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赫赫有名的两地:周朝西岐商朝朝歌,现在位于哪里?

古代赫赫有名的两地:周朝西岐商朝朝歌,现在位于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41 更新时间:2024/2/29 2:54:03

因为我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很多具有悠久历史背景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城市和地区。从这些地区遗留的古迹中,所蕴含的朝代特征可以看出,我国历史王朝的迁徙轨迹。其中,以位于中原的河南省和位于西北的陕西省,名气最大,传承最为悠久。

因为这两个地区的历史经过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关于商周的历史,大部分人从书籍中大致会有一些了解。由于夏的残暴无道,领袖商汤带领其他部落人民,集结起来推翻了他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后来,在商纣的腐朽统治下,西周武王伐纣取而代之,建立了周朝。在商周交战时期,商朝的都城朝歌和西周的都城西岐,在历史中大放异彩。那么这两个城市现在是否还存在?又分别位于我国的什么地方呢?

西周灭商始末

在商代的时候,因为受到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所限,部落文化仍然是适应当时的时代的。这一点和后世的游牧民族社会结构很相似,即虽然有天子的存在,但其他部落也有着各自的经济和军事组织。

这样非中央集权,而是以各族首领共同决定政策的方法,造成了组织架构的松散和人制而非法制的局面。这种统治方法的最大弊端就是,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全靠首领人品决定,如果不幸出现昏君,那么必然是民不聊生的情况。

商纣就是这样一个领袖,他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酒池肉林”、“虿盆炮烙”都是描述他残暴无道的名词。但部落社会也有这样的一个好处,那就是各诸侯都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那么因为心里不爽而造反,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西伯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他开始为推翻商朝作准备。不但蓄养军队联络援兵,而且还发掘出太公望这样的军事奇才。他的努力在下一辈身上得到了结果,武王姬发攻入朝歌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后来的西周。

西周建立后,并没有继续把朝歌定为国都,但也没有使用周的发祥地西岐。作为新的国都,而是选择镐京作为周朝的首都。西周的统治历经11代,延绵一千多年,直到周幽王被犬戎杀害,才标志着西周的终结。

虽然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但作为曾经闪耀着光芒的名城,无论是商代的朝歌也好,西周发祥地西岐也好,都时常会被人们提起。那么这两座古城是否仍然存在?它们的消声觅迹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朝歌的前世今生

其实商代的国都本不叫这个名字,这个响亮的名字正是商纣的作品。商代建国时国都在殷,都城的范围很有限。到了商纣王的时候,因为他出于享乐的需要,加上当时的国力允许,所以大兴土木。

他不但扩充了殷的范围,而且在都城内修建大量的宫殿和其他设施,并把这个相当于原来几倍大小的新城,命名为朝歌。因为纣王自己的奢靡享乐,加上朝歌的金碧辉煌,就有了诗句“金屋煌煌丽九天,朝歌夜舞艳神仙”描述的,朝歌盛景的辉煌岁月。

当时的扩建都城,受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作法,很多史书中也把这个举动,作为纣王无道的范例。不过,且不论纣王此举的真实目的,但商扩都一事,却间接的加深了中原和南方少数民族的联系。

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后世王朝的疆域,向南扩张打下了基础。如果没有走出这关键的一步,可能中国发展成为一个东亚大国的进程,还要延缓数百上千年。

不过,朝歌这个城市在西周灭商,纣王鹿台自焚以后,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再也没有被提起过。究其原因,是因为朝歌被毁掉了,而且是在战火中被毁得无法复原。根据后世的考古人员的确认,朝歌所在的地区,是现在河南省淇县一代。

不过,这种说法很快被推翻。随着鹿台的遗址出土,现在普遍认为,朝歌的位置是鹿台附近的鹤壁市南部地区。这个判断不但符合古籍的记载,在该地区发掘出的大量商代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

王朝重心的转移

而西岐是商代的地名,也是西周的崛起之地,位于岐山脚下。同时,它也是华夏民族代表人物,炎帝一族繁衍生息的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岐山县。当地不但有周公庙,还有凤雏遗址以及凤鸣镇。说起岐山和凤凰的渊源,还有一个小小的传说。

据说,当时的文王姬昌,在附近的岐山上经常听到凤凰鸣叫。而周富强以后,越来越多的凤凰也选择栖息在岐山。很多人认为凤凰带来了吉祥,所以周朝很多建筑不但以凤为名,也经常把凤凰的形象画在建筑和器皿上。

但取代商朝以后,西岐这个地方不再适合作为都城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比起西岐,武王姬发另选了一个交通便利且向中原靠拢的地区,这就是镐京。它也就是后来的长安,现代的西安。

这个决定,打破了都城在河南境内的传统习惯,也开创了西安作为历史重镇的新局面。此后的秦、汉、唐等国家纷纷在此定都,标志着王朝重心向西的转移,也为我国加深同西部地区的联系作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每一朝君主定都,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毕竟比起交战使之臣服,国都的辐射作用,是任何方式都难以取代的。商周两代定都的结果,都为后来历朝历代以中原为基础,向西、南辐射更大的疆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结语

