石纪功而还。”这在侯君集看来是无上荣耀的事情,自己立了大功凯旋,必然会得到更多的封赏,但是等待着侯君集的却并不是什么封赏,而是冷冰冰的大狱。那么,侯君集究竟犯了什么错呢?

《旧唐书》记载:“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

翻译过来就是,侯君集犯了三个错误:其一就是在没有奏明皇帝的情况下,擅自将没有罪的人发配了;其二就是扣了不少高昌国的宝贝;其三则是在其二的基础上,侯君集只能看着自己的部下也抢掠财物。

这些罪证传到京城,自然有司就定了侯君集的罪,等他一回到京城,就进了大狱。不过侯君集在狱中待的时间并不长,一来李世民觉得这样做似有不妥,毕竟侯君集灭了高昌国,这是大功一件;二来岑文本也上疏为侯君集求情,奏疏的大体意思是“命将出师,主于克敌,苟能克敌,虽贪可赏”。

李世民顺水推舟就将侯君集放了出来,虽然这件事表面上来看过去了,但是在侯君集这里始终没有过去,就如同他所发的牢骚一样:“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何能抑排!”这成了侯君集的心病,而君臣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后来侯君集还曾当着张亮的面说要反的话,张亮吓得赶紧告诉了李世民,但当时他尚还是满腹牢骚,并没有真的做什么,后来却开始和太子李承乾搅合在一起。李承乾因为觉得弟弟李泰威胁到了自己的太子之位,所以想要除掉李泰,甚至还想要逼宫,只是这些统统没有成功,就被李世民给发现了。

侯君集曾对李承乾表示自己会助他一臂之力,两人之间多有联系,而事后,他的女婿就将他出卖了。侯君集最终被处斩,并籍没其家,在他临终之际,还惦念着自己曾攻灭两国的功绩,让李世民放过他的一个儿子,李世民倒是如了侯君集的意,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发配到了岭南,其余的都死了。

同样是在战场上犯了错,被处罚,程咬金的选择却和侯君集截然不同。656年,程咬金(程咬金是曾用名,其实真正名字应该是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连同副手王文度以及前军总管苏定方领兵攻打阿史那贺鲁。

在这一仗中,苏定方立下大功,王文度害怕苏苏定方独得军功,遂提出和苏定方意见相左的建议,阻碍大军前行,并矫诏节制程知节。

而程知节竟完全听王文度的摆布,拒绝了苏定方提出的囚禁王文度的建议,以至于延误了军机,更是让兵马在冰天雪地里损失很大,很多马都瘦死了。后来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

这同样是王文度提出的建议,目的就是能够掠夺更多的战利品,而程知节并不阻止,反而极为赞同,等大军回师之后,王文度被处死,而程知节也被免官。程知节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处罚,当然,没过多久,李治又起用程知节为岐州刺史。

只是聪明的程知节没有赴任,而是选择乞骸骨。当时的程知节已经年近七十,自知年纪大了该退了,所以想告老还乡,而李治也同意了程知节的请求。665年,程知节去世,时年77岁。与侯君集相比,程知节能够善终并不是运气,而是他自己的智慧。

他知道伴君如伴虎,也知道错了就要承担,所以在被李治免官之后,他并没有觉得自己过去的功绩有什么了不得,也不觉得自己被处罚有什么委屈,自然就能坦然接受这一切。

更多文章

  • 陕西出土武则天孙女墓,墓中有一盗墓贼,在金银堆中枯坐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网络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并没有她那么好的命运。据史书记载,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去世的时候只有17岁。对于她的死,世人都说是武则天所害,更有甚者,一些史书也是这样记载的。其实不然,永泰公主的去世另有原因。直到永泰公主的墓被发掘,才揭开永泰公主死亡之谜的真相。当永泰公主墓被打开时,竟有

  • 宋朝覆灭之后,皇上哪去了,30位公主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灭亡后皇帝的下场,宋朝灭亡后有哪些公主,宋朝亡国后皇帝去哪了

    我国古代女子的地位大家都是知道的,在那种封建的社会中,在这些男人的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深深的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当时的女人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家带孩子,要么就是绣东西什么的因为以前没有工作,男子种地,女子在家洗衣做饭,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在北宋的时候,当时的金兵曾经多次

