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奏表中,诸葛亮仅排名第五,前四位分别是谁?

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奏表中,诸葛亮仅排名第五,前四位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86 更新时间:2024/3/6 3:12:17

(刘备称汉中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其地盘再次扩大。此时的刘备,通过“湘水分界”与东吴孙权平分荆州,加上益州和新晋夺取的汉中,可谓是“坐拥三州地,带甲十数万”,势力达到最巅峰,与曹操、孙权已呈鼎足之势。

同年秋,群臣向刘备劝谏进位汉中王,并奉表许昌,向汉献帝表明刘备称王之事,惹的曹操心中怒起,大骂曰:“(刘备)织席小儿,安敢如此,孤誓灭之!”

这边刘备在沔阳设立坛场,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三军整齐列队,群臣在坛下全都仰望着刘备,等待着刘备带冠称王这历史性的一刻。

宦官拿出群臣准备好的劝进表大声念起,开头便是领衔的众位劝进的大臣: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将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奏......----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这份《汉中王劝进表》堪称是古代劝进表的范文,洋洋洒洒上千字,读来令人激情澎湃。但对于劝进群臣的顺序,却颇令人费解,身为军师的诸葛亮,在《汉中王劝进表》中仅仅排在第五位,排在他前面的分别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许靖、营司马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将军议中郎将射援。

这四个人中,马超我们比较熟悉,可许靖庞羲和射援是何许人却也能排在诸葛亮前面?

事实上《汉中王劝进表》中官员的排位顺序是很有讲究的。

马超:汉朝勋臣

之所以这份劝进表由马超领衔,全因为马超的身份不一般。马超之父马腾,凉州军阀,汉征西、征南将军,封槐里侯。马超少年成名,深得曹操喜爱,先后被东汉朝廷任命为徐州刺史、并州牧、谏议大夫、偏将军。

马腾马超父子都在东汉为官,而且还是级别很高的官。马超投降刘备之时,其地位仅次于刘备的左将军,刘备阵营其他任何人,论地位都不能和马超比,所以,劝进表首位自然非马超莫属了。

许靖、庞羲、射援、诸葛亮:左将军属官

刘备在称王前官职是左将军,左将军是东汉的高级武将官职,位次上卿。建安三年(198年),曹操表奏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

左将军之下还有自己的属官,依次是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篆、曹等。

其中许靖是左将军长史,职责是协助左将军管理文书,处理府内外事务等,其权力还是很大的,所以是排名第一位的左将军属官。

长史之后是司马,由庞羲担任左将军,司马之后是从事中郎,由射援担任左将军从事中郎并兼任左将军议曹。

许靖、庞羲、射援这三人都是刘璋旧臣,益州集团的主要成员。刘备占领益州后,为了拉拢安抚益州当地士宦,便把这三人安排为自己的左将军属官。

而诸葛亮,当时担任的官职是署左将军府事,据《三国志》记载:“先主定蜀,徵(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可知诸葛亮当时也属于左将军署官的一员,自然劝进表上将他和许靖、庞羲、射援放在

关羽、张飞、黄忠等人:刘备阵营的功勋重臣

《汉中王劝进表》中排在刘备后面的,分别是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征西将军黄忠、镇远将军赖恭、扬武将军法正、兴业将军李严。此六人中,关羽、张飞、黄忠、赖恭都是刘备的旧臣,很早就随刘备打江西。法正是助刘备入主成都的第一功臣,李严在绵竹投降刘备,以能干深得刘备重用。

这些人组成了刘备阵营的骨干,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因此能够排在《汉中王劝进表》的前列就很好理解。

诸葛亮的官职是否比许靖、庞羲、射援低?

诸葛亮官职上是否要比许靖、庞羲、射援低,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诸葛亮当时的官职是军师将军(刘备自创)、“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军师将军在曹魏和东吴是正六品,属杂号将军之一,估计在刘备这里品级也高不到哪里去。但“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这个职务可是不亚于许靖的,毕竟许靖的左将军长史就是主要负责左将军府内外大小事。

关键是“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并非实职,诸葛亮当时的职责并非管理府事,总掌军政事务,筹谋划策,领兵打仗才是他的主要工作,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刘备在称王前诸葛亮的官职那么低但权力却又那么大。

因此,真正录左将军府事的许靖、庞羲、射援三人在职位上确实是要高于诸葛亮的,所以《汉中王劝进表》中诸葛亮排列群臣第五位并没有异议的。直到刘备称帝后,诸葛亮的地位才一飞冲天,担任丞相、录尚书事这样的最高职务。

更多文章

  • 刘备到东吴娶亲,为何带的是赵云,而不是结拜兄弟关羽或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去东吴娶亲为何要带着赵云,刘备为什么去东吴娶亲,刘备去东吴为什么带上赵云

    刘备娶亲的背景刘备迎娶孙尚香的时代背景是在赤壁之战后。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的军队,获得了胜利。战后,孙权与刘备瓜分胜利果实,各占了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刘备拥有了荆州部分土地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巴蜀。孙权的打算是驱狼吞虎,而不是为自己培植一个竞争对手。刘备的崛起让他心