其实从国君定都,也可以看出此人的人生理想。毕竟“天子守国门”和“偏安一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读《出师表》发现问题:诸葛亮北伐成功,刘协和刘禅谁来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生卒同年,以至于有人怀疑诸葛亮就是金蝉脱壳的大汉天子刘协——我们只能说大汉天子,因为刘协并不知道有“汉献帝”这个谥号,他只知道刘备给他上的“孝愍皇帝”谥号,可惜没有人承认。诸葛亮就是大汉末代天子刘协,当然是不靠谱的说法,因为曹操不会把女儿嫁给假皇帝,刘备也不可能让真皇帝给自己打工,诸葛瑾更不敢管

  • 曹操在太行山道和汉中险途上,依然诗兴大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的生平事迹及名句,曹操北上太行山,曹操的才华简介

    曹操是三国时期开创了魏国基业的一代枭雄,其不仅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和一统北方的卓越军事才能闻名于世,也凭借出众的文学才华和传世的多篇名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建安文学时代。由于拥有军事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曹操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描写其征战生涯的,其中有两首描写行军艰难的诗作非常经典。其一描写

  • 汉武帝为何废掉陈皇后?大概因为这些原因,不得不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与陈皇后的故事,汉武帝和陈皇后对比,陈皇后被打入冷宫

    金屋藏娇,立下婚约《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陈阿娇出身高贵,她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母亲是馆陶长公主,这样的出身背景,使得陈阿娇生来就与众不同,因此养成了娇惯的

  • 霍去病之死,到底是另有隐情还是本有隐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死亡的真正原因,马踏飞燕和霍去病

    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战功,因此,霍去病以军功获封冠军侯。之后,他又多次出征匈奴,与其相关的封狼居胥,更是成为后世武将们的毕生追求。然而,如此一代天骄,却在二十三岁时猝然离世。这留给大汉王朝及后来人无尽的惋惜和感慨。在关于霍去病的史料记载中,对他生前的战功和逝后的哀荣,都极尽详细描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

  • 秦始皇死亡之谜被揭开?郭沫若:被人用条3寸长的铁钉活活钉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的死前三个未解之谜,秦始皇的死亡谜团,秦始皇是自然死亡还是被杀

    古代的时候君王们对于寿命的渴望更加的急迫,更是催生出了一个炼丹的行业,人们妄想通过丹药飞升成仙实现天地同寿,但是丹药练出来的大多是毒药,吃了反而寿命缩短。根据众多的史料,秦始皇生前曾经长时间食用丹药,导致身体每况愈下,最终病逝于沙丘,以至于最后,秦始皇流出的血都是乌黑色的。但是近代的郭沫若分析后提出

  • 刘秀最特殊的同学:光武帝请他做官,他隐姓埋名,甘做农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光武皇帝刘秀,光武中兴刘秀在哪里起兵,光武帝刘秀小时候的经历

    一、光武帝的同学此人名叫严光,字子陵,是会稽余姚(浙江余姚)人。根据史书的记载,严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两人虽然说是同学,但严光的年龄要比刘秀大很多,两人应该是忘年交。25年,刘秀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之后用武力统一了天下。严光得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找刘秀去“叙旧”,而是“变名姓,隐身不见”。

  • 曹操一次性将3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之后结局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七个女人嫁给汉献帝,曹操与汉献帝的结局,曹操最后有没有杀汉献帝

    曹操子女众多,但他一生中究竟有多少儿女,史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可查考的儿子有二十五个,女儿有七个。曹操的口碑呈两极分化,阴险狡诈是他,胸襟开阔也是他,或许在他的女儿们身上正好展现出他阴险狡诈的一面。众所周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了天时地利,但毕竟是靠武力上位,总会遭到汉室反抗,为了缓和或者说拉

  • 刘邦8个儿子,竟有5人死于妇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在世的时候,除了次子刘盈是太子外,其他七个儿子都封了王。然而另刘邦做梦也想不到的是,8个儿子中竟然有5人都死于妇人之手,老刘家这是撞哪门子邪了呢?汉惠帝刘盈之所以英年早逝,吕后有撇不开的关系。他二人虽是亲密的母子,但刘盈一点也不像吕后那样强势、跋扈,他温文尔雅,很有君子之度。这位温润如玉的小伙子

  • 如果宛城之战时,曹昂没有牺牲,他会成为曹操霸业的继承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昂和谁战死在宛城,曹昂为什么没死在宛城,宛城之战怎么救曹昂

    其实我想说我承认这个评论是有意义的,我们写文章就是为了读者看到历史真相,但是每一个读者看到的只是历史结果,我们终究要明白那段历史发生的背景、人物性格、相关史实,以及分析我们所谓的“如果”。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不能更改的,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换个角度考虑这个历史必然性。这个话题扯的有点远了,但是今天这篇文章

  • 曹丕被神算子预言寿数80岁,结果40岁驾崩,临终前曹丕感慨:真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丕之死简介,三国时关于曹丕的预言,曹丕在位七年历史评价

    人往往对未知的命运好奇,为此在古代,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时期,人们相信人生的轨迹是注定的。那些能窥探人生轨迹的人被称之为算命先生。有些人根据一些物件便能揣测一二,有些人看手相便能推断性格,还有些人,只需要看面相就能推算出他的寿命和一生的功绩。就比如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乱世中多少奇人异士涌现出来,只为能在