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许了吕雉后位,但感情上却不能给她更多了。
刘邦娶了八个老婆,也刚好生了八个儿子。但作为正室夫人,吕雉却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不是吕雉不能生,是吕雉在生育旺盛的年龄没能一直呆在刘邦身边,到刘邦称帝了,吕雉终于可以久伴君侧了,刘邦的心早就不在她身上了。
这个可悲的女人守着后位,没有丈夫的宠爱,手里只有一个皇子,她对她在后宫的生活充满恐慌。
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她必须让自己唯一的儿子登上皇位。于是刘邦八个儿子,就被吕雉害死了五个。
吕雉杀人的手法之残忍,戚夫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刘邦其他的皇子,不是毒死就是饿死,要么就是被逼的只能走自杀这条路。
侥幸活下来的,是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吕后是个喜欢斩草除根的人,即使她的儿子刘盈坐上了皇位,她也不允许其他的王存在,以免将来诸侯王叛乱,威胁刘盈的帝位。
那为什么代王和淮南王能安全地活下来呢?先看看其他皇子为什么会死。
刘邦的长子是齐王,庶出,生母是曹姬。一个妾,竟然在正室之前诞下儿子,还是长子,吕雉不恨是不可能的。
自古没有哪个皇后愿意妃子在自己的前面生下儿子。虽然自己生的儿子才是嫡子,但是长子不是自己生的,对自己的嫡子也是有威胁的。
权力之争
刘邦确实也喜欢这个刘肥这个长子,给了他六个郡共七十三座城,是诸侯王中封地最多的。占的地盘大,拥有的人口就多,所以刘肥在众兄弟中的实力最强。这让吕后不得不忌惮。
但是吕后最大的敌人是戚夫人,嫡子和长子都在,她竟然妄想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天天给刘邦吹枕边风,说得刘邦都动摇了。
戚夫人平时恃宠而骄本来就让吕后很讨厌,但是也至于起杀心,可她要动刘盈的太子之位,吕后便绝对不能忍了。
执政后,吕后最先除掉的就是戚夫人母子。赵王刘如意死了之后,吕后的目标便是齐王。齐王知道吕后的手段,赶紧把自己手里的一个郡献给了吕后的鲁元公主,吕后因此放刘肥回封地。
但这不代表吕后对刘肥从此放心。她依然派人暗中监视,刘肥在担惊受怕中,过几年病死了。
梁王刘恢,也是被迫娶了吕家的女儿为王后,每日活在监视之下。吕家的女儿跋扈,跟诸侯王的关系都不好,刘恢的宠妃被王后杀了之后,郁郁寡欢,最后自杀。
燕王刘建,吕后还没来得及下手他就死了,但他有儿子,吕后进行了斩草除根。
吕后正式临朝后,刘邦的皇子们只剩代王和淮南王了。看着兄弟们一个个死在吕后手里,这两位已经夜不能寐了,不知道哪天就轮到自己。
但是吕后没有为难他们。淮南王刘长身世坎坷,他的生母是原赵王张敖的美人赵姬,张敖的父亲张耳是刘邦的开国元勋,张敖的正室夫人是吕后的鲁元公主,张敖把自己赵姬献给了刘邦,生下了刘长。
赵姬因吕后的嫉妒而死,刘长生下来便失去了母亲,刘邦命吕后收养刘长。因有母子情,吕后没有对他下手。
而代王刘恒,那就是真龙天子命不该绝了。刘恒的生母薄姬也是刘邦从别人那抢来的,薄姬生了刘恒后一直很低调,不争不抢,导致她向来不受宠。她知道宫斗的残酷,自幼教导刘恒要与世无争。
母子俩在吕后面前都很恭顺,且薄姬背后没有势力,对吕后构不成威胁,在封王的时候,薄姬母子也不争抢,去了谁都不愿意要的偏远之地。薄姬认为,离得远且偏,正好远离吕后的势力,降低她的疑心,保命最重要。
要跟那么多诸侯王斗,吕后的重心就没放在代王刘恒身上。但是吕后仍然留了心眼,在赐宫女给诸侯王的时候,也没漏掉刘恒。刘恒的第一任王后就是吕后派去的眼线,但刘恒一直安分守己,吕后也没找到借口杀他。
后来再派第二个眼线窦漪房去监视刘恒,还没来得及找出刘恒的问题,吕后就被强行拉下位。刘恒便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