  • 他被誉为最经典包拯,演了700集《包青天》,如今却渐渐被淡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包拯个人资料大全,谁演的包青天最经典,包拯怎么评价包青天

    而且饰演包拯的人也有很多,关于他的影视作品数不尽数,可是大家最认可的包拯版本,就是金超群版本,认为如果历史中的包拯,真的如史书中描写的那样,那么金超群饰演的这个包拯就完美的复刻了历史中的包拯形象。他也被誉为最经典的包拯,其实他之所以演的这么好,是出自于他对包拯这个角色的崇拜,他一共拍摄过700多集的

  • 水浒传:梁山好汉该不该全伙受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浒传梁山招安,梁山招安是对的吗,水浒传是否应该招安

    宋江的理由是希望给兄弟们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以一身本领报效国家,赢得一个青史留名。留在梁山,会老去死去,终究有一天会打不动,还会留下一个恶名声。这番话貌似有道理,但其实并不靠谱。首先,梁山由于做大做强,已经成了朝廷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童贯、高俅,几次率领大军来袭,都被梁山轻松打败。这两人都是皇

  • 他是拯救北宋的唯一希望,可惜接到任命书,还未上任,北宋就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时期谁是北宋的肱骨之臣,王安石变法能拯救北宋吗,北宋的中央集权和北宋的兴衰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不缺英雄和功臣但也从不缺少推动历史的改革者,从陈胜吴广反抗暴虐秦朝统治到项羽揭竿而起,再到三国时期黄巾起义、三国鼎立群雄割据,宋朝时梁山108位好汉替天行道,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洪秀全主导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起义痛击八国联军,历朝历代都有出身贫贱的小人物担当得起历史英雄豪杰的重任

  • 王安石写下名篇《金陵怀古》,为何被苏轼骂这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轼评价王安石,苏轼骂王安石的文章,王安石京口北固亭怀古

    王安石生于1021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西人。19岁开始在孔庙学宫学习,手不释卷,孜孜以求,是学宫的优等学生,1042年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鼎。”反映了他的一生追求。1069至1085年间,王安石两度拜相,主持变法,受到大

  • 历史上的庞太师:抗击西夏,堪称北宋名臣,根本不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庞太师简介,北宋庞太师有多厉害,宋朝到底有没有庞太师

    据史料记载,庞籍字字醇之,是单州成武(今山东省成武县)人。1015年,28岁的庞籍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黄州司理参军,在任期间,得到了知州夏竦的赏识。在夏竦的推荐下,庞籍调任开封府兵曹参军,先后担任大理寺丞、知襄邑县、群牧判官、知秀州、殿中侍御史等职。在任期间,庞籍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被人誉为“天子御史

  • 元朝旧臣张昶经常穿破了的衣服,朱元璋知道原因后就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张昶怎么和朱元璋认识的,张昶和朱元璋,朱元璋是怎么把元朝灭掉的

    朱元璋执政时,有一位叫张昶的官员,此人很有才华,却有一个习惯,身上的衣服破了也不换新的,朱元璋认为此人乃是“清官之首”,但刘伯温却认为此人留不得,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张昶,北平宛平人,曾是元朝的户部尚书,本来张昶和朱元璋这两个人是八竿子都打不着,但在元朝还没灭亡之时,张昶奉命以奉使的身份到朱元璋统治

  • 4本明朝中期的历史小说,醉卧美人膝,醒掌生杀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大明望族》 作者:雁九短评:猪脚梦回百年,成为了自己的老祖宗,在大明弘治正德年间不断地成长的故事。作者大大主要着墨于大家族的日常生活与群像描写,文笔细腻但没女频作者常见的无用描写,能够让人带入到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中。作者大大写“穿衣吃饭”与“婚嫁丧娶”,上百名人物,个个有血有血,栩栩如生。此文

  • 明朝皇帝扶持宦官对抗文官集团原因新解,连享受权都几乎被剥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文官集团势力正式崛起到可以和皇权分庭抗礼始于明仁宗朱高炽执政时期,至''土木堡之变''后基本完成在朝堂上独大的局面,武勋、武将集团开始没落,这个期间,明朝的皇帝也开始了扶持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抗衡的新局面。明宣宗朱瞻基为何要给予宦官们教育权?给予他们帮助执政的权力?明英宗朱祁镇为何偏爱宦官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