  • 刘备拥有卧龙凤雏与五虎将,为何不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得了卧龙凤雏刘备为什么没得天下,刘备卧龙凤雏能否一统天下,历史上刘备真的有卧龙凤雏吗

    文臣水镜先生曾对刘备讲过: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卧龙是指诸葛亮,凤雏是指庞统,此二人都是当世奇才,刘备也确确实实都获得了这两个人才。孔明屡次将刘备集团的危难化解,然蜀汉的最终的一战夺取益州便是凤雏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刘备能够拥有这两大人才也是十分幸运的。最可惜的是凤雏英年早逝,死时年仅三十六岁。孔

  • 信陵君为何能位居“战国四公子”之首?因为他两次击败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信陵君的缺点,信陵君为什么是战国4公子之首,战国公子信陵君简介

    对此,在笔者看来,也是非常同意这一观点,因为在战国末期,信陵君魏无忌可以说是两次击败秦国了。与此相对应的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只有一次击败秦国的战绩。从这一战绩上来看,信陵君位居战国四君子之首,自然是比较合理的。[var1]一首先,就对秦国的战绩来说,在邯郸之战中

  • 箕子和微子到底谁才是宋国的救世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箕子微子简介,微子是春秋宋国的创始人么,箕子与微子谁是救世主

    《尚书》载:“微子、箕子,实是畿内采地之爵,非畿外治民之君,故云子也。“微子、箕子、比干皆为后世认为的殷商贤人,比干为纣王所杀,微子开国宋国,箕子开国朝鲜,三人命运迥然不同。在辈分上看,箕子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那么,箕子就是微子、微仲、纣王的叔父。据传其封地在箕,故称为箕子。箕子在朝廷中还是有

  • 长平之战秦军损失惨重,此时列国为何不参战,要等到邯郸之战参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秦军攻打长平,长平战役简介

    [var1]一、秦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策略在战国中是最出色的。这里面的原因,主要还是由战国的特点决定的。秦国之所以能够灭掉六国,除了秦国的国力是七国中最强大的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国国家战略和外交策略要远高于其他六国。秦国的国家战略就是统一天下,为此,秦国的十几代国君一直就朝着这一目标努力。长达上

  • 荆轲作为一个刺客,为何会刺秦失败,是否因为剑术太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荆轲为什么刺秦,刺秦荆轲完整视频,荆轲是怎么刺杀秦王的

    [var1]既然我们讨论的是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那下面我就试着分析下:荆轲其人。荆轲原是齐国庆氏后裔,后来迁至卫国才改姓荆,其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这点无疑义,能够刺杀秦王可是了不得的事)。[var1]其为人康慨侠义,城府修养具佳,喜欢游历,自幼喜欢剑术,在游历过程中经常和人交谈切磋剑术。可以说,荆

  • 荆轲明知刺秦有去无回,为什么还要去刺杀秦王?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荆轲为什么刺秦,刺秦荆轲简介,荆轲是怎么刺杀秦王的

    [var1]知道了荆轲刺去的目的就不难解释为何荆轲为何要去了。1.首先荆轲是燕国太子丹的门客,作为们客理应为主子排忧解难,太子丹在荆轲刺秦之前一直无条件养着荆轲,此去是为了报太子丹的收养之恩。[var1]2.荆轲既然是太子丹们客,此时王翦攻破赵国秦军已经到达燕国南部边界。燕国灭亡太子丹亦不复存在,荆

  • 长平之战惨败后,赵国是如何反败为胜,一举灭掉秦国20万精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平之战赵国有没有取胜的可能,长平之战赵国如何取胜,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

    [var1]背景年轻的赵孝成王缺乏统筹全局的经验,目光短浅,既不采纳虞卿的谏言,也没领悟廉颇的战术。在他的一通胡乱操作下,长平一役最终以45万赵军全军覆没的惨败而告终。深陷于连横国的包围之中此时,秦国虽然已经向世人露出了侵吞天下的獠牙,但是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使得燕国、齐国仍然浑然不觉或乐得置身事外。

  • 越丑越值钱的古钱币,战国大半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半两真品值多少钱,战国古钱币价格表大全,战国珍稀古钱币

    [var1]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它就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半两钱,一提到半两钱你肯定会想到的是秦始皇,但实际上半两铸行前后长达218年,战国直到西汉,有的半两钱确实很好看,比如汉文帝始铸的四铢半两,吕后的八铢半两,不过都铸造海量,市价一般。[var1]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真正贵的半

  • 为什么战国之后中国古代的军队数量开始减少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何战国时期军队很多,为什么战国时候能动员几十万军队,战国时的军队来源

    [var1]长平之战史书夸大战国时期连最弱小的韩国都被称为三十万劲卒,实属夸张成分居多。而明史稿上有一个特别搞笑的战争,说是战争简直就是双方商业互吹的一场战争,明朝入越战争明朝方面还好一点夸张几倍不到十万说成四十万而越南方面直接以一当百,号称七百万大军。要知道直到现代社会也没有一个国家能有七百万常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